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病毒易傳播關鍵!臺大研究曝:教室通風不佳「1人可傳3人」
▲臺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醫師陳宗延說明室內空氣品質與學童健康研究。(圖/臺大醫院提供)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小朋友到幼兒園、國小,往往會有一人染病大家都中獎的情況。臺大醫院與臺大公衛學院研究團隊今(12)日發表研究成果,使用幼兒園空氣品質監測數據應用於COVID-19感染風險評估,發現上課期間二氧化碳濃度明顯升高,在這樣通風不足環境之中R0值(基本再生數)高達3.01至3.12,相當一個人可以傳染三人,加速疫情蔓延,透過多項通風改善策略結合則可以有效改善。
臺大醫院今日發表由臺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教授蘇大成、醫師陳宗延與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及副教授陳佳堃研究團隊合作的室內空氣品質與兒童健康研究。
陳宗延簡報指出,新冠傳播機制最初認爲是飛沫傳染,近距離接觸比較容易傳染,但是這樣的想法在疫情發生約一年後,美國CDC、WHO都確認除飛沫傳染之外,空氣傳播、小顆氣膠傳播成爲關鍵路徑,可以在比較大一點的空間進行人與人之間病毒傳播,所以防疫機制就不能僅限於社交距離、清潔物體表面等。
本次特別針對北市一間幼兒園,從2021年8月至11月進行三個月的室內空氣品質連續監測。陳宗延指出,使用物聯網傳感器(IoT-based air quality sensors, Model EAQ-T17, Ensense Corp., Taiwan) 研究發現,幼兒園教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於周間逐日累積,下午達到高峰,平均二氧化碳濃度普遍可達850 ppm以上,數值相當高。
陳宗延表示,二氧化碳來源是人呼吸排出,通風不佳則無法被稀釋或排出該空間,加上沒有新鮮空氣被帶入,導致二氧化碳累積,這代表教室通風不好,尤其是上課期間。
進一步結合Wells–Riley模型計算基本傳播數(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R0),上課期間室內R0值範圍爲3.01至3.12,陳宗延說,這代表如果有一個傳染者在房間裡,就會傳染給三個人,顯示感染風險顯著,學校上課時段內疫情可能快速蔓延。
▲臺大醫院發表室內空氣品質與學童健康研究,改善教室通風換氣,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圖/臺大醫院提供)
陳宗延指出,目前的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標準或建議值不足以應對可接受的感染風險,而在如幼兒園教室這種更擁擠的環境中,二氧化碳濃度應降低至550–650 ppm。研究模擬推估,要在教室內維持可接受的感染風險,需要極低的人數、室內停留時間及二氧化碳濃度,若使用單一策略不足,成本也會明顯增加,建議三種策略結合可行性較高。
研究團隊建議,利用物聯網傳感器實現空氣品質的動態監測,根據即時二氧化碳監測數據動態調整室內人數與停留時間,以有效降低風險。如有需要,安排室外上課,而在通風換氣不足之教室,則須加上有HEPA過濾功能的空氣清淨機作爲輔助。
陳宗延也提醒,民衆很容易以爲有開空調、冷氣就是有通風換氣,事實上冷氣是內循環,不會把乾淨新鮮空氣帶進教室,改善的只有溫度而非空氣品質,所以要改善通風,自然通風就是開窗,機械通風則需要裝設排風扇等。
這項研究成果於2024年11月發表,並登上國際知名期刊《Indoor Air》,蘇大成表示,透過這樣的研究,北市府教育局等單位也已經採納建議,對新建幼兒園將進行嚴格審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