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潛艦還沒力完成戰略核三角 連對中國也沒轍
印度自制彈道飛彈核動力潛艦(SSBN)「殲敵者」號(INS Arihant,S2)。(印度海軍)
任何國家想要維持可靠的核威懾力,就必須具備無懈可擊的二次打擊力。然而,印度還在發展陸、海、空戰略核三角中的海域核武發射平臺。能裝核彈頭的K-15飛彈射程只有750公里,勉強能把巴基斯坦南部納入目標範圍。
此外,據《歐亞時報》(The EurAsian Times)18日報導,印度應該起碼要有3艘潛艦服役,但卻未達標,意味着它們主要在忙着進出港口,無法持續保持核威懾力。目前印度擁有兩艘彈道飛彈核動力潛艦(SSBNs),而第1艘是「殲敵者」號(INS Arihant,S2),另一艘則是「覓敵者」號(INS Arighat,S3)。
2009年下水的「殲敵者」號是印度第1艘自制彈道飛彈核動力潛艦,已於2016年服役,並在2018年首度完成「嚇阻巡航」(deterrence patrol)。當時印度政府宣佈,這象徵戰略核三角已完成。
然而,由於人爲疏失,2017年沒將艙門關緊,以致海水涌入「殲敵者」號的輪機艙,從2月開始癱瘓,直到10月才修復。一位要求匿名的印度海軍軍官說,就核威懾力來說,潛艦需要不斷巡航。要是「殲敵者」號在港口進進出出,根本算不上是威懾力。這名軍官並強調,印度需要3-4艘彈道飛彈核動力潛艦,這樣才能讓1艘在港內,1艘巡航返港後,另一艘接手巡航。要是做不到這點,幾乎算不上是核威懾力。
而印度爲了補救,又造了「覓敵者」號服役。此外,衛星影像顯示,代號爲S4的第3艘彈道飛彈核動力潛艦在維沙哈巴南(Visakhapatnam)秘密的造船中心下水。
《詹氏防務週刊》(Janes Defence Weekly)更進一步證實,衛星影像顯示,7000噸的S4比6000噸的「殲敵者」號「略大些」,而新艦的載重水線爲125.4米,也比「殲敵者」號的111.6米大。
而按照計劃,印度未來共會有6艘彈道飛彈核動力潛艦,成爲生存第二打擊力的一部分。不過,裝在「殲敵者」號上的K-15飛彈射程只有750公里,根本打不到中國境內的任何重要目標,而印度目前最主要的對手就是中方。此外,就算印度和巴基斯坦爆發衝突,也只能打擊對方領土的南部。
猶如印度新德里智庫「空軍力量研究中心」(Center for Air Power Studies)核專家塞西(Manpreet Sethi)所說的,除非潛射彈道飛彈(SLBM)的射程能幫潛艦遠離危險,否則潛艦不僅在部署上受限,甚至還會成爲累贅,而不是資產,但新德里尚未開發出射程夠遠的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