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雲:雲岡石窟的“末梢”藏着一個“小博物館”

在大同雲岡石窟工作的34年裡,張旭雲做過景區的講解員,跟財務科的賬本打過交道,也背相機記錄了石窟佛像和景區建設的變化。如今,她已是雲岡石窟博物館的副館長。

張旭雲管理的是一個6640平方米的“小博物館”,藏在雲岡石窟大景區的最“末梢”,只有7個工作人員、5個保安和8個保潔員,研究、收藏、保護、展示着與雲岡石窟相關的文化遺產。

不是所有來到雲岡石窟的遊客都會走到這裡,但張旭雲一直在她的崗位上。

中青報·中青網:你在雲岡石窟博物館的工作日常是怎樣的?

張旭雲:從每天進館開始,檢查開館準備,與夜班保安交接、確保展品安全與文物狀態穩定,巡視展廳,保持環境整潔,消除有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接待遊客,及時處理投訴、建議,參與布展及宣傳教育活動……總之,日常工作繁雜,且日復一日,甚至可以說有點枯燥無味,但我依然覺得有意義,在這裡我有存在感。

雲岡石窟有着約1600年的悠久歷史,但云岡石窟博物館是2011年才建成開放的。這裡主要展出雲岡石窟窟前、山頂考古發掘的文物400多件。遊客進入大景區後,先看石窟,參觀到最後,就可以看到我們的博物館,從這裡瞭解石窟背後的故事。這裡的文物雖已脫離了石窟母體,但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向我們訴說着曾經發生的故事。

中青報·中青網:你1990年就來到雲岡石窟工作,當時這裡是什麼狀態?

張旭雲:雲岡石窟是大同的“名片”,我又是土生土長的大同人,從小就知道城西有座“大廟”、裡頭有“大佛”。初中的暑假,我和同學們一塊去過,騎了兩個半小時自行車。

雲岡石窟距離城市比較遠,交通不便,條件比較艱苦,所以在當時不是什麼“好單位”。但“大佛”的形象很吸引我,高中畢業,正好趕上雲岡招聘講解員,我就來了,也沒想太多。

當時的大同是“煤都”,雲岡石窟就在109國道旁邊,每天有兩萬多輛煤車從這兒經過,塵土飛揚,路兩邊都是煤渣。當時佛像身上覆蓋着厚厚的“黑紗”,我們也很髒,鞋面上、鼻子裡都是黑的,石窟對面的十里河水也變成了黑水。環境可以說比較惡劣。

雲岡石窟博物館。視覺中國供圖

當時的山西雲岡石窟文物研究所積極呼籲改變這些問題,擬定了《雲岡石窟保護規劃》上報;1996年國家文物局正式下文,規劃獲批實施。1998年,109國道雲岡段的改造工程正式動工,全長26公里,耗資2.3億元,才解決了雲岡石窟的煤塵污染問題。此外,大同市發佈了《大同市雲岡石窟保護管理條例》,實施了維修工程,很大程度地改善了石窟的生存空間與保存狀況。

中青報·中青網:最初做講解員是什麼感受?

張旭雲:當時能在雲岡石窟當個講解員,是很自豪的,我很喜歡這份工作。我們一批招了5個人,到石窟後,不知道這麼複雜的石窟該咋看,更別說給別人講。單位邀請了很多專家學者給我們講課,我記得有佛教史、建築史、北魏史、石窟藝術等課程,半年後考覈,成績合格才能上崗。我覺得在講解接待工作中能體會到做“橋樑”的快樂。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楊振寧、李政道來雲岡石窟參觀時,儘管我只是跟在後面,也覺得很榮幸。

中青報·中青網:這些年來,觀衆是不是越來越重視講解服務?我們講解的形式和內容會有一些變化嗎?

張旭雲:確實,隨着時代進步,整個社會已經步入一個持續學習的階段。進入大景區的遊客會主動購買講解服務,對講解質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整個景區日常有80多名講解員,到了旅遊高峰期,還會增加200多名季節性講解員。

過去的遊客只是覺得來雲岡了,看了,拍張照片,走了。現在的遊客不再滿足於靜態的觀賞和表面的基本介紹,而是渴望通過多角度,例如歷史、美學、建築、保護等領域的深入講解,獲取更豐富的知識和更深刻的文化體驗。很多遊客來之前都是做過攻略的,想要了解的側重點也不一樣,我們的講解員也有被問住的時候。

因此,我們越來越重視講解員的綜合素質培養,每年都會對講解員進行專業培訓,培訓的教材也在變化,不僅要講解展品的基本信息,還要將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時融入日常講解中,通過互動的方式增強講解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如今遊客的類型越來越多元,還有很多專業人士、研學兒童和國際遊客。講解員不僅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出色的溝通能力和服務意識。

雲岡石窟博物館。視覺中國供圖

中青報·中青網:2000年你調入計劃財務科後,主要參與了哪些工作?從這個角度瞭解到的石窟是怎樣的?

