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擔科技強國建設使命重任
中共中國科學院黨組
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和中國科學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科技盛會。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集中概括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深刻總結了新時代科技事業發展的重要經驗,系統闡明瞭新形勢下加快建設科技強國的基本內涵和主要任務,對院士羣體和廣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和要求。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戰略性、指導性,爲新徵程上做好科技工作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豐富內涵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從黨和國家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對科技事業發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在這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深刻闡明瞭科技強國建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爲我們在新時代新徵程上走好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推進科技強國建設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
科學總結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八個堅持”的重要經驗,體現了創造性與繼承性的內在統一。這些重要經驗,豐富和深化了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思想內涵和理論內涵,是對新時代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實踐經驗的全面總結;提出“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保障高水平安全”,深刻揭示出科技的戰略先導地位和根本支撐作用,是對馬克思主義科技學說的繼承與發展;秉承了自強不息、革故鼎新的中華文明精神氣質,注入了愛國奉獻、唯實求真的新時代創新基因,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賡續與創新。這些重要經驗,把我們黨對科技事業發展的規律性認識提升到了新高度,對我們進一步增強建成科技強國的信心和決心、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清晰標定科技強國建設在“兩個大局”中的重要位置,體現了時代性與戰略性的內在統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革命與大國博弈相互交織,高技術領域成爲國際競爭最前沿和主戰場”,要求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謀劃,進一步增強緊迫感,搶佔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強調“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實現高質量發展要靠科技創新培育新動能”,要求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指出“科學研究向極宏觀拓展、向極微觀深入、向極端條件邁進、向極綜合交叉發力”“技術創新進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躍期,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生物技術等前沿技術集中涌現,引發鏈式變革”,要求統籌各類創新平臺建設,加強創新資源統籌和力量組織,提升科技創新投入效能。這些重要論述,精闢論述了科技創新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中的重要作用,清晰標定科技強國建設在“兩個大局”中的重要位置。
深刻闡述我們要建成的科技強國必須具備的五方面基本要素,體現了系統性與關鍵性的內在統一。習近平總書記從五個方面系統概括了我們要建成的科技強國必須具備的基本要素,清晰描繪出建成科技強國的宏闊圖景。強大的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是科技強國的根基底座,要持續產出重大原創性、顛覆性科技成果,爲國家發展提供豐沛的源頭活水。強大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能力是科技強國的戰略支柱,要加快突破重點領域關鍵點、控制點技術,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有力支撐。強大的國際影響力和引領力是科技強國的顯著標志,要爲人類科技進步和解決全球共同挑戰作出更多中國貢獻,成爲世界重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強大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培養和集聚能力是科技強國的根本特徵,要通過自主培養高水平人才和吸引世界一流人才,不斷壯大國際頂尖科技人才隊伍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強大的科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科技強國的重要保障,要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形成世界一流的創新生態和科研環境。
全面準確把握科技強國建設的戰略路徑和重點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錨定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重點領域,從五個方面對建設科技強國的重點任務作出系統部署,充分體現了新時代科技強國建設的頂層設計和總體安排。
建設科技強國,必須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完善黨中央對科技工作集中統一領導的體制”“凝聚推動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要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持續調整優化定位和佈局,增強國家創新體系一體化能力。要充分發揮市場在科技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各方面作用,圍繞制約國家發展和安全的關鍵核心技術問題協同攻關,把科技命脈和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完善競爭性支持和穩定支持相結合的投入機制,有組織推進戰略導向的體系化基礎研究、前沿導向的探索性基礎研究、市場導向的應用性基礎研究,加快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建設科技強國,必須紮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基礎是增加高質量科技供給”“關鍵是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途徑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要聚焦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瞄準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制高點,加強產學研聯合攻關,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夯實深度融合的基礎。要聚焦產業發展需求,形成企業“出題”、聯合“答題”、市場“閱卷”的融通創新模式,突出深度融合的關鍵。要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促進自主攻關產品推廣應用和迭代升級,拓寬深度融合的途徑。
