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戲連臺 光影不息

“一口道盡千古事,雙手揮舞百萬兵。”說的正是廣泛流傳於全國各地的皮影戲。

在今年剛剛過去的中秋佳節期間播出的《央視2024年中秋晚會》上,除了有濃濃中式風格的亭臺樓閣等舞臺置景之外,還融入了中國傳統非遺文化皮影藝術的歌舞表達。一輪圓月在唯美的湖景舞臺上格外引人注目,靈動的皮影在月白色的幕布後靈動翻飛。光與影、人與戲,傳統文化的獨特韻味和魅力透過一個個光影故事向觀衆娓娓道來。

如果說遺憾錯過了這場“秋晚”的話也先別急,想要“補票看戲”的機會還在——日前,由廣東省博物館與成都博物館合辦的“皮影裡的中國”展覽正在廣東省博物館三樓專題展廳舉行。本次展覽匯聚了來自全國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超過300件/套皮影及相關珍貴展品,也是華南地區首次全面展示中國各地皮影的展覽。展期將延續至12月1日。

一紙一影 花開千朵

皮影戲,顧名思義就是一種用光源照射獸皮或硬紙等不同材質製作的影人,將其投影到影窗上,伴隨音樂和演唱進行表演的戲劇形式。而如果要尋根究底地問皮影戲從何而來,或許展覽的第一章“影跡尋蹤”能爲你解答一二。

目前一般認爲皮影戲是受到了多種藝術形式的影響而誕生的:像是皮影的造型藝術跟民間的傳統剪紙看着有點相似;劇目故事與宋代講史的話本又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皮影“戲”“畫”交融的特點,又源於唐代俗講(一種配圖講解經文的講唱形式)。據介紹,皮影也被譽爲“最早的動畫片”,早在西漢時就已有雛形。歷經唐、五代的積澱後,至宋代迎來第一個興盛期,“影戲”一詞也在北宋仁宗年間正式出現於史書記載之中。在金、元時期,藝人因戰亂遷徙各地,影戲由此傳播至全國乃至海外。到了明代,具有地域特色的影戲開始形成,至清代時達到又一個高峰期。

知道了皮影戲的由來之後,或許就能更好地理解爲什麼皮影戲有着“百地千戲”的特點——隨着日益頻繁的人口流動與文化交流,皮影戲融合地方文化在全國不同的地方“落地生花、花開千朵”,並形成了不同的劇目和唱腔,也形成了各個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藝術流派。

在展覽的第一章,最“吸睛”的莫過於各地皮影和影人在發光背板上共同拼湊出了“百地千戲”的壯麗景象。記者在現場看到,在陝西皮影中,無論是生、旦、淨、醜,影人都有着一個高額頭,俗稱“巖顱”,顯得人物神氣十足;到了河北皮影,正面人物的小生、小旦均爲一種寫意性的鏤空臉,通天鼻,眉與眼成環狀連結在一起;而廣東的皮影主要以潮州皮影爲代表,陸豐皮影中的影人四肢比例與真人相仿,造型貼近生活,五官輪廓分明,與北方皮影有着顯著的區別。

影窗雖小 戲詠古今

千百年來,皮影戲留下了不少經典劇目,逢年過節便應時演出。像是今年的《2024中秋詩會》,就爲觀衆們帶來了華縣皮影戲《嫦娥奔月》。皮影戲的傳統劇目有歷史演義、英雄傳奇、神怪故事、愛情故事等,包羅萬象的劇目演繹世間人情百態,滿足了百姓酬神還願、祭神祀祖、娛神娛人等多重功能。

皮影戲雖然道具簡單、演出方便,但要表演好一臺皮影戲,還需要製作精緻的影人、精彩的卷本內容,也需要演員具備刻畫各類人物情感的演唱能力、操縱影人的高超技藝與嚴謹的配合。展覽的第三章,就爲我們揭開了影窗背後屬於“工作人員們”那鮮爲人知的一面:從製作影人的工人到演繹皮影戲的樂手,從編劇到藝人,一出大戲的背後就蘊藏着許多有趣的“冷知識”。

據《武林舊事》記載,在南宋時期,臨安(今杭州)的影戲雕刻已經成爲了專門的行業。各地藝人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皮料用於製作影人,紙、羊皮、牛皮、驢皮都是製作影人的材料。影人雕刻的工藝要求極嚴,其中以制皮和鏤刻最爲關鍵。高超的制皮工藝可以使雕刻的影人在百年之後仍能平整如初,精湛的雕工也可以使影人栩栩如生。

至於說到皮影戲的樂器,相傳最初只有木魚一種。但隨着皮影戲的發展,樂器種類逐漸豐富起來,金石絲竹皆有。各地皮影戲使用的樂器和樂器組合不同,後來這也成爲了判斷皮影戲流派的一種方式。

劇本是戲作的靈魂,皮影戲的劇本主要有“口傳心授本”“提綱本”與“完全本”三種形式。“口傳心授本”存在於藝人腦海之中,由師徒、家族成員口傳心授;“提綱本”則記錄情節梗概;“完全本”是一種真正的劇本,有唱詞、對白,也有影人動作、表情以及部分演出操作的提示。

精彩的皮影戲總有謝幕的時刻,但科技的進步卻能讓光影留存不息。隨着時代的發展,皮影戲逐漸淡出人們的日常娛樂生活,但這種承載着民間豐厚文化遺產的藝術形式,在社會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正不斷走向發展、傳承與創新。來到展覽的最後一章,可以看到皮影戲在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力量的扶持下,重新煥發活力。錄製唱片與製作動畫片成爲留住皮影戲聲腔影像的不同方式;自2006年以來,越來越多地方的皮影戲入選“國家級代表性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多年來各地皮影藝人爲提升演出效果,持續改進影人造型、劇本內容……皮影戲的“生命”從未停止,皮影藝術也正走向生生不息。

皮影從傳統中來,融人新時尚中。讓我們一同在新的起點上守正創新,保護、傳承、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共同打造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