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零售對公再平衡  嚴管補息下挑戰即是機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黃子瀟 深圳報道

年報季已落下帷幕,多家銀行的零售金融業務的利潤貢獻出現下滑,且與零售在營收中的高佔比並不匹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多家以零售業務著稱的銀行開始更加重視發力對公業務,並強調各業務板塊均衡發展。

零售業務歷來是股份制銀行的掘金“聖地”,但個人信貸需求的放緩,風險對利潤的侵蝕,使得“以量補價”的做法難以爲繼。

然而,重塑對公業務並非一帆風順。一方面,優質的公司客戶資源往往掌握在大型銀行手中,其他類型銀行需要差異化策略;另一方面,過去“手工補息”普遍應用於對公存款產品中,而近期自律機制對這一做法進行整改,使得銀行在公司客戶的爭奪上變得更爲複雜。

歷史螺旋發展,商業存在週期。銀行正在放棄響亮的口號和規模情節,尋找更切實際的業績增長點。

“零售業務”雙刃劍

回頭來看,高歌猛進的零售轉型曾創造過輝煌時代,但均衡發展越來越成爲了新形勢下的主題。

在過去,“得零售者得天下”的說法曾在業內廣爲流傳,高利率的零售貸款得到許多股份制銀行的熱切追逐。

從收益特徵來看,零售貸款的收益率普遍高於對公貸款。以招商銀行爲例,該行2023年零售貸款平均收益率爲5.02%,但公司貸款平均收益率僅爲3.75%。

同時,消費貸、經營貸、信用卡貸款等產品類型具有較大的創新空間,這使得具有創新基因的股份制銀行相見恨晚。

2016年前後起,多家銀行都在謀求“零售轉型”,其中股份制銀行中的平安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城商行中的寧波銀行、北京銀行等,都曾經提出或正在進行零售轉型。

然而,高收益對應高風險是基本金融常識。零售貸款產品抵押較少,消費貸、信用卡大多爲純信用產品,主要依靠個人徵信進行風控,一旦出現風險無法通過抵押物變現,只能靠催收等手段做事後補救。

因此,零售業務有着明顯的“雙刃劍”特徵,在享受高利率的同時,也需要應對風險對利潤的侵蝕。從2023年年報來看,多家銀行零售業務對利潤的貢獻明顯低於其營收佔比。

據平安銀行年報,2023年平安銀行零售業務利潤下降72%,佔整體淨利潤的比重也從43.6%大幅下滑到11.9%,但其零售的營收佔比仍高達58.4%。

中信銀行此前曾提出“新零售”和“零售第一戰略”。然而2023年該行零售業務利潤爲159.35億元,同比下降8.31%,佔營業利潤比重僅21.3%,與零售佔營收比重的42%有較大差距。

而浙商銀行這一指標近乎“貼地斬”。據該行2023年年報,零售金融業務在2023年實現134億的營業收入,但最終對淨利潤的貢獻僅有0.29%,這其零售對營收21%的貢獻度極不匹配。究其原因,浙商銀行信用減值損失同期增長了18.58%,零售貸款不良率也從1.5%上升至1.91%。但該行也在年報中表示,是加大金融科技及零售人才隊伍建設。

此外,工行、建行個人金融業務的利潤佔比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對此,多家銀行已在進行戰略調整。

2023年起,招商銀行開始強調零售金融、公司金融、投行與金融市場、財富管理與資產管理四大業務板塊均衡協同發展。

在招行2023年發佈會上,招商銀行行長王良將其解讀爲“獨行快,衆行遠”。他表示,僅依靠零售業務會孤掌難鳴,四大板塊協同發展、相互促進,才能更好支持零售的戰略主體地位。

此前,平安銀行行長冀光恆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坦言,零售端的部分風險源於誤判,以量補價並不可行。在意識到問題後,該行對高風險個人貸款的投放進行了迅速壓降。

