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隱退”,阿里變革背後發生了什麼?
圖片來源:Pixabay
阿里元老逐漸迴歸。
9月10日,張勇除了卸任阿里集團董事會主席和CEO職位外,還一併辭去了阿里雲董事長與CEO職務。蔡崇信接任集團董事會主席,吳泳銘出任集團CEO併兼任阿里雲董事長與CEO職務。而在今年6月的全員信中,張勇還表示將專注阿里雲的發展。
就此,張勇不再在阿里負責任何具體事務,但目前張勇仍是阿里合夥人身份。阿里還將投資10億美元支持張勇設立面向未來的科技基金,同時向張勇頒發阿里史上第一個“功勳阿里人”榮譽稱號。
9月12日,吳泳銘發佈全員信,宣佈確立兩大戰略重心:用戶爲先、AI驅動。在此基礎上,阿里巴巴將對三類業務加大戰略性投入:一是技術驅動的互聯網平臺業務;二是AI驅動的科技業務;三是全球化的商業網絡。而在張勇時代,阿里巴巴聚焦於消費、雲計算、全球化三大戰略。
從權力交棒到戰略更迭,阿里正式由張勇時代進入了“蔡吳”時代。
01
阿里雲增速放緩
2023年3月,阿里啓動了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組織變革,將以“1+6+N”的形式釋放各個業務板塊的活力。在發佈的六大業務集團董事會成員名單中,張勇只出現在了智能雲集團的董事會名單中。
外界感知的信息便是,阿里雲將是張勇未來工作的核心。
對阿里來說,阿里雲也是極爲重要的業務板塊。2019年11月,張勇在股東信中表示阿里會繼續堅定推行三大戰略:全球化、內需、大數據和雲計算;在2021年7月的股東信中,阿里雲的身份變爲了“阿里巴巴面向未來的第二增長線”。
2022年,阿里雲組織架構調整,張建鋒不再擔任阿里雲智能總裁,由張勇兼任阿里雲總裁,並直接分管釘釘。背後是作爲阿里第二增長線的阿里雲正面臨增長瓶頸。2018財年,阿里雲同比增長101%,實現連續第12個季度規模超過及近翻倍增長。此後幾個財年裡,阿里雲的增速逐漸放緩,分別爲84%、62%、50%、23%;到2023財年,更是降至4%。
自接手阿里雲以來,張勇也展示了其“進”的野心。有媒體報道,張勇梳理的阿里雲最重要的三大目標按照優先級排列分別是規模、營收、利潤,讓團隊迴歸產品和技術。
在大模型火熱時,阿里雲也沒有錯過。在4月初舉行的阿里雲峰會上,張勇親自站臺介紹了“通義千問”大模型的最新進展。之後幾個月裡,阿里雲推出了音頻轉寫平臺“通義聽悟”、生成式AI文生圖模型“通義萬相”,逐步推動着大模型的發展。
在阿里雲峰會上,張勇還宣佈了阿里雲新的促銷措施,並表示“我們希望我們的算力更優惠”,希望面向智能化時代,當阿里雲客戶使用模型訓練自己的模型、用自己的模型來爲自己的客戶提供服務時,“算力的成本是今天的十分之一乃至百分之一,這是阿里雲要努力的方向,也是我們給我們客戶的承諾”。
在新一季度的電話會上,張勇也表示,模型訓練和服務所需要的高性能和低成本的算力,能夠爲雲計算服務的發展打開全新空間。隨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和各行各業的結合,阿里雲將長期從中受益。
但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季度新一期報告中,阿里雲的收入增速依舊保持在4%。顯然,短時間內,阿里雲依舊沒有打破瓶頸。
02
張勇突然“辭任”
張勇的“辭任”十分突然。
在4月底的2023阿里雲合作伙伴大會上,張勇還向外界表示阿里雲要堅定“產品被集成”,建立“1+3+1”的產品被集成結構,即MaaS(模型即服務)+3個PaaS(平臺即服務,產品矩陣爲釘釘、瓴羊、阿里雲平臺)+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的三層架構。
6月,張勇還表示,“希望阿里雲作爲一家獨立公司,能成長得跟今天的阿里巴巴集團一樣大,甚至比它更大”。
據報道,8月23日,張勇邀請了多位大模型領域的優秀創業者共同進行"西溪論道"閉門交流。張勇全程參與到創業者的羣聊中,記了滿滿幾頁筆記。
種種跡象表明,阿里雲將是張勇的“新戰場”。但阿里雲的變化也在悄然進行。
今年8月,釘釘將從阿里雲中獨立,組織架構迴歸集團,此後業務將獨立發展,成爲“1+6+N”中的“N”。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釘釘在雲釘一體化戰略中都是爲阿里雲“引流”的存在。2019年6月,釘釘被併入阿里雲智能事業羣;2020年9月,“雲釘一體”戰略正式落地,釘釘升級爲大釘釘事業部,與阿里雲全面融合;2022年,釘釘明確了在“雲釘一體”戰略中的PaaS化定位,向下對接雲計算基礎設施,向上對接企業應用。