建設科技強國,必須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充分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領域是最需要不斷改革的領域。”要圍繞建成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科技治理體系,提升科技治理能力。要統籌推進創新平臺建設,統籌實施重大科技計劃,統籌完善區域創新佈局,改變條塊分割、各自爲戰的局面。要深化科技經費分配和管理使用機制改革,加強資源統籌,提升科技創新投入效能。要進一步優化人才計劃,改革科技評價、科技獎勵、收入分配等激勵制度,讓科研人員心無旁騖、潛心鑽研。
建設科技強國,必須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發展,構築人才競爭優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內在一致、相互支撐。”要面向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目標,加強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建設,着力培養造就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要準確把握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之間的關係,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着力解決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供需不匹配的結構性矛盾。要主動應對國際科技競爭形勢變化,在繼續加強優秀人才引進的同時,着力強化高層次人才自主培養,突出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厚植尊重科學、鼓勵創新、包容失敗的創新文化土壤,加快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
建設科技強國,必須深入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推動科技開放合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進步是世界性、時代性課題,唯有開放合作纔是正道。”要全方位擴大交流合作,以高水平開放帶動高質量科技創新,在開放合作中實現自立自強。圍繞應對氣候變化、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戰開展聯合攻關,積極發起和組織實施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加大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對外開放力度,加強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更加主動融入國際科技創新網絡,積極發起和參與國際科技組織,同世界各國攜手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國際科技發展環境。
只爭朝夕肩負好國家科研機構的使命擔當
國家科研機構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是建設科技強國的骨幹力量。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捨我其誰的使命感、知重負重的責任感、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在爲建設科技強國而奮鬥的征程中發揮更大作用,切實肩負起黨和國家賦予的光榮使命和歷史重任。
鍛造加快搶佔科技制高點的主力軍。科技制高點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要地,也是建設科技強國的必爭之地、必勝之地。國家科研機構要緊扣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圍繞支撐發展力、保障生存力、增強引領力,充分發揮體系化建制化優勢,強化應用導向和協同創新,組織開展“大兵團”作戰,在關鍵科技領域、重大前沿方向上產出關鍵性、原創性、引領性重大成果,努力搶佔一批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
打造引領科學發展和原始創新的策源地。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是建設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國家科研機構要立足自身定位,聚焦使命導向的建制化基礎研究,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和高質量發展,持續調整優化基礎研究佈局,創新選題機制、組織模式和管理方式,強化面向重大科學問題的協同攻關,努力提出原創基礎理論、掌握底層技術原理,產出更多“從0到1”的重大原創成果。
構築培養集聚戰略科技人才的新高地。國家科研機構具有大任務、大平臺等優勢,爲科研人員成長成才、建功立業提供了廣闊舞臺。中國科學院具有集科研院所、學部、教育機構於一體的獨特優勢,將依託重大科技任務和重大創新平臺,在高水平科研實踐中培養造就高水平人才;深化科教融合協同育人,組織實施高精尖缺人才自主培養工程,培養一批基礎寬厚、專業精深、創新活躍、具有家國情懷,未來能夠在國際科技前沿與其他國家科技人才同臺競技的一流科技人才。
深耕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的試驗田。建設科技強國,要求擁有強大的科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國家科研機構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構建符合重大科研活動組織規律、可以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創造性的現代科研院所治理體系。通過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建立健全適應現代科研院所治理能力要求的組織架構、制度體系和運行機制,強健國家科研機構的“主動脈”;通過改革人才考覈評價和激勵機制,深化資源配置和管理使用機制改革,讓各項改革舉措深入“毛細血管”,解決影響體制優勢發揮的卡點堵點問題。
勇當國際科技交流合作的排頭兵。面對當前複雜嚴峻的國際科技競爭環境,國家科研機構要充分發揮長期形成的國際交流合作網絡和創新平臺等獨特優勢,在國際科技交流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要持續加強與國際一流科研機構的科技交流與科研合作,積極支持科研人員多渠道參與國際科技組織、國際會議、國際合作項目等。依託一流科研機構和先進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創新平臺,積極吸引國際優秀科學家來華開展交流合作。
當好弘揚和踐行科學家精神的示範者。以中國科學院爲代表的國家科研機構是我國科學家精神的重要發源地。要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要加強精神文化感召,激勵廣大科研人員志存高遠、愛國奉獻、矢志創新,自覺踐行、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要加強作風學風建設,引導廣大科研人員求真務實、嚴謹治學,力戒浮誇浮躁、急功近利,帶頭營造風清氣正的科研生態。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25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