張旭雲:我是在成人自考讀了山西大學的財務專業之後進入財務科的,每天面對的就是數字了。當時主要是爲申報世界遺產做準備,還有資金的籌措、專項經費撥付等工作。

石窟的保護、研究和利用,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2001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雲岡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提升了雲岡石窟的國際知名度,政府也加大了對雲岡石窟的保護力度,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搶救性保護措施,包括加固石窟崖體、清理石窟內積土與雜物、修復壁畫與造像等。這些舉措的實施得益於國家文物保護法的頒佈與實施,以及當時“保護爲主,搶救第一”的工作理念。

中青報·中青網:2005年你進入數字化室工作,爲石窟和石窟保護的歷程拍攝了大量照片,有什麼印象深刻的經歷?

張旭雲: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段工作經歷。2003年雲岡石窟就啓動了數字化保護項目,對石窟進行全方位、高精度的數據採集與記錄,可以實現石窟的永久保存和永續利用。

雲岡石窟博物館外景。受訪者供圖

我剛開始是整理照片檔案,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掌握了攝影知識和技巧。2008年至2010年正值雲岡大景區的建設時期,大同市對雲岡石窟的周邊環境進行了大規模的綜合治理,我就在周邊的一鎮六村間奔波,揹着相機記錄拆遷前後的場景。那時週末和節假日也無暇休息,就想着多拍一些,否則這些歷史痕跡就沒有了。我把村莊變化的整個過程記錄下來,留下了很多檔案資料。

到了2013年,雲岡石窟研究院開始與青島出版集團合作出版20卷的《雲岡石窟全集》,我也參與了其中洞窟拍攝的工作。

由於佛像位置較高,我們搭了腳手架進行拍攝。剛爬上十幾米高的時候,我還很害怕,感覺腳都抽筋了,直冒冷汗。等看到了佛像,恐懼就根本不是問題了。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與佛像對視,尤其在四周寂靜的時候,真的能體會到千年前石匠們開鑿石窟的那種虔誠與匠心。我還驚奇地看到了一些小佛像身上的鎏金。這種心靈上的震撼與滿足,是任何物質獎勵都無法比擬的。

張旭雲(左一)在工作中。受訪者供圖

這幾段經歷至今讓我印象深刻,以前,我可能更關注石窟本身的藝術成就,而現在,我會更多地思考它們背後的文化內涵、歷史變遷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這種視角的轉變,讓我對石窟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也讓我更加熱愛這份工作。

中青報·中青網:2017年你成爲博物館的副館長之後,看到的又是一個更宏觀的石窟,有哪些新的觀察呢?

張旭雲:隨着石窟保護、學術研究、對外宣傳各項工作的深入,雲岡石窟越來越受到遊客青睞。現在是旺季更旺,淡季不淡。2023年,雲岡石窟年度遊客突破300萬人次,是截至當年的歷史最高水平;而2024年到8月,入園人數就已經超過300萬人次。

現在的節假日,我們都是加班加點,全員上崗,應對客流高峰。往年是小長假遊客增多,但是2024年從暑期到8月底,遊客量一直很大,但基本在我們可承受的範圍之內。2008年改造後,景區比過去大了10倍,接待能力也在提升。我們延長開放時間,增加檢票口和講解員,包括對景區內衛生間進行智慧化升級,增加移動衛生間,設置女士專用衛生間……各方面都在動。

中青報·中青網:雲岡石窟博物館目前在做哪些工作,未來還會有哪些活動呢?

張旭云爲雲岡石窟拍攝照片。受訪者供圖

張旭雲:目前我們的基本陳列在升級改造中,只開放一個臨時展廳,正在展出“高致:五嶽系列藝術展”。

雲岡石窟博物館因臨時展覽較多,目前還沒有語音導覽器,這方面隨着基礎陳列升級改造會逐步改善。我們計劃開發一系列智能導覽系統、互動體驗;還將建立一個雲岡石窟數字博物館,通過互聯網向全球觀衆展示石窟的全貌。

現在我們工作的重點就是展覽,引進展覽,也對外交流展出。2024年我們共舉辦了16場展覽,與各大博物館及高校進行聯展,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的聯展,反響都很好。

最近,我們在臺灣舉辦的“芥子納須彌——雲岡石窟藝術特展”開展,臺灣民衆可以近距離欣賞雲岡石窟的藝術珍寶,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促進兩岸人民在文化層面的深度互動。

2025年我們會有更多、更豐富的展覽,也計劃走出國門,讓更多熱愛石窟藝術的觀衆認識、瞭解雲岡石窟,讓這個世界文化遺產真正走向世界。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