“在這個階段,希望對公和零售能相互補位,爲零售轉型爭取喘息的機會。”冀光恆表示。

除了平衡風險和利潤的邏輯外,個人信貸需求的放緩也是一大原因。

據央行5月11日披露的金融數據,4月份社融增量轉負,其中居民貸款減少5166億元,比2023年4月多減2755億元。據悉,居民貸款這一口徑主要包括消費貸、經營貸和住房按揭貸款。

僧多粥少的對公存款

3月份,某銀行分行一則“對公存款保衛戰”的檄文倡議震動業內。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知情人士獲悉,該分行一季度流失了一個戰略級客戶,造成了一季度數百億對公存款的減少。

單個客戶的流失使得該行立即進行“重兵佈防”,背後是銀行對大型企業客戶日趨激烈的爭奪。

相較於更具創新性的零售業務,對公業務則更爲保守。公司客戶更看重銀行的社會影響力、資金規模等硬性指標,在這一點上大型銀行本身就具備優勢。

一位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國有銀行因爲資金量大且資金成本低,操作空間大,“手工補息”的做法在其對公業務中非常普遍。“國有銀行社會地位高,又加上補息,股份行很難在對公上競爭。”該人士表示。

然而,近期形勢有了變化。

4月,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發佈《關於禁止通過手工補息高息攬儲維護存款市場競爭秩序的倡議》,明確要求銀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客戶承諾或支付突破存款利率授權上限的補息。

對股份制銀行來說,這一變化短期會帶來陣痛,長期也會帶來機遇,客戶在銀行間的輪轉也是一種“再平衡”。

一位股份制銀行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手工補息”的產品更多應用於對公存款產品中,然而隨着整改落地,尚未付息的存款產品要按調整後的利率付息。

“這很容易引起客戶的不滿。可以想想,存了幾年的定期馬上到期,突然被告知補息承諾不作數,會是什麼感受。”他表示,該行正在研究安撫客戶的統一回應。

對於零售銀行重塑對公還有哪些困難,該人士表示,“現在監管很嚴,叫停了很多創新型對公存款和理財產品。”

不過,也有另一家股份行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嚴管“手工補息”對該行反而利好。

“我們分行幾乎不做手工補息。以前很多企業拿着國有行的高利率,不願意把存款存在我們這,但現在靠產品和公司理財就可以‘翹’過來了。”該人士表示。

究其原因,“手工補息”可能導致“低貸高存”的套利問題。

央行在5月11日發佈的《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部分企業藉助自身優勢地位,將低成本貸款資金用於購買理財、存定期,或轉貸給其他企業,容易帶來企業資金空轉套利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資金空轉的整治已有成效。

“目前防範資金空轉的效果已經在顯現,企業規範資金的使用,融資總量增速可能會比以前低一些,但是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支撐力度反而會更大。”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在3月份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

對公持續內卷,差異化迫在眉睫

零售轉型放緩,對公持續內卷。在央國企賽道“人滿爲患”的背景下,各類型銀行不遺餘力地尋找差異化策略。

例如,建設銀行深圳分行選擇了圍繞產業鏈龍頭企業,爲擁有該“鏈主”企業訂單和憑證小微企業進行授信,以此在產業鏈上下游獲客。

而某股份制銀行北京分行選擇了差異化路線,例如瞄準北京的科技企業、互聯網企業,利用工資卡代發業務進行公私聯動和客戶轉化。

再如深圳農商銀行則看到了商事主體超400萬戶的深圳民營經濟體量,利用本地優勢專注服務與民營、中小微企業。

那麼,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在對公業務的競爭上各具備哪些優勢?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向21世紀經濟記者表示,大型銀行社會形象好,資金量大且成本低,對大客戶有更強的服務能力,提供境內外的綜合服務,對中小客戶也都可以覆蓋到。

股份制銀行創新能力較強,相對也有不錯的品牌知名度,經營體制相較大行更靈活,很多也都是全國性銀行,受到區域限制相對較少。

而城商行、農商行的架構較爲扁平,響應速度有優勢。同時通常與地方政府的關係更密切,具備區域優勢,但也需要考慮單一客戶集中度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