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燕:面對老齡化挑戰 應進一步喚醒全民養老規劃意識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姜樊)12月21日,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教授張曉燕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4年會”上表示,儘管當前全社會已經意識到老齡化即將帶來挑戰,不少居民已經進行養老規劃,但我國居民養老財富管理領域仍面臨諸多挑戰。養老是全社會的事情,應喚醒全民養老規劃意識,助力經濟穩定長遠發展。
張曉燕指出,我國已全面步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全社會也已經意識到老齡化挑戰。近年來,政策層面予以養老金融較大支持。金融支持養老主要通過滿足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並增強其應對突發財務危機的能力,有效維護和提升了老年人的金融健康水平。
“雖然當前機構發行的養老產品供給較多,也有很多創新,但用戶滿意度不高。”張曉燕表示,《中國居民養老財富管理髮展報告》數據顯示,有50%以上的人羣認爲沒有找到適合的產品、嫌收益太低,或者是嫌風險太高,還有39%的調查用戶表示雖有養老規劃的需要,但沒有養老顧問。這說明居民的期待還沒有得到滿足。
張曉燕認爲,我國還面臨居民財富持有中金融資產持有量比較低的挑戰。對比全球主要國家的居民資產配置結構,中國居民的金融資產配置比例仍有提升空間。我國居民資產以實物資產爲主,金融資產中以無風險資產爲主。此外,我國居民金融素質有待提升亦是老齡化過程中需要面臨的挑戰。
“養老是全社會的事情,養老金融對分散個人與社會層面的風險、降低長壽通脹不確定性帶來的經濟壓力非常有效,這也是長期資本的來源。”張曉燕認爲,喚醒全民養老規劃意識、提升投資素養,並通過機構與政策協同,助力經濟穩定長遠發展。她建議,投資者應從有收入開始,就應該考慮未來養老問題。
此外,張曉燕建議,要鼓勵機構研發養老金融的產品,滿足長期養老的需求。同時,機構應加強科技賦能養老金融,金融機構可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術,幫助一般用戶進行養老投資。我國的人口基數比較大,用數字財富管理的手段推進將非常有效。
編輯 曲筱藝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