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鳴,成爲最新中國首富
最新的胡潤百富榜如約而至,張一鳴以3500億元的財富傲視羣雄,登頂中國首富的寶座,讓80後這一代迎來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我們熟悉的“小馬哥”馬化騰位居第三,而“馬爸爸”馬雲則排在第十位。與此同時,其他互聯網領域的佼佼者如黃崢和丁磊也赫然在列。在這份前十的榜單中,有5位都是來自互聯網行業,其他則分佈在金融、科技、製造業等多個領域。
83年出生的張一鳴,如今已41歲他於2012年創立字節跳動時,年僅29歲。回想起自己29歲那年的經歷,正是我在第一家創業公司度過的第三個年頭。在那個時刻的四年之前,也就是2013年,字節跳動的人力資源部門曾聯繫過我,希望我能去他們公司聊聊。當時我具備同時開發Android和iOS應用的能力。
然而,由於實驗室的項目過於繁忙,我最終沒有接受這個機會。時至今日,我常常想起這段經歷,內心不禁感嘆:“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儘管當時能否進入字節跳動不得而知,但至少我錯過了這次機會,連嘗試都沒有,而這次的錯過完全是因爲我主觀上的判斷。
我們常常以自己很忙爲由,逃避一些選擇和行動。但事後回顧,那些所謂的“忙”往往只是一種主觀上的感覺。真的忙嗎?真的連一點時間也沒有嗎?真的是分身乏術,被完全束縛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這兩週,我在上海和北京分別舉辦了產品訓練營。其中有位同學原本是週末加班,但爲了參加訓練營,特意請假。他告訴我:“班可以每週加,忙是沒盡頭的,但這樣的機會不會太多。”
正如我在昨天的文章中所說,這次去北京見了一位老朋友。過去五六年裡,幾次關鍵選擇成就了他今天的成就。無論是收入、職級還是上升空間,他都已經遠超同齡人。
選擇,就是比努力更重要。然而,沒有努力的選擇也只是一種對機會的浪費。高質量的努力,一定是建立在環境、方法、指導的基礎上,以及思維和認知的加持。
這一點,我在線下分享會中特別提出一個公式。張一鳴曾經說過:“認知纔是真正的競爭力。”雷軍在他的年度分享裡也說過:“只有認知突破才能帶來真正的成長。”
很多人覺得“認知”這個詞很虛,甚至一聽就反感。但在我看來,認知並沒有那麼玄乎。認知很好理解,就是你將那些“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物變成了“知道自己不知道”或者“不知道自己知道”。
這種頓悟時刻如果經常發生,你的認知就會持續突破,進而獲得在羣體中的獨特競爭力。做產品也是如此,兩個產品經理之間的區別不在於知識和技能,而是產品思維和產品認知的差異。
這種差異會體現在對功能、對產品、對業務的理解上。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必定具備深厚的認知基礎,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需要不斷拓展自己的認知邊界,抓住每一個機會,努力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正如張一鳴和雷軍所言,認知纔是真正的競爭力。只有通過不斷學習和成長,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