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市獻上視聽盛宴

逛花市、迎新春,是廣府地區春節前後一項規模較大的傳統民俗活動。

“深圳市迎春花市始於1982年,羅湖區愛國路自1998年起固定成爲每屆花市的舉辦地。每到春節,來迎春花市逛一逛,選購點年宵花和年貨,是許多深圳市民的習慣和傳統。”深圳市羅湖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副局長葉彬介紹,2024年愛國路花市總人流量突破190萬人次,銷售額高達7600多萬元。2025年花市同樣受到了廣大市民及商家的熱烈關注。

走進愛國路迎春花市,精心復刻的2015年花市經典傳統門樓寬31.8米、高13.65米,年味十足、回憶滿滿;門樓下的人形機器人正揮手迎客,科技感滿滿;步入其中,各式各樣的年宵花競相綻放,豐富多樣的年貨節禮琳琅滿目,熙熙攘攘的人羣來來往往,有人在打卡拍照、有人在選購年宵花、有人舉着手機錄製短視頻……

“每年愛國路迎春花市一開,就感覺真的過年了。”深圳市民朱佳琦說,她在羅湖區生活了近20年,年年都來逛花市,每年都得買上好幾盆花。如今,花市規模不斷擴大,能賞花、賞燈、品美食,越辦越有趣。

談起年宵花市場的“當家花旦”,蝴蝶蘭當仁不讓。“蝴蝶蘭品種豐富、花期超長、花色豔麗,寓意着幸福美滿,很受消費者青睞。”在花市主營蝴蝶蘭的商戶袁秀鳳告訴記者,由於喜歡花、愛養花,她在3年前選擇投身花卉行業。今年是她參加花市的第3年,往年銷售額最高近30萬元。本屆花市,她帶來了“大財主”“喜上喜”“藏寶圖”等蝴蝶蘭品種,不僅花色美、品質高,而且寓意好,銷量可觀。

除常見的紫紅色與粉白色蝴蝶蘭,藍色、橙色和青色等色系蝴蝶蘭新品種在本屆花市上廣受喜愛。“我們家之前買的都是紫紅色蝴蝶蘭,這次想‘嚐嚐鮮’,給屋子添點不一樣的色彩。我買了2盆,打算自己留1盆,過幾天再給父母送去1盆。”深圳市民陳磊一邊從商戶手中接過包裝好的藍色蝴蝶蘭,一邊對記者說。

“‘包菜’就是‘包財’,寓意紫氣東來,包你發財。”在深圳市花王園林花卉實業有限公司的鋪位,負責人師春華舉起一束包菜花介紹:“這是我們今年的主推品類,平時當蔬菜吃,過年當花賣,具有耐放、無污染的特性。一個星期換一次水,可以養2個月。”

本屆愛國路迎春花市光影視覺效果拉滿,現場創新應用了多項數字光影技術。當夜幕降臨,震撼的樓體巨幕Mapping秀以高樓牆體爲畫布,勾勒出一幅絢麗的畫卷;空中懸浮的裸眼3D屏幕中,靈動的小蛇翻騰嬉戲,向人羣播撒象徵着財富與好運的“金幣”及“珠寶”;花市中部的怡景天橋上,採用全息燈綵技術,演繹着白蛇傳的故事……

“本屆花市是一場視覺與感官的盛宴,是傳統與現代交織的生動展現。”本屆花市執行單位、中理文化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劉千惠表示,花市在科技藝術表達上深度融入羅湖特色,並運用前沿智慧數字技術、裸眼3D屏等,爲整個花市渲染出濃厚的科技感和未來感。花市期間,英歌蛇舞巡遊、舞獅巡遊、萌寵巡街、財神巡遊等活動也輪番上演,增添更多的趣味性和互動性。

愛國路迎春花市還成爲城市合作的展示窗口。“這個雪人好可愛”“媽媽,我兩個都喜歡”……走進文創區,來自“爾濱”的魔法AR系列冰箱貼吸引了很多市民駐足挑選。“這是我們爲哈爾濱文旅打造的系列冰箱貼,原型是當地的冰雪景點。通過AR技術,人們只要打開手機掃一掃,就能讓原本靜態的冰箱貼在手機上動起來。”龍粵(深圳)文旅科創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創意設計總監江柏霖說,未來,公司將持續挖掘深圳市文創市場潛力,結合深圳市的創新活力打造更多創意產品,推動深哈兩地文創產業邁向新高度。 (經濟日報記者 楊陽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