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TPP 找出臺灣農業的屠龍刀

臺大農經系教授陳鬱蕙強調,2009年至2013年農業預算平均新臺幣963億元,高達538億元用於農民福利,大多數是老農年金,嚴重排擠其他農業施政,僅有25%用於產業發展。中央社記者林孟汝攝 105年5月19日

臺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表示,既然我們逃不掉TPP,就藉此契機讓農業體制改變。中央社記者林孟汝攝 105年5月19日

加入TPP 臺灣準備好了嗎?專題報導之七農委會主委會客室牆上,偌大的「農爲國本」匾額,總吸引着訪客的目光,但卸任主委、回臺大任教的陳保基,談起農業的「小、老、貧」問題,感慨地說「公務員面對這個匾額時,心裡實在不好過」。

1950年代時,臺灣曾靠米、糖出口賺取大量的外匯,60、70年代也曾是全球最大的的鳳梨、洋菇、蘆筍罐頭的出口國,有着「三罐王」的美譽。但曾幾何時,農業早已被歸屬爲弱勢產業。

● 全球化浪潮下 臺灣農業競爭力明顯不足

在全球化浪潮席捲下,外國農產品在臺攻城掠地,臺灣農業競爭力明顯不足。1990年臺灣農業貿易逆差已達24.6億美元,2000年擴大至43.2億美元。2002年臺灣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後,農業貿易更加自由化,到了2014年,逆差快速擴增到103.4億美元。

但爲了維持國家競爭力,加入區域經濟組織已成銳不可擋的趨勢,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直指,臺灣不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將是天堂與地獄的差別,農業受到衝擊是無法避免的,這不用數字模型跑也知道,主要就是農業進口關稅高,加入TPP後要降到零關稅,影響的程度自然最高。

● 加入TPP 臺灣1.6萬農民失業

臺灣每年從TPP12個會員國進口農糧畜產品約84.8億美元,出口約22.4億美元。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2013年推估,臺灣一旦加入TPP,造成的農業產值損失將高達19.68億美元(約合新臺幣590億元),更導致1萬6千名農民失業。

其中,產值損失最多是畜產品,約佔5成,其次爲作物及漁產品,各佔2成。但若從受影響農民人數來看,以作物最多,恐較目前減少5%至7%的勞動力。

由於臺灣在稻米、香蕉、香菇等16項農產品的平均配額外關稅爲202%,花生、雞肉、液態乳等14項農產品還有特別防衛措施。這些在加入TPP談判時,都將成爲關稅減讓的攻防焦點。

TPP對臺灣是很大的刺激,但也可能是讓臺灣農業起死回生的契機。「既然我們逃不掉,就藉此讓農業體制改變」,臺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這樣期待。

● 農業問題原地打轉 缺人缺錢缺行銷

從小在農村長大、致力翻轉檯灣農業的前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分析指出,臺灣的農業問題一直在原地打轉,「小農」、「貧農」與「老農」的結構使得農業進行技術升級時,面臨資金與知識不足,導致農業科技的研發不足。

臺灣務農所得偏低,僅佔農家家戶所得20%,無法吸引年輕人,也是臺灣農業面臨的一大問題。

依據農委會統計顯示,2014年平均每戶農業所得只有21.3萬元,每戶每月平均不到2萬元。且同期15至34歲的臺灣農民只有5.8萬人,僅佔全部農民的10.5%,35至54歲的農民有24.4萬人(佔44.2%),55歲以上的農民有25.1萬人(佔45.5%)。

「臺灣農業不僅缺乏足夠的資金、人才,也缺少行銷管道與品牌,臺灣農業要國際化,也會比較困難」陳保基說。

● 農業預算偏重福利 排擠施政

臺灣的農業問題改善有限,從預算的配置也可看出端倪。臺大農經系教授陳鬱蕙指出,2009年至2013年,政府每年農業預算平均約新臺幣963億元,但高達538.07億元用於農民福利,其中大多數用在老農津貼,嚴重排擠其他農業施政,僅有25%用於產業發展,預算配置不合理,當然不利產業發展。

此外,臺灣的耕地面積也在逐漸消失,從2000年至2012年,已經減少5.7%。郭華仁憂心忡忡地說,農地長期休耕,農地遭到覬覦、濫用,休耕補貼只有地主得利,無法嘉惠周邊產業,加上政府獨尊稻作,不僅升高糧食危機的問題,也讓農業缺水的危機,持續惡化。

調整結構 禁掉農業補貼奶嘴「面對來勢洶洶的全球化、氣候變遷等挑戰,臺灣農業絕不能再走回頭路,一定要禁掉補貼、福利的奶嘴。」陳保基說,「改變想法就有希望,農業不單只是種植農產品,而是要擴展爲生產力4.0的新價值鏈農業」,就像瘋迷全球的臺灣鳳梨酥,產值就比單純鳳梨高很多。

郭華仁認爲,目前國內農業發展都是農業發展條例規劃,但其中有70%都是談農地,卻對生產、環境、產銷的願景沒有說明,很不對稱,建議應比照科技等制訂「農業基本法」讓政務官可以依循,避免因政黨輪替,政策就跟着改弦易轍,才能穩定農業發展。

● 變革產銷制度 推向國際市場

長期研究臺灣農業經濟的陳鬱蕙則建議,農產品通路過長、價差過大問題由來已久,農民深受其苦,卻未見政府採取有效對策,且食安已成爲全球消費者的普遍要求,應該從農產品供應鏈源頭做起,從制度、法規、教育着手,生產出安全優質的農產品,進而將農產品推向國際市場,才能轉守爲攻。

「以前臺灣是透過談判,把外國農產品擋在海關之外,或者用補貼的方式來補償農民的損失,未來將採取一個更積極的態度。」準總統蔡英文在面對臺灣加入TPP後農業可能遭受的衝擊,已確立基本的應變方向,並計劃透過人才培養、法令檢討、農地使用合理等三個面向強化農業競爭力,但未來如何說服農民?朝野如何拋棄選票考量?從根本問題一一解決,在在都是考驗。10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