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手足口流行季,打了疫苗怎麼還是中招?

點擊上方關注 ▲ 跟醫生媽媽學循證育兒知識

每年的5~7月是手足口的高發期,學齡前兒童最容易感染。得了手足口後孩子會起皮疹,口腔黏膜上起疹子最令人煩躁,有時孩子還因此吃不下飯。

家長們對手足口病多有疑惑:

“爲什麼我家寶寶打過了疫苗還是中了手足口病的招?”“如何降低孩子得手足口病的機率?”“如果寶寶得了手足口病,應該怎麼做護理?”

如果你還在擔心以上問題,相信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找到答案。

手足口病到底是什麼?

手足口病是幼兒園裡常見的一種傳染性疾病,患兒常表現爲口腔皰疹、發熱及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現皮疹,可伴有腹痛、腹瀉、頭痛不適等症狀。

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圖源 UpToDate

手足口病要加強預防,畢竟誰也不忍心看孩子痛苦,但太過焦慮就沒有必要。

首先,絕大多數手足口病都是輕症,它和感冒一樣,屬於自限性疾病,熬過一段就好了。然後,手足口重症病例(如腦水腫、神經病原性休克、肺出血,嚴重時致死)發病率在0.3%左右,還在持續下降中,可以說概率非常低。即使患了手足口重症,也能夠對症治療。

打了疫苗

爲什麼還會中招?

手足口病可以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但並不能100%避免感染。這得從手足口的發病原理說起。

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出疹性疾病,其病原多達幾十種,最常見的是柯薩奇A16和腸道病毒EV71,其中,重症手足口基本都是由EV71引起的。

我們常說的手足口疫苗就是針對EV71病毒的疫苗,它對這一類病毒有四成左右的保護率,還能顯著降低感染後發展爲重症的概率,所以推薦帶孩子儘早接種。但是有一說一,對於其它能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目前的疫苗是沒有防護作用的。

就算是孩子以前得過手足口,也是有可能反覆感染的,因爲病毒型別不止一種。

關於接種:

推薦的接種年齡爲 6 月齡~5 歲兒童。鼓勵在 12 月齡前完成接種程序,越早接種越好,以便儘早發揮保護作用。對於 5 歲以上兒童,多數已通過自然感染獲得免疫,一般不再推薦接種 EV71 疫苗。

EV71疫苗的副作用,主要是局部紅斑、局部硬結和疼痛,部分孩子接種後出現發熱,未見明顯嚴重不良反應的報道。總的來說,EV71疫苗安全性好,可以接受。

一旦患病,要直接送醫院嗎?

手足口病,若沒有併發症,可在一週左右自行痊癒,爸爸媽媽只注意做好居家護理即可。若有併發症時,需要及時帶寶寶就醫,密切觀察病情。

出現以下5種相應症狀,需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讓醫生幫助判斷病情:

1、高熱持續不退(體溫在39℃以上,服退燒藥後體溫下降不明顯);2、精神差,嗜睡,昏迷、煩躁不安等精神狀況改變;3、肢體抖動,癱瘓,抽搐;4、循環系統出現問題,面色蒼白,心率增快,四肢發涼等;5、呼吸系統出現問題,如呼吸困難,口脣發青等;

關於手足口病的居家護理

首先來了解手足口病的一般過程:

潛伏期3-7天;

發熱、腹痛、肌肉痠痛、咽痛、頭痛等伴隨症狀出現;

2-4天后出現口周及口腔內皰疹和手、足、臀部典型皮疹;

1-2周後痊癒。

1.發燒護理寶寶發燒溫度高且覺得不適時,可以根據說明書的用量,使用布洛芬或者對乙酰氨基酚這兩種兒科最常見的退燒藥其中的一種。

2.皮疹護理

給寶寶穿輕薄,柔軟,透氣的衣服,使用輕薄的尿布,墊單等,儘量讓寶寶皮膚少受到摩擦。

臀部有皮疹的寶寶,要注意隨時清理患兒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乾燥。

皰疹破裂繼發感染者,可遵醫囑局部塗抗菌素軟膏,不宜使用含糖皮質激素的藥膏。

出現皮膚瘙癢的情況可以使用爐甘石洗劑來緩解瘙癢。

3.口腔護理給手足口病寶寶準備食物也應該清淡,細軟,容易消化,避免喂酸的、燙的食物,儘量給寶寶準備營養豐富,能量密度高的食物。

手足口發病期間可以考慮給寶寶吃點冰鎮的食物,有助緩解口腔疼痛。對大寶寶來說,冰淇淋也是不錯的選擇。

保持寶寶口腔清潔,每次吃完東西應用清水漱口,防止繼發感染。還可以遵醫囑應用一些藥物保護創面,促進潰瘍癒合。

4.父母不應該做的

針對手足口病,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藥物。病毒唑這類抗病毒藥物,對手足口病的治療無效,反而有引起血液系統損害的風險,即便是重症病例,也不要使用。

抗病毒口服液之類的中成藥也不要用,實際上並沒有任何效果,反而會損害錢包和有可能給孩子帶來健康風險。

做好衛生防護

降低感染機率

預防手足口病,家長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1、及時認真洗手。接觸口鼻/做飯吃東西前,接觸患病寶寶後/上廁所/打噴嚏/更換尿片後都要認真洗手。

2、適齡及時接種疫苗。

3、注意個人衛生。避免與患者有親密接觸,避免與患者共用毛巾,個人物品等。

4、避免接觸病人。避免與患病寶寶有親密接觸,如接吻擁抱等。

end

免責聲明:本文數據更新於 2021年5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醫療、健康、用藥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個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醫學問題請及時諮詢醫生。對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議,請給我們留言。

注:封面圖片來源UTD、網絡。

一起學習靠譜的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