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反坦克導彈項目回到原點

編譯 張昊天

歷經數次反覆,印度陸軍單兵反坦克武器的升級換代計劃似乎回到了原點。

據印度“The Print”網站報道,今年6月,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訪問印度期間,雙方討論了進一步擴大軍事合作的事宜。此後,印度軍方消息人士透露,印度和美國“重新坐到談判桌前”,準備在印度合作生產“標槍”反坦克導彈。

“標槍”導彈憑藉在俄烏衝突中的出鏡率揚名。美國希望用它打開印度市場,印度方面多次提出其他方案但無果而終,耗費了十餘年時間。事實上,印度軍方早在2010年就提出從美國購買“標槍”導彈,但因爲技術轉讓和現場試驗方面的障礙而擱淺。彼時,印度陸軍儲備的反坦克導彈約爲3.7萬枚,庫存缺口達到4.4萬枚。

2014年莫迪政府上臺後,印度轉向以色列,計劃購買8356枚“長釘”反坦克導彈與321套發射裝置,然後通過技術轉讓形式實現“長釘”導彈的本地化生產。負責軍備研發的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提出了代號MT-ATGM的國產替代方案,於2015年初獲得國防部批准,號稱可以用3年時間研發一款國產反坦克導彈。

2017年,印度通知以色列,大規模引進“長釘”導彈的計劃已經取消,只會在等待國產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少量採購。然而,被寄予厚望的MT-ATGM進展不順,直到目前仍未完成全部測試。有研究機構指出,印度國產反坦克導彈比預想中更笨重;爲了在複雜地形下作戰,印度陸軍仍然需要一款重量較輕的反裝甲武器。

“標槍”導彈就這樣重新成爲主角。“The Print”指出,由於談判剛剛開始,美印兩國要到“晚些時候”才能敲定由哪家印度企業負責這款武器的本地化生產。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