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喜剛院士: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各大橋型中國佔半壁江山,未來有五大任務

6月16日至17日,中國工程院工程科技學術研討會——第十二屆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簡稱IBTC2024)在上海召開。30多位兩院院士及外籍院士匯聚一堂,以“極端環境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建養與安全”爲主題,總結“十四五”以來我國交通、水利、市政、國防工程領域以橋隧爲主幹的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發展經驗,並面向“十五五”規劃探討如何推動工程科技創新發展。

橋樑發展方面,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喜剛院士表示,中國已經是橋樑大國,在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各大橋型中佔據了半壁江山。近年來,橋樑行業安全、長壽命、高效綠色建造需求,疊加向高質量轉型,都使中國橋樑站在了新的起點上。

“中國橋樑實現高質量發展,一是要策劃長大橋樑安全長壽和性能調控基礎理論。二要以智能建養的新質生產力推動橋樑的產業變革。要培育和推動相關新興學科和新興產業,構建全鏈條的智能建養產業體系。”張喜剛表示。

對此,張喜剛提出了五大重點任務,包括攻克高性能材料、提升勘察設計水平等,最終目標是要打造安全可靠、智能先進、綠色集約、路徑突破的新一代橋樑工程。

張喜剛表示,爲了完成這些任務,一要構建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協同攻關能力;二要優化行業資源配置,提升科技創新效率;三要完善科研體制機制,培養多層次人才,如“橋樑工程+複合型”人才;四要創新評價機制,激活人才創新的動力;五要強化成果轉化應用。

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是中國乃至國際範圍內反映重大工程建設與技術創新的重要交流平臺。本屆大會的成功舉辦促進了廣大橋隧工作者的交流合作,加速了中青年學者的健康成長,發展壯大了行業研究隊伍,增強了以橋隧爲主幹的基礎設施相關領域的創新能力,對推動工程科技原始創新與核心技術突破、實現我國從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本次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校長鄭慶華圍繞土木、交通、橋隧學科如何轉型升級、如何保持國際競爭力提出,一是要對土木工程更有信心、更有定力。二是要形成合力。三是要傾力培養卓越工程人才,從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面臨的實際問題中,凝練科學問題,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鄭慶華表示,同濟大學順應人工智能全面賦能的發展趨勢,瞄準國家重大戰略和未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了以數字化、綠色化、融合化“三化”推動學科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行動舉措。

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劉千偉表示,2024年是上海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上海正深入推進長三角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持續完善一體化綜合交通體系,推動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形成樞紐型、功能性、網絡化、智能化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全面增強基礎設施的安全、韌性和可持續性。

圍繞交通方面,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湘生分享了軌道交通規劃從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向HOD(Human-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的變化,提出綜合交通樞紐要以人爲本,多規合一,協同土地、生態、城市空間、產業佈局。

陳湘生表示,軌道交通建設HOD規劃模式,將軌道交通建設與城市空間、土地資源、生態環境、居民需求整體協同,以實現生態環境、社會和經濟的三方面可持續發展,形成以“樞紐經濟”爲驅動源的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部原副部長黃衛在主旨報告《綠色公路轉型及其關鍵技術》中表示,綠色交通作爲交通強國重大發展戰略,明確提出要在交通運輸的規劃、設計建設、運營、養護全生命週期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同時要開展綠色公路的建設,實現公路材料循環利用,同時提高工程的耐久性。

黃衛強調,“綠色公路轉型目標是綠色低碳、耐久和高效。”要從舊料再生、鋼渣綠色低碳高效利用、將路面設計年限由15年延長至30年等方面實現綠色公路轉型目標。

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黨委書記李清泉在《道路精密測量與路面智能銑刨》主旨演講中,提出將“精密測量技術”和路面“智能養護”結合起來。

李清泉表示,“未來智能變量的銑刨應該是一種趨勢,簡單來講就是全數字化,建立路面全數字化的三維模型,在這個基礎上進行路面銑刨的設計,並且把設計數據和施工裝備進行集成,最終指導我們施工裝備進行高效的施工,能夠得到大範圍的高精度路面平整度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