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備援 桃園擬增建3廠
桃市府2019年啓動再生水計劃。(水務局提供/蔡依珍桃園傳真)
桃園市在北區水資中心興建北臺灣首座再生水廠,去年10月開始日供桃煉廠和南亞1.8萬噸,今年擴及觀音工業區可達4萬噸,文青和中壢再生水廠分別上網發包和先期規畫中,以因應華亞科技園區和龍科三期用水需求,2046年日供量達21.06萬噸,已佔全國再生水供應總量1/3。
桃園北區水資中心再生水促參計劃,是北臺灣首座且最大規模的再生水計劃,最大可日產11.2萬噸再生水量,去年9月先供8000噸給南亞塑膠公司錦興廠,10月再供1萬噸給桃園煉油廠,今年管線擴及觀音工業區,可達每日4萬噸再生水。
龜山文青水園再生水廠概念設計去年獲得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審查通過,目前工程上網發包中,預計2027年完工啓用,供應華亞科技園區內美光晶圓、穩懋半導體約0.53萬噸,全期每日供水1.06萬噸。中壢再生水廠已完成可行性評估,今年展開先期規畫,分4期建設,預計2029年起供應中壢產業園區及龍潭科學園區2.2萬噸,全期每日可供8.8萬噸再生水。
預估全臺2046年再生水供水量每日可達72.69萬噸,桃園3座再生水廠最高產能就有21.06萬噸,達全國總量1/3,將緩解石門水庫的供水壓力,進一步提升抗旱能量。
水務局指出,另有3座再生水廠持續評估中,包括北桃園污一廠2.73萬噸、污二廠2.43萬噸和南桃園楊梅廠2萬噸。將持續跟國土署爭取,規畫在鄰近的桃園北區再生水廠及中壢再生水廠興建雙向聯管,未來有任一廠再生水產量不足,就可從另一廠調度補足,強化水資源備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