張裕“賣地”王朝“染白”,國產葡萄酒企業如何“回血”?

近日,張裕宣佈擬以評估值約2.21億元作爲對價,出售萊州朱橋葡萄基地,預計可實現年度收益約1億元。外界猜測,張裕此次“賣地”與其業績表現不佳有關。2024年前三季度,張裕營收、淨利潤呈雙位數下滑,僅完成年度營收目標的一半。萊州並非葡萄酒優質產區,出售不會影響張裕高端產品策略,反而能夠回籠資金。

在葡萄酒消費低迷、澳酒恢復進口衝擊下,葡萄酒上市公司過去一年裡“自救”動作頻頻。通天酒業要約人擬向其引入白酒業務,王朝酒業計劃跨界醬酒、黃酒市場,怡園酒業則在籌備多年之後賣掉了剛剛建好的威士忌產線。

張裕出售葡萄基地

公告顯示,張裕此次計劃出售的葡萄基地2013年開始建園,種植面積4770.51畝,賬面資產淨值7231萬元。根據評估報告,該基地公司資產、集體資產和種植戶資產市場價值約2.21億元,其中張裕資產市場價值約2.02億元,整體資產增值率爲179%。在扣除支付給農戶及集體資產補償款後,張裕實際獲得補償款約爲2.02億元。

張裕稱,目前煙臺地區優質葡萄原料供應充足,可以爲公司生產經營持續提供可靠的原料保障。本次交易不會對公司正常生產運營造成不利影響,有利公司進一步優化葡萄基地佈局,公司將繼續在煙臺地區發展優質葡萄基地,滿足市場對中高檔產品的需要。此次出售預計可實現年度收益約1億元。

此次賣地被部分人士視爲張裕的一次業績“回血”舉措。2023年,張裕實現營收、淨利潤雙增,業績規模遠超其餘10家上市、掛牌葡萄酒企業總和。然而2024年,張裕未能維持住業績增勢,結束了連續三年的半年報增長,營收、淨利潤呈雙位數下降;前三季度營收下降21.56%至21.97億元,淨利潤下降47.25%至2.24億元。其中,第三季度淨利潤降幅達95.44%。

張裕2024年經營目標是營收不低於47億元,但前三季度僅完成了目標任務的一半。從過往財報來看,張裕每年第一季度、第四季度是公司營收“旺季”,約佔公司整體營收的三分之一,這意味着張裕在2024年第四季度完成剩餘營收目標存在難度。

事實上,張裕業績下滑在2024年一季度已有所體現,與上年四季度業績顯著增長形成反差。張裕董事兼總經理孫健在2024年5月接受投資者調研時答覆稱,這種反差反映出市場真實狀況,“因爲今年(2024年)行情確實比較差”,宴席等渠道掉得比較厲害。

十年業績止步不前

從2013年朱橋葡萄基地建園到2024年被出售的十年間,張裕在山東、陝西、寧夏、新疆等地開展了多個葡萄基地和酒莊建設項目,並在法國、智利、澳大利亞、西班牙投資設立或收購葡萄酒資產。其中,朱橋葡萄基地計劃投資總額爲6550萬元。

在此過程中,張裕在2011年取得60.28億元的營收高點後,受經濟環境及國外葡萄酒大量涌入、國內葡萄酒行業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2013年—2017年始終未突破50億元營收關卡。待2018年、2019年營收突破50億元后,張裕連續三年營收跌破40億元,直到2023年取得43.85億元營收,但也僅是恢復到了2013年水平。

伴隨業績疲軟,張裕葡萄酒銷量從2013年的67978噸增至2018年高峰期的112600噸,2023年則降至65677噸;白蘭地銷量從2013年的37713噸增至2018年的39315噸,2023年降至29880噸。

2023年,張裕對外轉讓其廊坊開發區卡斯特-張裕釀酒有限公司100%股權,以加快公司資產閒置處理進度,減少資產減值損失,更好地回籠資金。過往財報顯示,該公司2017年營收、淨利潤分別約爲3916.55萬元、-161.66萬元,自2018年起已不再位列張裕“對公司淨利潤影響達10%以上”的主要子公司行列。

