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智能成了阿里“跑得最慢”的業務?

圖片來源:Pixabay

阿里雲智能集團再度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

11月23日,阿里雲通過內部信宣佈了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成立公共雲業務事業部,由劉偉光負責,向阿里雲CEO吳泳銘彙報;成立基礎設施事業部,打造面向未來的軟硬一體底層基礎設施,由蔣江偉負責,向阿里雲CTO周靖人彙報;成立混合雲業務事業部,以及在阿里集團層面成立了基礎設施委員會。

一週前,阿里巴巴(09988.HK)發佈了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的季度業績(即2024財年第二季度),同時發佈的還有最新的業務集團分拆和融資進展。其中,阿里決定不再推進雲智能集團的完全分拆,而是專注建立雲智能集團可持續增長的模型。

而在今年5月發佈的2023財年業績報告中,雲智能集團仍計劃未來12個月內完成上市。分拆計劃發生變化的背後,阿里又有什麼新考量?

01

業績增長放緩

在新的季報裡,阿里的幾大業務集團業績表現不一。

2024財年第二季度,阿里整體收入2247.9億元,同比增長9%;歸屬淨利潤277.06億元,非公認會計准則淨利潤爲401.88億元,同比增長19%。

具體到業務來看,淘天集團收入976.54億元,同比增長4%;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收入245.11億元,同比增長53%;本地生活集團收入155.64億元,同比增長16%;菜鳥集團收入228.23億元,同比增長25%;雲智能集團收入276.48億元,同比增長2%;大文娛集團收入57.79億元,同比增長11%。

雲智能集團成爲阿里增長最慢的業務集團。

事實上,雲智能集團一直面臨增速放緩的局面。在2018年10月的股東信裡,阿里表示,阿里雲在2018財年收入同比增長101%,達到133.90億元,實現連續第12個季度規模超過及近翻倍增長。此後幾個財年裡,阿里雲的增速逐漸放緩,2023財年增速更是降至4%。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季度(即2024財年第一季度)增速保持在4%。

今年以來,增速放緩的雲智能集團變動不少。

6月20日,張勇卸任阿里集團董事會主席,仍任職雲智能集團董事長兼CEO,蔡崇信出任阿里集團董事會主席,吳泳銘出任阿里集團CEO。9月11日,張勇又卸任了雲智能集團董事長與CEO職務,其職務由吳泳銘兼任。

今年8月,釘釘從阿里雲中獨立,組織架構迴歸集團,此後業務獨立發展,成爲“1+6+N”中的“N”。在最新的電話會上,吳泳銘公佈了阿里第一批的4個戰略級創新業務——1688、閒魚、釘釘、夸克。戰略級創新業務以獨立子公司的方式運營,打破以往在集團內的定位限制,用更獨立的策略去面對最廣闊的市場。阿里將以3-5年爲週期進行持續投入。

而另一頭,雲智能集團也面臨着更加複雜的國際環境。在電話會上,吳泳銘表示,阿里巴巴集團將在阿里雲戰略方向上保持長期堅決的投入,同時雲智能集團仍會繼續保持獨立公司運作方式,採取董事會授權的CEO負責制。

在阿里集團的支持下,雲智能集團將如何發展?

02

大模型競爭激烈

在2024財年第二季度電話會上,吳泳銘明確了雲智能集團將堅持“AI驅動、公共雲優先”的戰略,以“AI+雲計算”雙輪驅動發展。

雲智能集團未來的增長放在了AI和公有云上,但挑戰不小。

在AI方面,雲智能集團推出了大語言模型“通義千問”2.0升級版本,同時針對包括金融、遊戲等特定行業推出8個垂直模型,以及提升業務能力。

不過如今佈局大模型的廠商衆多,競爭日趨白熱化。據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發佈的《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圖研究報告》,我國已經發布了79個參數規模超過10億的大模型。

同時,大模型訓練需要投入大量成本。今年11月OpenAI表示構建一款模型的起始費用高達200萬至300萬美元。國盛證券在今年2月曾估算,GPT-3訓練一次的成本約爲140萬美元。對於一些更大的大型語言模型,訓練成本介於200萬美元至1200萬美元之間。

但目前來看,國內市場尚未出現領先者,市場競爭仍將持續。爲了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雲智能集團也需要長期投入。

在公共雲方面,吳泳銘表示,在這個季度,阿里雲開始主動管理收入質量,盈利能力得到提升。未來將堅持對所有產品和業務模式作取捨,減少項目制的銷售訂單,加大公共雲核心產品的投入,持續提升雲業務的收入質量。相信阿里雲堅持公共雲優先,能夠在未來持續收穫規模效應和技術紅利。

在財報中,阿里也表示,雲智能集團收入同比增長2%主要受阿里並表業務所驅動。不計並表業務的收入同比小幅下降,主要是由於通過減少來自利潤率較低的項目式合約類收入以持續提升收入質量所致,而該減少大部分則被公有云產品和服務的收入增長所抵銷。

但公有云市場需要面對行業整體增長放緩的趨勢。IDC發佈的《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23上半年)跟蹤》報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國公有云服務整體市場規模爲190.1億美元。其中,IaaS市場規模爲112.9億美元,同比增速13.2%;PaaS市場規模爲32.9億美元,同比增速爲26.3%。從IaaS+PaaS市場來看,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5.9%,創下近3年來同比增速新低。

從市場環境來看,不論是AI和公有云層面,雲智能集團依舊要面對不小的挑戰。

03

馬雲暫未減持

今年3月,馬雲“迴歸”阿里,阿里隨之開啓了成立以來的最大變革。從官宣“1+6+N”組織變革到披露旗下業務集團和公司的融資、上市時間表,以及阿里集團最高管理層的交接棒——張勇卸任阿里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崇信出任阿里集團董事會主席,吳泳銘出任阿里集團CEO。

都讓外界感知到,一場“鉅變”在阿里集團內部開始了。

但在新一季財報裡,除了雲智能集團不再完全分拆外,盒馬鮮生的IPO計劃也暫緩了。有媒體報道,盒馬鮮生的估值不達預期,或許是暫緩上市的一大原因。

在分拆計劃發生變化的同一時間,馬雲也傳出“減持”的消息。11月16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官網披露的文件,馬雲家族信託JC Properties Limited(英屬維爾京羣島公司)和JSP Investment Limited(英屬維爾京羣島公司)擬於11月21日分別減持500萬股阿里巴巴創始人股份。

隨後,馬雲辦公室律師對外稱,這次披露的出售計劃是一個遠期規劃,該計劃目前沒有發生實際減持。馬雲堅定看好阿里,當前股價遠低於阿里實際價值,仍會堅定持有阿里股票。

阿里合夥人、首席人才官蔣芳也於11月22日在阿里內網發文表示,馬雲辦公室爲了在國內外投資農業科技和公益事業等項目需要資金,在今年8月就簽了減持合同,按照規定將於11月中旬對外公告這一有前提條件的未來減持計劃。由於當時設定的售賣價格遠高於現在股價,只要股價未達到設定售賣價格,就不會售出股票,因此實際上馬雲所持股票一股未賣。

從今年3月官宣組織變革,到如今的雲智能集團停止完全分拆、盒馬鮮生暫緩上市,加之官方披露的馬雲減持計劃,都讓外界對阿里的未來發展難免產生一些擔憂。仍處於“鉅變”之中的阿里,究竟會帶來什麼新變化呢?

作者丨陳香羽

來源丨徵探財經(ID:teccj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