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防新冠!中醫「三伏貼」最佳時機 5類人別亂貼

▲中醫指出,三伏貼通常於夏天至秋天間進行療程。(圖/記者張乃文攝)

記者張乃文/臺北報導

根據衛生福利部108年的統計,每年因爲過敏疾病就診的人數平均約2萬人,而臺灣地處亞熱帶,氣候潮溼溫暖,因此患者常有皮膚、鼻子過敏等。中醫師說,治療過敏疾病的外治法以三伏貼最爲常見,每年7月開始至秋天進行療程。利用自然能量,從虛寒體質改變成溫暖體質。不過,中醫提醒,5種人建議先避免,使用前應諮詢專業醫師。

每月因過敏性疾病就醫人數平均約兩萬人,不少民衆會在夏天貼三伏貼。高雄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俊龍說明,三伏貼每年會在夏天至秋天進行三次療程,今年三伏日期分別爲初伏(113年7月15日)、中伏(113年7月25日)、末伏(113年8月14日)。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鍼灸科副教授廖先胤說,國內外也有實證醫學證實,穴位貼敷對於過敏性鼻炎、氣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療效顯著,且長者、小孩皆可使用。而三伏貼的貼法爲「7至10天貼一次」,3至4次爲一個療程。臨牀實證發現,患者在療程結束後,鼻部、眼部症狀、情緒與睡眠等,和治療前相比有顯著改善。

中醫師徐敏真表示,在中醫觀點,可透過三伏貼調整肺脾腎三髒虛損體質、調節免疫力、治療過敏性疾病、改善虛寒體質。她提到,過敏性鼻炎、氣喘、容易反覆感冒、痛經、慢性支氣管炎等情況皆適用。

徐敏真說明,仍有些禁忌症要留意,如孕婦及一歲以下幼兒、嚴重藥物過敏、皮膚容易過敏、易引起水泡、蟹足腫體質或貼敷處有傷口者,感冒、發燒及喉嚨發炎、中醫證型屬陰虛火旺或實熱者,建議要先詢問專業。

▲透過藥材貼敷至皮膚,幫助預防過敏等情況。(圖/記者張乃文攝)

桃園市中醫師公會監事長王國輝補充,近日新冠疫情升溫,在呼吸道疾病上,以過去經驗來說,貼三伏貼是有效的,但仍需更多實證資料證明。

王國輝提醒,國中以上至成人三伏貼每次使用以半小時至4小時爲主;國小以下孩童則貼半小時至2小時,應以個人耐受度隨時調整,若貼敷位置有灼熱、刺痛或搔癢感無法忍受時,則需提早取下,勿超時貼敷。他指出,敷貼時不宜日曬、游泳或激烈活動,飲食少用生冷瓜果、辛辣刺激性食物與菸酒。

王國輝說,貼三伏貼時,如出現皮膚燒灼或是輕微搔癢感,外觀呈現紅潤、細小水泡、或是色素沉澱等,均屬正常現象,有任何疑慮需諮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