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酷提高短劇分賬上限,長視頻平臺扎堆加碼短劇
近日,界面新聞從多個短劇製作方獲悉,優酷發佈了全新的分賬規則,獨家短劇S級單價定爲16元,A級單價定爲8元,同時引入拉新系數這一指標來激勵短劇製作方創作更多優質內容。
對比新舊分賬規則後,界面新聞發現,優酷大幅提高了短劇單集分賬上限,而且還將綜合短劇播出期間的站外營銷、渠道引流、會員轉化等數據計算出的拉新指數,設定會上下浮動的分賬收入。
具體來看,此前優酷獨家短劇S級單價爲6元,A級單價爲4元,此次調整之後,單集定價分別上浮167%和100%。在引入拉新系數之後,數據表現好的短劇分賬收入最高還可以上浮120%,但數據表現不好的最低僅能獲得分賬收入的40%。
從分賬規則的調整可以看出,優酷加大了對短劇的投入力度,想要吸引更多優質短劇內容在優酷獨家播放。
2020年前後,一些長視頻平臺就開始佈局短劇,優酷是其中之一。但長視頻平臺對短劇的態度整體偏保守,發展速度也遠不如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其中,優酷僅僅上線了獨立的短劇頻道,騰訊視頻推出了播放短劇內容的“十分劇場”,芒果TV則有“大芒短劇”,而愛奇藝遲遲沒有動作。
愛奇藝CEO龔宇此前接受媒體採訪的表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長視頻平臺對短劇不太積極的原因。在他看來,短劇與愛奇藝影視主體業務的審美、人才類型、商業生態差異非常大。
但愛奇藝今年也坐不住了。上個月,該平臺開始積極佈局短劇,推出 “短劇場”和“微劇場”,分別播放單集時長在5至20分鐘左右以及1至5分鐘左右的短劇,並將把70%以上的收入分給內容出品方。
從謹慎嘗試到大幅投入,長視頻平臺對短劇的態度發生改變,主要是因爲短劇太火了,且給抖音、快手等平臺帶來了諸多正向收益。
艾媒諮詢發佈的《2023-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近374億元,同比增長近268%,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將超500億元,2027年更超過1000億元。
平臺方面公佈的數據也印證了上述趨勢,截至今年7月,快手平臺短劇日活用戶達3億,每日觀看10集以上的用戶約1.4億,同比增長55.3%;抖音短劇付費用戶比去年同期增長10倍,付費金額增長5倍。
此前,“優愛騰”(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的簡稱)面對短視頻的衝擊,還能集體抨擊短視頻大量盜版、二創長視頻劇集,破壞審美和思考,但短劇走紅之後,用戶原本對劇集的注意力也大量轉移至短劇,迫使長視頻平臺出手。
一位長視頻行業從業者對界面新聞表示,劇集和綜藝內容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各個平臺每年都會押寶幾部S級劇作品,但並不是每部作品的市場反饋都能達到預期。“今年愛奇藝在劇集上就沒有出現像去年《狂飆》一樣的爆款,很多付費用戶也會流失到內容更有吸引力的平臺。”
顯然,長視頻平臺希望通過短劇吸引用戶的注意力,同時平衡長劇集和綜藝的不確定性風險,但長視頻平臺的短劇能否達到短視頻平臺那樣的表現,目前還很難說。
在一位視頻行業觀察人士看來,短劇是在短視頻平臺的內容分發機制、商業模式下誕生的,和長視頻平臺整體的運營邏輯有較大差異。
對比長視頻平臺和短視頻平臺在短劇上的運營思路,界面新聞也注意到,抖音、快手和微信小程序的運營主要依託於平臺強大的流量分發能力,商業模式多是IAP( In-App Purchase)付費解鎖短劇和IAA(In-App Advertisement)廣告免費解鎖短劇兩種,無論哪種都非常依賴短劇製作方的投流能力。而優酷和愛奇藝則採取會員和廣告分賬的模式,這與網劇、網絡電影類似。
上述視頻行業觀察人士表示,此前一些短劇能夠通過幾十萬元的成本在短時間換來幾千萬元甚至數億元的收入,除了內容本身的吸引力之外,主要依賴於投流,個別短劇甚至將收入的90%用於投流。平臺賺走了收入的大頭,但製作方在很短的時間獲得收入,並快速投身到下一部短劇的製作上,也不算虧。而以長視頻平臺的流量和運營能力,短劇的播放量很難達到短視頻平臺的程度,雖然製作方可以獲得更大比例的分賬收入,但週期更長,也很難說實際的收入規模是否能更大。
去年長視頻平臺的運營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可作爲佐證。雲合數據發佈的微短劇榜單顯示,2023年長視頻平臺表現最好的短劇是騰訊視頻推出的《招惹》,分賬票房達到2000萬元,創下了當年長視頻平臺微短劇分賬的新紀錄。但同期也有大量微短劇在長視頻平臺的分賬收入僅達到百萬元。
不過,在多個短劇製作方看來,市場上有不一樣的運營模式、有更多的選擇是一件好事,他們可以選擇更適合的模式發行短劇。
據界面新聞了解,在短劇發展初期,主要的製作方是MCN機構,他們更擅長投流模式。但隨着短劇的火爆以及內容製作上的優勝劣汰,越來越多影視機構加入,他們更熟悉原來長視頻平臺的分賬模式,對短視頻的投流未必擅長。
也有從業者認爲,長視頻平臺在短劇上投入更多資源,將有助於短劇的精品化,製作方可以把更多成本投入到內容製作上,而不再是像之前那樣儘可能壓縮製作成本,提高投流預算。
今年6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佈“最嚴短劇新規”,設立了清晰的審覈機制和標準,短劇面臨更加嚴格的監管。越來越多的從業者也希望短劇能夠快速精品化,降低粗製濫造對短劇行業整體的負面影響。長視頻平臺選擇在此時加大對短劇的投入,也必然看中了這個分走更大蛋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