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買頭戴式耳機,就要被開除潮人籍了?

作者 | 朝天椒

編輯 | DR

題圖 | 《我的女神室友李鬥娜》

8年前,AirPods第一代橫空出世,即時掀起了一股無線藍牙耳機的風潮。與大多數數碼設備最終被束之高閣,淪爲“美麗廢物”的宿命不同,AirPods的使用率極高。畢竟它不只美麗,而且輕便,還有一層科技感濃厚的濾鏡。

只要打開充電倉,取出耳機再戴上,它就會自動開始工作,全程沒有任何開關動作,使用體驗堪稱絲滑。再敲一下耳機,你還能即刻接聽電話,全程單手插兜,不用掏出手機,不用手動滑屏——寫到這裡,潮人的鬆弛感與privileges已盡數體現了。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AirPods就是名副其實的炸街潮品,你可以輕易產生人人耳朵上都掛着一副AirPods的錯覺,儼然要進化成人們身體的“外置器官”。

此消彼長之下,有線耳機和頭戴式耳機幾乎一度從大街上銷聲匿跡,成爲音樂發燒友的小衆玩具。

頭戴式耳機一度是音樂發燒友的小衆玩具。(圖/《怪奇物語》第四季)

但時尚是個圈,炸街的邊際效應達到頂點就成了爛大街,而當它們不再小衆,也就和“酷”這個字再也沾不上關係。邊際效應的遞減,將或快或慢地推動下一個輪迴。

8年前第一批嚐鮮AirPods的潮人酷guys,如今已對它棄之敝履。在當下,雖然耳機都在越做越小,但熱愛蒼蠅搓手和滿嘴M3的潮人,已經不再將迷你耳機視作潮流。

輪盤的指針,轉向了復古笨重的頭戴式耳機。

在校園、商圈、街頭或地鐵站,戴着大耳機走動的人越來越多。據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數據,2024年一季度,全球個人音頻設備出貨量超9000萬臺,同比增長6%。

頭戴式耳機的出貨量同比增長12%,爲增長速度最快的音頻設備品類。

TWS耳機銷量最高,而頭戴式耳機銷量增速最快。(圖/Canalys)

“大饅頭”流行,從AirPods失寵開始

在AirPods還沒有人手一個的年代,數碼博主何同學曾經做過一期測評視頻,並在視頻中表示,佩戴AirPods時,人們偶爾真的會忘記自己戴着一對耳機。

的確,人們心甘情願被AirPods征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真的太輕便了,佩戴時間久了,的確讓人有一種“這玩意好像本就該長在我耳朵裡”的錯覺——媒介可以是人的任何延伸,麥克盧漢誠不我欺。

但一個物品的存在感過於微弱,並不全然是一件好事。尤其是,“AirPods”們戴上的時候仿若無物,丟失的時候更是悄無聲息。

TWS耳機的最大優點就是便攜。(圖/圖蟲創意)

在經歷了無數次單隻耳機丟失、Find My聽音辨位失敗、閒魚耳機“相親”之後,年輕人終於老實了,以至於有不少人已經痛定思痛,決定從此返璞歸真,重回千禧年代。

畢竟兩個碩大的耳包,讓頭戴式耳機無論是掛在脖子上還是放回揹包裡,都相當具有重量感與存在感。

更何況,頭戴式耳機早已不是當年在黑網吧初見時的模樣,在社交媒體上,它已搖身一變,成爲“K-Pop女團離不開的氛圍感神器”。

“冷帽+耳機”是清冷風,“棒球帽+耳機”是美式風,“口罩+耳機”是中性風……總之,“大饅頭”成了萬能的時尚搭子,潮不潮、美不美、颯不颯,完成度彷彿就取決於頭上的兩個耳包——要知道,當代人的時尚要義,在於精準拿捏穿搭的“娘man平衡”,即便是柔美可愛的女團成員,在大耳機的加持下,也會平添幾分隨性的帥氣。

氛圍感的風還是吹到了耳機上。(圖/小紅書截圖)

同時,頭戴式耳機在衆多明星超模的街拍中,出現頻次之高也令人歎爲觀止,比如北美街拍女王Bella Hadid、“啪姐”Dua Lipa等的日常穿搭中,均有頭戴式耳機的身影。

在這種態勢下,以索尼爲代表的耳機廠商銷量大增,也並不令人意外。今年一季度,索尼憑藉 WH-1000XM 系列、WH-CH720N 的出色銷量,在該季度獲得了旗艦與入門級產品的銷量雙增長,市場份額增長了 17%。

Bella Hadid 街拍圖片。(圖/小紅書截圖)

TWS耳機,顯然滑到了邊際效應的下行曲線上。

在當下,不止蘋果,幾乎每一家廠商都已經推出了類似的TWS耳機。無論是外觀還是功能,它們都大差不差,在產品拉不開太大差距的前提下,AirPods的平替,毫無懸念地開始大打價格戰。曾經千元左右的時尚單品,現在最低只要99元就能找到平替。

爛大街會顯得沒那麼酷了,以往充滿科技感的濾鏡也會被稀釋,這類TWS耳機的亮點吸引力不足,缺點也開始顯得有些難以忍受了——不僅容易丟,而且音質還一般。

即便如今各家廠商都在盡力平衡耳機大小、音質與延遲的關係,但這幾乎是個不可能三角。習慣使用便攜耳機的人,冷不丁使用笨拙但專業的“大饅頭耳機”時,其使用感受大概只有一句話能形容:如聽仙樂耳暫明。

