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精選》響應綠色飲食 享用美味也愛地球
使用在地生產、以友善農法種植的食材,是實踐綠色飲食的途徑之一。(圖/ TOBKATRINA)
知名法國美食家布里亞・薩瓦蘭(JEAN-ANTHELME BRILLAT-SAVARIN)在其1825 年出版的名著《味覺生理學》中寫道,「告訴我你吃什麼,我就知道你是怎麼樣的人。」如今我們發現,飲食不只決定用餐者的面貌,更是爲地球的未來投票。長期關注海洋永續、動物福利、土地倫理的飲食作家番紅花對此深有所感,也促使她積極提倡強調友善環境等概念的綠色飲食,希望藉此讓我們珍愛的地球越來越健康。
選用如目孔、鬼頭刀等數量相對較多、對漁業資源消耗較少的洄游性魚類作爲料理食材,也是落實綠色飲食的一種表現。(攝影/莊智淵)
育兒開啓關注契機
綠色飲食所涵蓋的面向其實相當廣泛,包含倡導友善農法及畜牧、使用在地生產的當令食材、減少添加物、倡議零剩食等。這些議題看似多元複雜,但想要走入綠色飲食的大門,往往只需要一個契機。
說起番紅花與綠色飲食的淵源,得從她開始爲孩子料理三餐說起。「我結婚前也是上班族,日常三餐只圖方便、便宜就好,但在有了小孩之後,便開始注意給小孩吃的料理, 是不是使用令人安心的食材。」於是,她開始關注食材的種植方式、經濟動物的飼養條件,也慢慢發現到,原來食物在運送過程中會產生如此大量的碳足跡。
同時,她在旅行過程中也發現,日本許多居酒屋、麪包店等都會標示食材來源,「日本人非常重視產地概念,像是去吃燒鳥時, 他們會說自己使用來自哪裡的雞肉;造訪麪包店時,每種麪包使用的食材都標示得清清楚楚。」這些生活與旅行中的體驗,讓番紅花逐漸成爲綠色飲食支持者,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並透過寫作、演講逐步推廣。
臺北有許多遵循永續理念的綠色餐廳,以多元、美味、健康的料理,爲餐飲帶來新面貌。(攝影/莊智淵)
美食之都的多元綠食選擇
作爲綠色飲食的實踐與推廣者,番紅花也觀察到,臺北近年綠色飲食發展十分蓬勃, 出現許多支持環境友善觀念的「綠色餐廳」, 「臺北的綠色飲食選擇,從精緻餐飲到茶樓、便當店、乳酪店、麪包店等應有盡有。」這些餐廳藉由採用在地食材、使用符合動保理念的農牧產品、完整利用食材、減少食品添加物等方式,落實綠色飲食理念。
像是藏身西門町街弄,以百年老宅改造的「小小蔬房」便提供創意蔬食料理,也開設鹽滷豆腐、發酵食品製作教學課程,分享天然的食品加工技藝;位於中山區的「養心茶樓」則供應蔬食港點,採用有機、在地、使用自然農法的無毒食材,在主廚深厚料理技藝下,以鮮明滋味收服饕客味蕾;位在內湖的「TIMAMA DELI & CAFE 」則以當地小農種植的作物爲食材,縮短產地到餐桌的距離; 坐落在仁愛路林蔭大道旁的「ONE TEN 食分之一」除了使用友善畜牧的食材,更透過北歐料理手法重新詮釋原住民食材,爲綠色飲食更添食趣。
番紅花表示,使用符合環保、動保理念的食材,是許多綠色餐廳經營者的堅持,因此優良食材的取得便利性,讓他們更容易實踐理念。而臺北市有濱江市場,對外則鄰近東北角的漁港,食材新鮮多元,碳足跡也低,成爲臺北發展綠色飲食的先天優勢。
除了食材取得優勢,來自消費端的鼓勵, 也是促成臺北綠色餐廳蓬勃發展的動力之一。「臺北市民對新資訊、新觀念的心態較爲開放,因此接受、崇尚綠色飲食的消費者也較多。在臺北市有超過250 萬人口的基礎下,便有龐大的消費力量,足以支撐這座城市綠色餐廳的發展。」
綠色飲食爲城市注入活力
臺北的消費能力及對新觀念的開放態度, 提供綠色餐廳發展的利基,而從另一個面向來看,在永續理念盛行全球之際,發展綠色飲食也可爲臺北的觀光發展與城市文化注入新活力。
番紅花指出,近年綠色飲食可說是大勢所趨,國際飲食權威「米其林指南」也在2020 年首度推出「米其林綠星」,肯定在永續美食上表現優異的餐廳。因此,綠色飲食的發展與多元選擇,也能成爲吸引具永續意識的綠色旅人前來臺北觀光旅遊的一大拉力。
此外,「目前許多綠色餐廳規模較小,卻有着鮮明的店家特色,爲所在街區帶來更活潑的面貌。」番紅花表示,有別於過往人們提到綠色飲食總聯想到素食或養生料理,如今隨着特色各具的綠色餐廳日益普遍,到綠色餐廳用餐也逐漸成爲一件時髦的事。「這也是我樂見的發展方向,畢竟,當綠色飲食超越養生、宗教範疇,實踐起來會更有趣味性。」另外像是假日在花博公園等地的小農市集, 不僅是民衆假日遊憩、認識當令小農食材的好去處,也是接觸綠色飲食的好所在。
番紅花也補充,雖然綠色飲食肩負永續使命,「但談到食物,最重要的還是料理美味、吃起來開心。我也相信,在臺北這座城市,無論你是蔬食者或葷食者,都可以在尋求美味料理的同時,尋得兼顧友善土地的選擇。」畢竟,飲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再自然不過的事,綠色飲食只是在享用美食的同時,爲環境盡一份心力。
番紅花認爲,落實綠色飲食不僅友善環境,也能吃得美味又健康。(攝影/莊智淵)
本文作者:郭慧
(本文摘自《臺北畫刊4月號651期》)
《臺北畫刊4月號6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