一位不願具名的葡萄酒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萊州不是葡萄酒主要產區,與張裕的高端產品定位並不匹配,且寧夏、新疆等產區產量充沛,因此出售萊州葡萄基地對張裕沒什麼影響,反而能夠回籠資金。對於張裕2024年業績下滑,該人士認爲一方面與消費環境有關,另一方面受到“雙方”政策取消後澳洲葡萄酒恢復進口有關,“澳酒進來後不僅對國產葡萄酒有影響,一些原來購買法國二三線品牌的客戶也轉移到了澳酒。”

針對出售葡萄基地是否爲補充業績、公司能否完成全年營收目標等問題,新京報記者1月7日聯繫張裕方面,截至發稿尚未回覆。

行業“自救”動作頻頻

除張裕外,怡園酒業、王朝酒業、通天酒業等葡萄酒上市企業過去一年裡也是動作頻頻。

2024年6月,通天酒業宣佈高裕證券代表要約人王赫擬以每股0.6港元的價格,要約收購通天酒業約3016萬股股份,約佔已發行股本的10%,成爲第三大單一股東。要約人對通天酒業轉型持樂觀態度,並會將紅酒生產、銷售延伸至白酒及其與瀘州老窖新酒業有限公司的合作,提升通天酒業運營質量,甚至提出進入國內白酒企業20強的目標。

與通天酒業相比,王朝酒業跨界幅度更大。2024年12月20日,王朝酒業宣佈其全資子公司王朝釀酒公司擬與貴州茅臺鎮國威酒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資成立醬酒公司,同時計劃與江蘇酒中先酒業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以生產銷售黃酒及陳皮酒。兩家合資公司註冊資本合計達到6880萬元,王朝酒業子公司持股比例均在51%左右。

王朝酒業認爲,兩家合資公司的成立可以實現公司新酒類飲品的進一步發展,多元化收入來源。成立醬酒公司,還被王朝視爲符合其重點圍繞酒類產業鏈上下游及其他酒精飲料行業開展併購的“十四五規劃”,將創造新的業績增長點,“實現向全品類、全產業鏈的轉型”。

與上述兩家企業的“紅染白”策略不同,怡園酒業於2024年12月宣佈向控股股東陳芳出售附屬公司Pacific Surplus(涉及威士忌等蒸餾酒廠業務)全部已發行股份及待售貸款,以換取7128萬港元。在另一份協議中,怡園酒業計劃將全資附屬公司Epic Wealth(涉及葡萄酒釀酒廠業務)30%股權出售給陳芳,代價爲3888萬港元。一旦交易完成,怡園酒業歷時多年佈局的蒸餾酒業務也將剝離出上市公司。

怡園酒業認爲,出售蒸餾酒廠業務及釀酒廠業務30%股權是該公司提升財務及營運資金狀況的良機,且有助於公司重新集中資源於剩餘釀酒廠(葡萄酒)業務,分擔釀酒廠短期財務負擔。

無論是跨界投資還是資產出售,都是葡萄酒市場下行背景下企業的“自救”行爲。據灼識諮詢數據,近年來葡萄酒在中國市場不斷降溫,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以高粱、小米及荔枝、李子等水果代替葡萄釀造的酒精飲料。加之消費環境影響,我國葡萄酒消費量由2018年的34.687億升下降至2023年的21.574億升。

怡園酒業曾在公告中稱,公司此前策略是通過釀酒廠業務爲蒸餾酒廠提供長期投資支持。由於2024年上半年虧損,且董事預期公司全年財務表現不會出現重大改善。鑑於公司由盈轉虧且釀酒廠業務短期前景面臨諸多不明朗因素,董事認爲釀酒廠業務不大可能支持威士忌業務未來營運資金需求。

另據業內人士分析,在葡萄酒行業低迷的背景下,王朝酒業佈局醬酒業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2024年,許多葡萄酒渠道商都在銷售白酒,以應對當前消費環境。

新京報記者 郭鐵

編輯 唐崢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