能成爲年輕人的“電子器官”,全憑降噪

忠實的頭戴式耳機擁躉,將其稱爲自己的“電子器官”。那些轉投頭戴式耳機的人,大多都衝着一個賣點而來:降噪。

據高通發佈的《音頻產品使用現狀調研報告2023》,當下消費者對於主動降噪的需求越來越高,31%的受訪者表示,是否擁有主動降噪,將是他們下一次選購耳機的最大決定因素。

在綜藝節目中,曾有明星因戴着頭戴式耳機被嘲笑“仿若失聰”。風水輪流轉,如今親身體驗過後,網友們才知道“與世隔絕”不是誇張,而是寫實。

尤其在大學圖書館,人人一個頭戴式耳機的盛況,已經不難想象。當你以爲自己走進了客服們的電腦機房時,學生們只會心裡一呵,笑你不懂降噪耳機對自習人是何等的剛需。

一副優質的降噪耳機,不僅能幫助他們將注意力更快集中在課本上,更有助於促進同窗情誼,大幅降低衝突發生的概率。有大學生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自從在圖書館用上頭戴式耳機,就與這個喧鬧的世界和解了:“周圍的人好像幹什麼事都輕手輕腳的,他們都不想打擾我學習,大家都好善良,好愛這個世界。”

同理,應對高鐵上孩童的哭聲、地鐵上短視頻聒噪的BGM,一個可以降噪的頭戴式耳機同樣有奇效。在無數次白費口舌和失望破防過後,需要安靜的人終於悟了:既然無法改變世界,那就改變自己。

1987年,索尼曾聘請猴子Choromatsu當“代言猴”,給隨身聽WM-501拍過一個電視廣告。而索尼肯定沒有想到,這個廣告竟然直至今天仍然保有生命力。

爲什麼?因爲這一臺讓“嗎嘍”心馳神往的隨身聽,也同樣帶有降噪功能。

如今,人們對耳機的最高褒獎就是“聽了變猴”。(圖/廣告截圖)

而除了降噪本身的功能性,對於如今滿地的I人來說,一個顯眼的大耳機,也意味着“肉眼可見的邊界感”。它更容易替主人們表達,向外界傳遞出“生人勿擾”的信號。

畢竟將AirPods摘下來的動作太輕巧,交談雙方很難產生“打擾與被打擾”的感覺。而一個厚實笨重的大耳麥則不同,任何人在對使用者發起對話之前,都要認真思索一下,這段對話是否值得對方大費周章將耳機摘下。

對於社畜來說,使用頭戴式耳機也是對“班味”的一點微小反抗。頭戴式耳機之於打工人的重要性,在於它塑造出了一種沉浸式打工的範圍,在完全降噪的live house裡,八小時工作制的漫長,也只不過彈指一揮間。另一位頭戴式耳機愛好者貝拉則表示,“在冷氣開滿的辦公室,耳機覆蓋的地方是我全身最溫暖的地方”。

不過,頭戴式耳機的降噪效果也是薛定諤式的,在某些時刻,它能夠幫助打工人實現“想聽時全聽到,不想聽就間歇性失聰”的至高追求。

例如,索尼的新款降噪耳機XM5,雖然索尼稱XM5在內部測試中顯示已經提升了中高頻段交談聲的降噪能力,然而部分消費者在使用過後發現,這款耳機比起上一代XM4,在人聲降噪上並沒有明顯提升,周邊的人聲交談並沒有做到完全隔絕。

也就是說,在不想搭理人的時候,降噪耳機是神器;在想不動聲色偷聽辦公室八卦時,降噪耳機同樣是神器。

用過頭戴式,

這輩子就定型了?

有人表示,一旦開始用頭戴式耳機,這輩子就定型了。因爲他們早早就知道了頭戴式耳機的好,從此以後再也用不了那些音質平平的平價耳機。

使用過頭戴式耳機,這輩子會不會定型尚未可知。但可以確定的是,長期使用頭戴式耳機,頭頂一定會定型。

在小紅書等社交媒體上,吐槽頭戴式耳機的用戶也不少。有人懷疑路上使用頭戴式耳機的安全隱患,更多的人則苦惱於被機身壓得發脹發痛的頭頂。高通的調查報告也顯示,人們對頭戴式耳機的不滿,大多集中於舒適度上。

耳機壓頭的最直觀的例子。(圖/小紅書截圖)

此外,雖然一部分人追求降噪帶來的極致沉浸感,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並不適應降噪對耳部帶來的壓力。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耳機使用的都是主動降噪技術。其原理是耳機先通過拾音器監測環境噪音,然後芯片再分析噪音曲線,最後通過耳機的揚聲器產生反向聲波,將噪音抵消,從而實現降噪的效果。

而在這個過程中,部分耳機可能會調節耳內的氣壓,以優化降噪效果。比如,有用戶發現自己的索尼WH-1000XM3耳機將耳內氣壓設置爲0.9個標準大氣壓,這種壓力差可能導致耳膜不適或疼痛。

有用戶發帖表示差點因耳機發生事故。(圖/小紅書)

不過歸根結底,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對於消費者來說,世界上也並沒有十全十美的產品。頭戴式耳機的風潮吹過之後,總會留住那些真正需要它的用戶。

校對:黃思昀

運營:小野

排版:甘妙

【1】音頻產品使用現狀調研報告2023,高通,2023-11-7【2】彭睿、李璐瑤,越來越社恐的年輕人,靠降噪耳機續命,半熟財經,2023-11-2

【3】2024一季度智能個人音頻設備統計數據(出貨量),Canalys調查機構,20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