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嚴重飢餓
圖╱美聯社
新聞提要■印度雖然是全球稻米和小麥等農產品的生產大國,但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迄今還有數百萬人深陷飢餓苦難。
文■顏嘉南
精句選粹■India is among the largest producers of these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yet millions are still starving in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country.
印度爲全球稻米、小麥、牛奶和甘蔗生產大國,但對於數百萬名印度人而言,吃飽飯是奢侈的願望。 美國農業和糧食巨頭邦吉(Bunge)的代表在新加坡舉行的「大宗商品貿易周」場邊指出,「飢餓是印度最大的問題。」
邦吉的全球貿易執行團隊領導人夏瑪(Amit Sharma)說:「印度仍有數百萬人吃不飽,他們得不到想要的食物,就算獲得食物,也是沒有營養的食物。」
依據卡路里含量,印度或許是全球第二大糧食生產國,但在近期公佈的全球飢餓指數中,印度在125個國家名列第111名,該指數將印度人口的飢餓程度列爲「嚴重」等級。
印度佔全球營養不良人口比重多達四分之一,人口14億的印度有超過1.9億人吃不飽。
物流挫敗 13%人民捱餓
糧食生產大國印度有超過1成3的人民在捱餓,罪魁禍首是物流挫敗。夏瑪表示,「唯一原因是印度根本沒供應鏈,沒有人談論供應鏈,也沒有人談論物流。」
根據美國商務部旗下國際貿易管理局(ITA)數據顯示,印度「貧瘠的基礎建設」令部分農產品的收成後損失高達近40%。印度糧食暨公共配發局對此未能即時表示意見。
收成後損失係指從穀物收穫至消費的過程折損的糧食。在缺乏冷藏設備下,蔬果更快腐爛,數百公噸的穀物可能在倉庫腐壞變質。
ITA表示,其他造成印度農業生產力低下的原因包括食品分配系統無效率、氣候異常與不穩定、法規嚴苛,以及農民缺乏教育和培訓。
此外,印度中產階級崛起也讓糧食問題更加複雜,因爲他們想要更多食物,而且是品質更好的食物。
農產品交易商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代理執行長賈恩(Garima Jain)表示,「一個人有了額外的收入,最先想改善的就是飲食。」他補充道,印度的蛋白質需求將會增加。
番茄之亂 希望別再重演
賈恩與夏瑪皆認爲,糧食安全對印度至關重要。隨着印度大選逼近,政府必須正視這項議題。
印度爲全球最大牛奶生產國,同時也是稻米、小麥、蔬菜和水果的第二大生產國。印度稱自身是「自力更生,具國際競爭力」,但過去一年多項重要食物的供給和價格波動,令政府祭出保護主義政策,禁止商品出口海外。
舉例來說,印度政府爲了控制國內價格,從去年12月至今年3月禁止洋蔥出口。去年9月限制砂糖出口,並在10月延長禁令,也在7月禁止印度香米以外的白米出口。
印度菜不可或缺的食材番茄,去年因氣候不佳影響收成,造成價格飆漲,還引發「番茄之亂」。
印度將在今年舉行大選,包括星展銀行(DBS)資深經濟學家拉奧(Radhika Rao)在內的專家預期,印度莫迪政府將採行更多措施,來援助其糧食生態系統。
根據最新預算報告顯示,印度政府爲4月1日起的財年提撥4.55兆盧比(約548.4億美元)經費,用來補貼糧食、肥料和鄉村就業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