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7位功夫明星已去世,難怪再也見不到他們了

前言:

上世紀70-80年代,是香港功夫電影的黃金時代。

一大批武術根底紮實的動作演員紛紛登上銀幕,將中國功夫推向了一個又一個高峰。

他們爲華人電影打開了國際市場,也讓“Made in Hong Kong”的標籤響徹全球。

時過境遷,這些老一輩的動作巨星已成爲電影歷史,他們的經典作品和身手依然令人津津樂道。

北影“功夫皇帝”的大師兄

20世紀80年代,在內地影視圈,有一個名字無人不知——王羣。

他是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的學生,師從著名武術世家陳氏太極拳第四代傳人陳鶴皋。

王羣生得標誌性的濃眉大眼、雙目含神,一表人才。

他武術造詣極深,曾14次獲得全國武術比賽的團體冠軍,是“功夫皇帝”李連杰的大師兄。

北電畢業後,王羣很快成爲內地第一代專業的功夫動作演員。

在那個武俠片興起的年代,他憑藉《無敵鴛鴦腿》、《一代槍王》等電影一舉成名。

尤其是電視劇《甄三》中,王羣飾演的甄三深得觀衆喜愛,他獲得雙料最佳男配,名氣甚至超過同期的李連杰。

當年的王羣以身手矯健見長,他能輕易完成許多高難度動作。

在拍攝動作戲時從不使用替身或特效,全憑自己的實力完成。

導演們也喜歡與他合作,因爲他拍出的打鬥鏡頭非常鮮明勁爽。

王羣自少年時代就跟隨陳鶴皋學習武術,每天拜師學藝後還要艱苦訓練。

他常常一個人夜裡在空曠的校場裡反覆練拳,就爲將每個動作練到爐火純青。

“我要讓自己的功夫登峰造極,不能辜負師父的期望。”王羣常說。

他將武術視爲生命,用汗水與不懈追求成就了精湛身手。

就在王羣風頭無兩、事業達到頂峰之時,他卻毅然決定息影,去國外創辦了武術學校。

“我想將中國功夫推廣到世界各地。”王羣這樣解釋自己的決定。

在教書育人的王羣因病離世,年僅48歲,終其一生沒有娶妻生子。

儘管他的電影生涯短暫,但卻以第一代動作巨星的姿態謝幕,讓人唏噓不已。

如今,每逢談起中國功夫片的黃金時代,都少不了對王羣的緬懷與追憶。

開創港式動作片的宗師

與王羣同期的,還有香港“新派動作電影之父”——王羽。

王羽便已是香港粵語片中的動作演員。

60年代,他成爲邵氏電影公司的主力,並在銀幕上塑造了“東方版羅賓漢”的英雄形象。

王羽憑藉《火燒紅蓮寺》、《羣龍奪寶》等電影,將動作片的格調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他敢於嘗試許多高難度的動作自己上陣完成,爲早期香港動作電影確立了“較真”的拍攝規範。

“觀衆想看真功夫,我就給他們真功夫。”王羽常說。

爲了使打鬥更逼真,王羽甚至不惜受傷,用破皮流血來換取鏡頭感。

他對動作電影的專業態度,深深影響了後來的動作演員。

王羽從小就對武術情有獨鍾,曾跟隨多位武術大師學習。

“我想用電影來展示中國功夫的魅力。”這成爲他進入電影圈的初衷。

在電影中,他總是親自上陣完成所有動作。

一次拍攝對打鏡頭時,王羽爲了表現逼真,與演員石雋真打起來,結果雙方互相擊傷,血流披面。

導演看到這樣的專業精神,也對王羽刮目相看。

70年代中期,隨着李小龍的崛起,王羽也順應時代潮流,將身手與喜劇元素相結合,完成了自我轉型。

他與當紅電影明星麗的映芳合作的《師弟出馬》等作品成爲賣座保證。

80年代,王羽轉任製片人,繼續推動香港動作電影事業。

88歲高齡的王羽獲得第56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

三年後,這位開創時代的動作電影宗師於2022年辭世,爲電影史畫上了一個歷史性的休止符。

香港首位女動作明星

同樣不能錯過的,還有香港“八大女強人”之一的于素秋。

50年代,于素秋已是香港粵劇界的“八牡丹”之一,擅長飾演刀馬旦。

她是香港武術世家於氏第四代傳人,自小練就了一手好功夫。

20世紀60年代,于素秋轉戰電影圈,很快就憑藉《女三劍俠》、《如來神掌》等電影成爲第一個香港女動作明星。

與當時多數女演員只擔任花瓶不同,于素秋敢於打硬仗、進行武打對手戲。

她將港式動作片中的女性角色重塑爲了獨當一面的女強人形象。觀衆看到一個嬌小的女子能輕鬆打敗數名壯漢,都爲之興奮。

“我從不認爲女性就不能拍動作戲。”于素秋說,“我希望能打破這個觀念,讓女性角色也能在電影中發揮作用。”

在拍攝《碧血金釵》時,于素秋堅持親自完成所有動作戲。

一次過招時,她手臂被對手劃傷流血,導演想喊停,但于素秋卻搖頭說:“不用,繼續拍,這才更逼真。”全劇組人員爲其專業精神折服。

隨後,于素秋選擇息影相夫教子。

87歲的她因病離世。一代宗師雖已逝去,但她爲香港動作電影功勳卓著,將永遠被人們銘記。

最後的“武俠”宗師

說到港臺功夫巨星,不能不提的還有“最後的武俠”——於承惠。

於承惠生於武術世家,自幼習武,曾獲得多個全國武術比賽冠軍。

於承惠以43歲高齡進軍影視圈。

他在《少林寺》中一鳴驚人,憑藉“武俠片功夫演員”的形象立足影視圈。

在《倚天屠龍記》中,於承惠塑造的張三丰深得觀衆喜愛,被尊爲“最後的劍聖”。

“我希望電影可以成爲傳播中華武術文化的平臺。”於承惠說。

每次動作設計,他都會反覆推敲如何表現最精妙的身法,他視武戲如生命。

即便多拍數十遍,他也從未有過絲毫懈怠。

在拍攝《南北少林》時,有個動作於承惠練了上百遍還不滿意。

導演讓化妝師假扮武術指導去勸他休息,沒想到他一個後空翻直接打斷了對方的鼻子。

這種對武術的執着與熱情,令所有人刮目相看。

進入90年代後,於承惠逐漸轉向幕後發展。

這位家喻戶曉的“打七巧板”武打演員因病離世,享年76歲。

他一生立足武道,爲電影產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結語:

時過境遷,華人電影正在開啓新篇章。

我們感謝上一代守住了電影的江山,也期盼華語電影能煥發新生機。

或許正如李安所說:“我們找回了自己的聲音,下一步就該大膽嘗試、開拓新境界。”讓我們共同期待電影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