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裡的“科學探秘”
培養幼兒的科學素養是幼兒園教育中的一項重要目標,科學活動是提升幼兒科學素養的主要途徑,教師需要引導幼兒在各種各樣的科學活動中進行主動觀察與學習。然而,幼兒的生活經驗與思維能力都比較薄弱,如何從幼兒的認知特點出發,合理有效地開展科學活動呢?爲此,北京市大興區第八幼兒園嘗試從幼兒天性出發,將“科學探秘”活動融入幼兒園,開展了一系列生活化、趣味化和綜合化的探究,促進幼兒科學素養有效發展。
動靜交融,開啓幼兒好奇通道
要想讓幼兒喜歡上科學,首先要讓幼兒感受到科學的魅力。我們通過特別貼近幼兒的談話方式,幫助幼兒去了解“科學實驗”,進而真正發現科學的奇幻之處。“哇,彩虹變小了啊!”“雞蛋在游泳嗎?”“這個白色的是什麼東西,可以吃嗎?”……各種神奇的實驗現象激發了幼兒自主探索的慾望。實踐中,我們注重動靜交融,幫助幼兒開啓科學世界的大門。
所謂“動靜交融”,即通過動態的視頻畫面與靜態的定格畫面不斷轉化,幫助幼兒逐漸探索科學世界。比如,科普視頻中展現了自然的奧秘,每當幼兒看到講述“神奇的水”的多種奇幻場景,總是聚集在一起進行模仿,發出一陣又一陣的笑聲。教師通過不斷的定格、慢放,引發幼兒的興趣,他們紛紛用自己的記錄方式將會跳舞的鹽、倒立的水等內容保存在科學檔案中。基於此,我們決定以廚房的科學材料爲線索,引導幼兒在生活中注意觀察與收集。
第一次收集活動結束後,幼兒分組將自己感興趣的實驗材料進行動手操作。比如,佳恩將家裡的吸管、紙杯、鹽都打包拿到了幼兒園,另一名幼兒發現後,便躍躍欲試想進行“會跳舞的鹽”科學遊戲,於是幾名幼兒開始了他們的科學小實驗,教師一直在旁把控安全。豪豪非常自信專注地往保鮮膜上撒上少許的食用鹽,佳恩對着玻璃杯口的保鮮膜小心翼翼地喊了一聲“啊——”發現鹽沒有跳舞,於是她開始嘗試大聲喊“啊——”果然,鹽在保鮮膜上跳出了“獨門舞步”,還有的幼兒嘗試擴大音量,大家發現聲音的大小和鹽的“舞步”有着直接的關係,探究欲更加強烈了。
幼兒是科學探究活動的參與主體,幼兒能否主動地參與科學探究活動,直接決定着科學探究活動的實施效果,也直接影響着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的發展,這就需要教師採取適宜的支持策略。此外,幼兒在活動中通過互相交流、自由表達,引發了更多的奇思妙想,建構更深層次的知識結構。幼兒和同伴共同制訂計劃,反覆觀察、比較、操作和實驗,共同討論實驗步驟和方法,用圖畫、符號、圖表等形式呈現計劃,大膽聯想、猜測問題的答案,並與他人交流分享。
問題支點,促進幼兒認知材料
隨着幼兒對科學材料的深入瞭解,他們不斷有新的發現。“每個班級都有燈,它是怎麼亮的?”於是,我們順着幼兒的困惑,助推幼兒走進“電力公司”探秘,豐富幼兒學習內容,拓展其學習空間。
班級的燈是如何亮的?教師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本領去發現,比如要找誰問、如何問。科學達人佳美首先想到了辦法:“我爸爸會修家裡的燈泡,相信爸爸應該會知道一些事情,我要回家問問。”接着,我們圍繞探秘“電力公司”,組織了“探秘電力小記者”活動,鼓勵幼兒在與人交往的同時,用自己的方式方法,不斷收集歸納有關電力的科學材料。同時,班裡又增加了一個電路組裝區,慢慢地,幼兒對不同的電路結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總是忍不住去探究一番,一會兒把電路擺出小動物圖形,一會兒又將電池裝在反方向。教師看到他們如此感興趣,順勢引導討論,並在幼兒的提議下投放了不同大小的電池、電路盤等科學材料。自從投放這些材料後,幼兒特別感興趣。正是教師及時發現了幼兒的興趣點,抓住了教育的契機,投放了有關“電”的科學材料,才讓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思考能力有了長足的發展,他們也更愛自主探究問題了。
此外,科學材料的動態呈現,大大提高了材料的使用效率。在電路組裝區,教師常常聽到幼兒對燈泡的樣式、大小,還有影子等事物侃侃而談。爲了讓幼兒更深入地瞭解光的秘密,教師將科學材料分爲不同等級的挑戰筐,同時,根據幼兒對科學問題探究的不斷深入和更替,教師也會添加與之相關的科學材料,推進科學探究進程。教師重視材料動態的呈現、互動科學材料的使用,引導幼兒進一步思考材料與材料之間的關係,在探究和討論現場,他們不斷提出問題,也不斷解惑,帶着收穫與喜悅滿載而歸。
衆所周知,操作材料是連接幼兒直覺行動思維和抽象複雜的科學知識的橋樑,在幼兒科學探究活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驅動着幼兒通過動手操作自主地探尋自己想要了解的事物,促進動手操作能力的發展。科學活動要循序漸進,立足幼兒的發展情況,選擇層次分明的操作材料,滿足幼兒的操作需求,還要注重打破活動室的侷限,將幼兒帶入廣闊的天地,自由操作、探究。
環境加持,助推幼兒實驗展示
在“科學探秘”活動深入開展的過程中,幼兒經常會拿些鈴鼓、水彩筆、橡皮筋等材料,三三兩兩湊在一起交流:“將保鮮膜套在碗上,繼續撒上鹽,敲一敲鼓,鹽會不會跳舞?”“你們看,水彩筆在紙巾上點來點去,顏色越來越深了。”幼兒天性好奇,想象力豐富,幼兒園通過整體園所環境的創設,爲幼兒提供合適的環境,激發幼兒去自由探索。
科學圖書角、科學畫廊、科技遊戲區以及動植物觀察角等都是幼兒園常見的科學區角。在設計這些區角時,教師以安全爲前提,充分體現環境的豐富、生動、有趣,最大限度滿足幼兒需要。在設置科學畫廊時,教師會定期更新畫廊的內容,每一期展示不同的科學主題,可能是體現科學幻想的“太空世界”,也可能是體現小動物生長繁殖過程的“小蝌蚪找媽媽”,還可能是體現自然規律的“四季的變化”。
科學教育所包含的探索精神、求知精神,對幼兒生活、學習等各個方面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在幼兒園、家庭內創設良好的科學教育環境,對幼兒的學習和發展大有裨益。在開展科學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合理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用幼兒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幼兒參與科學活動,在輕鬆愉快的活動氛圍中,加深幼兒對科學的認識,提升幼兒的科學素養。
(作者單位系北京市大興區第八幼兒園)
《中國教育報》2024年05月26日第3版
作者:周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