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傘當畫布畫出部落家族圖騰 母子雙個展傳承文化記憶

屏東縣三地門藝術家包梅芳Pakedavai Zepule與兒子潘泓Dabillyan Aliss,母子以《Samiling的記憶》爲主題,即起至9月10日在屏東美術館展出,呈現兩代對部落記憶創作,今天開展,部落族人開心合影。記者劉星君/攝影

屏東縣三地門藝術家包梅芳Pakedavai Zepule 與兒子潘泓Dabillyan Aliss,母子以《Samiling的記憶》爲主題,即起至9月10日在屏東美術館展出,呈現兩代對部落記憶創作。包梅芳透過畫作記錄部落植物,訴說美麗的排灣傳說;潘泓將傳統圖騰描繪於圓傘,乍看像排灣族女孩雲肩,展區共40多件作品,是部落美學的呈現,亦是文化記憶的傳承。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表示,包梅芳來自於三地門鄉Pakedavai貴族家族,38年的教職生涯,致力於部落美術教育與文化復振,退休後更全心覆育部落傳統植物。在她50多年的繪畫歲月,一一將部落的Lakarau花環記憶畫下來。

包梅芳說,花環在部落祭典儀式裡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且花環上的每一種植物,都有它象徵的意義。展覽呈現她彩筆下Lakarau綻放的藝術火花。

36歲的潘泓與母親共同展出,他從小展現繪畫天份,將傳統服飾的人頭圖紋、蛇紋、十字、花草紋、人像紋,重新轉化、彩繪在一把把圓傘,每把傘皆是一個部落隆重與身分詮釋,以獨一無二的創作形式,將排灣族珍貴文化珍藏在《傘亮的祝福》展覽中。

潘泓說,6年前開始他到各部落田調,至今已畫出88把圓傘,這次展出20個圓傘,致力將排灣族圖騰文化紀錄。

包梅芳的女兒潘洵是此次展覽策展人,潘洵說,排灣族語Samiling,形容排灣族人對生活與美感的追求,隨心感受,自然山林存在於生活之中。兩位藝術家以各自創作,傳遞着samiling記憶的豐富內涵,藉由展覽分享,讓傳統的生活智慧、美好的文化記憶被珍惜、被看見。

屏東縣三地門藝術家包梅芳Pakedavai Zepule與兒子潘泓Dabillyan Aliss,母子以《Samiling的記憶》爲主題,即起至9月10日在屏東美術館展出,呈現兩代對部落記憶創作,今天開展,部落族人開心合影。記者劉星君/攝影

屏東縣三地門藝術家包梅芳Pakedavai Zepule與兒子潘泓Dabillyan Aliss,母子以《Samiling的記憶》爲主題,即起至9月10日在屏東美術館展出,呈現兩代對部落記憶創作,今天開展部落族人展演。記者劉星君/攝影

藝術家潘泓說明每把圓傘的故事,代表每個家族的圖騰。記者劉星君/攝影

屏東縣三地門藝術家包梅芳Pakedavai Zepule(中)與兒子潘泓Dabillyan Aliss(右),母子以《Samiling的記憶》爲主題,即起至9月10日在屏東美術館展出,呈現兩代對部落記憶創作,策展人潘洵(左)是女兒。記者劉星君/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