釘釘的獨立,也意味着施行多年的“雲釘一體化”正式結束,也在某種程度上“推翻了”張勇在4月定下的被集成結構。
8月22日,在2023釘釘生態大會上,原釘釘創始人、“兩氫一氧”創始人陳航出現在會場,並進行了開場演講。他定位釘釘要做小,要回歸初心,面向海量中小微企業。他的出現,也讓外界猜測,其是否會迴歸釘釘。
在人員配置上,阿里雲也與阿里集團步調一致——召回老將。有媒體報道,阿里雲創始人王堅在2022年底就應張勇等人邀請,以幕後顧問的角色進行考察和指導阿里雲的工作。今年5月,就有消息稱,王堅將以全新的title全職加入阿里雲;前阿里雲首席架構師唐洪將重返阿里雲。
不過,未來阿里雲的發展已經與張勇無關,吳泳銘作爲集團CEO暫時兼任阿里雲董事會主席與CEO。在公告裡,阿里表示將繼續執行宣佈的計劃,對阿里雲智能集團進行分拆,並另行爲其委任管理團隊。
03
阿里的“再創業”
2007年8月,張勇加入阿里,擔任淘寶網首席財務官,開始了他在阿里工作的日子,至今已經16年。
在2007年-2015年期間,張勇代管淘寶商城(即天貓前身)業務,創造了“雙11”購物節,成爲了天貓總裁,主導了淘寶天貓的移動化轉型;2015年5月,張勇成爲阿里集團CEO,開始了新的8年。這一年底,張勇宣佈阿里集團調整爲小前臺、大中臺的組織架構。在大中臺的支撐下,阿里擁有了一批快速決策、敏捷行動的業務小前臺。
張勇推動阿里從服務消費者轉變爲服務商家,用數字化去重構“人、貨、場”的新零售概念。在此期間,阿里收購銀泰、大潤發,孵化盒馬等,以佈局新零售。
2019年9月,張勇接棒馬雲擔任阿里董事會主席一職,肩負更大的職責。曾經狂奔的阿里陷入了增長放緩的局面,而對手虎視眈眈。電商領域,拼多多從下沉市場崛起,成爲傳統電商第三極;抖音、快手在直播電商領域一步步蠶食傳統電商;阿里雲、大文娛、菜鳥等重要業務板塊也無法與電商的業務體量媲美,競爭對手實力不可小覷。
爲了更加靈活應對外界挑戰,張勇開始推動集團的組織變革。2021年底,張勇和近20位事業羣總裁之間增加了4個分管大總裁。2023年3月,阿里宣佈啓動“1+6+N”的組織變革。
現在張勇辭去了阿里的所有職位,與馬雲一同創業的元老們陸續迴歸,也昭示着阿里需要一次“重新創業”,以重拾活力。
在張勇之前,徐雷在今年5月提出退休申請,辭去了京東集團CEO一職。他與張勇有着不少相同之處。
在張勇加入阿里的同年,徐雷擔任了京東商城市場營銷顧問,兩年後正式入職京東,擔任京東商城營銷副總裁;在短暫離任後,徐雷在2013年重返京東商城任職高級副總裁,全面負責市場營銷工作。
之後,徐雷區別於阿里的“雙11”,打造了京東的“618”,之後又推動了京東的移動轉型。2018年京東商城開始實施輪值CEO制度,徐雷成爲首任輪值CEO。2021年9月,徐雷升任爲京東集團總裁;2022年4月,徐雷接替劉強東出任京東集團CEO。
在徐雷帶領下,2022年京東實現營收10462.36億元,營收規模首次突破萬億元,但增速僅有9.9%。在2018年-2021年,京東的收入增速都在20%以上。
但面對更加複雜的環境,徐雷帶領下的京東顯然缺了點衝勁。
2022年底,隨着劉強東痛批部分高管,退居幕後的劉強東再次重歸大衆視野,開始重新爲京東指明前路——“低價”。之後,京東的大部分舉措都圍繞着價格進行。
而關於京東集團一號位的調整也隨之而來。2023年5月京東集團發佈公告稱,徐雷將因個人原因於6月退任京東集團CEO兼執行董事,京東集團CFO許冉將接替徐雷的位置。退休後,徐雷將作爲京東集團顧問委員會首任理事長,繼續參與京東集團戰略、組織、業務方面重要管理和項目工作。
張勇、徐雷在阿里、京東崛起時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雙11”“618”兩大購物節成爲電商平臺與消費者們不可或缺的促銷節點。隨着外界環境的鉅變,更需要“創業”的衝勁,創業團隊們也陸續迴歸。在吳泳銘上任阿里集團CEO後的第一封全員信中,便提到了“創業”,並表示,“只要我們以創業心態,不沉溺過去,不墨守陳規,阿里將在AI時代繼續獲得巨大發展”。重回創業的阿里、京東將會有怎樣的變化?時間會給予答案。
作者丨陳香羽
來源丨徵探財經(ID:teccj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