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歌聲唱出血脈親情
《上海灘》的前奏一響起,95後青島小夥兒賈全鑫的腦海中就浮現出周潤發塑造的經典形象。這種由歌曲帶來的“閃回”,在他觀看“灣區升明月”晚會的全過程中頻頻出現。
同一時刻,北京師範大學2023級學生、19歲澳門女生易碧玉也“蹲”到了她熟悉的歌手——古巨基、薛凱琪、曾比特、張衛健……當聽到《海闊天空》時,她不禁輕輕跟着哼唱。“這首歌激勵着人們追求自由和夢想,我曾在中國各地聽過天南海北的朋友合唱,每次聽都有一種‘在家’的感覺。”她說。
9月22日晚,秋分夜,“灣區升明月”2024大灣區電影音樂晚會在中國澳門唱響。晚會開場,表演者用粵語鏗鏘有力地朗誦《少年中國說》——或許這就是“大灣區人”梁啓超創作此文時的最初念法。
執行總導演趙偉說:“我們選用的都是澳門本地的團隊。澳門青年交響樂團一共有80多位演奏家,都是澳門迴歸以後出生的。我們想表達另一層寓意,就是現在年輕人對於如何愛澳門、如何愛祖國,有不同的表達。”
《西遊記》堪稱所有中國人的共同記憶,民樂演奏家方錦龍與澳門大學城市合唱團帶來《雲宮迅音》。因爲比賽和訓練,出生於廣州的乒乓球運動員樊振東曾多次來到晚會的舉辦地——澳門銀河綜藝館。在晚會現場,他說:“《西遊記》的故事主線是‘九九八十一難’,這個夏天我經歷了奧運會,很難,但也闖過來了。”77歲的中國香港傳奇藝術家汪明荃,擔任晚會主持人,也在現場清唱起《大話西遊》的主題曲。
來自澳門蓮花衛視的劉乃奇,也是晚會的主持人之一。晚會的序幕演繹了“龍的傳人”,他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父親經常給我講龍的故事,告訴我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代表着力量、智慧和勇氣。這個節目讓我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更讓我體會到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中國精神。”
樂評人伍洲彤感嘆:“聽有些歌手的歌,會想到時間,想起哪一年我在幹什麼。還有一些歌手的歌,會想到一直流淌下來的時光,因爲他們還在歌唱。”
晚會現場,《七子之歌》被再度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冷凇,清楚地記得這首歌首次唱響的1999年,“9歲小女孩容韻琳用天籟之音唱響《七子之歌》,讓所有人永生難忘。每個人的心裡,都感受到一種血脈裡的愛國主義精神的釋放”。
除了主持人身份,劉乃奇還是一名青年男高音歌唱家。爲慶祝澳門迴歸祖國25週年,他曾參與創作一首新歌《盛世蓮花》。歌中唱道:“今晚,見證濠江兩岸嶄新的容顏,鮮衣怒馬少年跑贏了時間……”劉乃奇說:“舞臺上,粵劇與京劇的服裝、唸白等藝術表現形式,在相互借鑑中煥發新生,這恰如澳門與祖國血脈相連、共築一家親的溫馨畫面。”
易碧玉在高一時跟着交流團來到北京,從此心裡埋下了“要去北京上學”的種子,去年,她終於如願以償。同學們對來自澳門的易碧玉感到好奇,“同學會讓我講幾句粵語,在他們眼中,粵語很溫柔,也被認爲是‘加密通話’”。但她也發現,現在內地的節目中,經常能聽到耳熟能詳的粵語歌曲,她與同學們有着共同的童年回憶。
“90後的成長伴隨着粵語文化,Beyond、陳奕迅、鄧紫棋等歌手,李小龍、周潤發、周星馳、劉德華等演員,都是從小喜歡到現在。”賈全鑫說,“灣區升明月”晚會的最大特色是喚起了共同記憶,並體現了粵語文化的豐富多元。
作爲一名北方人,賈全鑫一直對南方充滿嚮往,於是2022年選擇去澳門大學攻讀傳播學博士。“澳門除了是粵語區,還有着更加國際化的環境。我想利用這種環境講好中國故事,進行跨文化的傳播研究,告訴學界中國的發展經驗和理念。”他說。
從《大中國》唱到《七子之歌》,從《天地有情》唱到《Right Here Waiting》,普通話、粵語、英語在舞臺上絲滑切換,灣區共享一輪明月。在《燈火裡的中國》的歌聲中,燈火裡的中國“青春婀娜”。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