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林火煙霾亂亂飄 鄰國苦不堪言

每年4月到10月是印尼的旱季,多地乾燥炎熱,頻發森林和泥炭地火災。(新華社)

近2周新加坡、馬來西亞深受印尼林火煙霾之苦,空氣品質皆處於不健康水平,印尼的空污亦持續惡化,東協各國農林部長日前達成共識,採取集體行動,逐步淘汰傳統的「燒芭輪耕」,改用環保作法取代。

印尼每年6、7月都會出現大面積森林大火。除了乾旱引發野火之外,農民或農林公司爲闢地,「燒芭」也是主因之一。燒芭是印尼傳統農耕方式,放一把火將棕櫚等種植林園燒成空地,灰燼則成天然肥料。但這些林地多是泥炭土,容易燃燒卻難撲滅,火苗持續在地下延燒,期間散發的濃煙,除了造成本國空污,跨境飄散至鄰國,也令他國苦不堪言。

學者指出,2015年至2019年間,這類林火燒掉了印尼數百萬公頃的土地,造成煙霾飄向東南亞多國,及破紀錄的碳排放量。這些年再受極端氣候影響,乾旱期延長,問題日益嚴重,引爆馬國和印尼紛爭。

綜合外媒報導,2周來,煙霾再現,馬來西亞致函印尼,要求協商解決。馬國天然資源、環境及氣候變化部長聶納茲米稱,不能再把煙霾當成正常現象。印尼外交部證實,收到馬國的來信。

不過,印尼環境與林業部長西蒂否認煙霾是從印尼飄向馬國,並強硬稱:「我不知道馬來西亞是憑什麼依據發表這些言論。」她說,印尼在蘇門答臘和加裡曼丹的林火已減少,且印尼正積極進行人工造雨,使用直升機投擲水彈滅火。

印尼方面表示,受聖嬰現象影響,天氣變得炎熱乾燥,印尼今年的旱季是2019年來最嚴重的1年,增加控制火勢難度。印尼環境部數據顯示,今年大火燒燬了逾26萬7900公頃森林,高於去年全年約20萬4900公頃。

爲了從源頭解決長年困擾,東協各國農業和林業部長在吉隆坡開會後,發表聯合聲明,認同燒芭危害環境和民衆健康,須以永續方法取代燒芭輪耕,包括採用創新和環保的農作方式。

成員國也同意制定和實施永續農作法的教育和培訓計劃,以及提供土地開墾替代方法技術指導。「這需要各國農民、社區和利益相關者的集體努力、持續信守承諾與相互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