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菜 “糊”中來
來源:經濟日報
最近幾年,隨着短視頻的興起,網上關於印度菜的調侃只多不少。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很多印度菜是以“糊糊”的狀態呈現的,賣相實在令國人難以理解,爲什麼好好的料理,非得用燉煮甚至擠壓的方式強行弄成這副模樣呢?
這還得從印度菜的起源說起。
“印度糊糊”種類豐富,其中廣爲人知的是咖喱。不過,真要細究起來,咖喱也是個命運多舛的詞彙,其歷史之複雜、誤解之密集、含義之混亂,多少有些令人哭笑不得。
咖喱來源於單詞curry。不過,最初的curry並非印度官方語言印地語中的詞彙,而是印度南部方言泰米爾語,特指“用印度楝及其樹葉製成的醬汁”。17世紀,英國人初到印度,最先接觸的就是泰米爾人,於是誤將所有的醬汁統稱爲curry。就這樣,這個帶有濃郁地方色彩的詞,通過航海、貿易和殖民傳遍了全世界,逐漸演變爲如今我們熟知的咖喱。
有趣的是,直到今天,咖喱這個稱呼也只是在外國人中流行,本地人大多稱其爲“瑪莎拉”,而且味道千差萬別,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自己拿手的配方。因此,若是有人特別鍾愛某一次吃到的味道,希望重溫這份味蕾上的享受,最好還是去同一家店找同一位廚師,別無他法。
關於咖喱的誤解還不止名稱,功用也是比較典型的一個。歷史上,南亞大陸一直以氣候溼潤炎熱、細菌繁殖極快、各種疾病橫行著稱,被不少遠方來客視作“瘴痢之地”“瘟病之地”。在這種環境下,香料的作用凸顯出來,無論是疾病治療還是食物防腐,都得用到這種神秘的粉末。
據史料記載,早在公元前3000年,吠陀時代的古印度人就已經學會將各種植物曬乾、研磨,混合出不同種類的藥粉,再輔以瑜伽、推拿,爲人們治病。這種藥粉就是咖喱的前身,不過它本質上並非調味料,而與傳統中藥的功用十分相似。
無論如何,曾經作爲藥粉、被人誤稱作咖喱的瑪莎拉,終究成了印度料理調味的代名詞。那麼,它又是怎麼變成糊糊的?畢竟,將香料研磨成粉末還好理解,但真的有必要讓蔬菜與肉也跟着香料一起“磨滅”自己的形態嗎?
印度大陸盛產香料,這裡不僅是胡椒、肉桂、桂皮的故鄉,豆蔻、丁香、八角等原產於東南亞地區的香料,很早之前也在這裡落戶了。因爲長年使用香料,古印度人很早就開發出其食用功效,漸漸地,瑪莎拉作爲調料的配方大體固定下來:以茴香、月桂、胡椒、丁香、肉豆蔻、豆蔻莢和芫荽籽等爲主,但調配比例不同。
自從瑪莎拉被廣泛應用於烹飪,古印度人又賦予了其更多意義。在印度笈多王朝(公元320年至公元540年)時代的典籍中大量記載着,人們在烹飪蔬菜和肉類時,加入八角、茴香和薑黃調配成的香料粉,以獲得“嗅覺和精神的愉悅”,並使人在食用過程中“觸達某種神性的境界”。可以說,從此時起,瑪莎拉就不再僅僅是一種調味料,還成了昇華精神的橋樑,因而在烹飪過程中,用瑪莎拉的味道掩蓋甚至替代食物本身的味道,也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當然,追求精神昇華並不代表着一定要“吃苦”,追求的過程本身也可以是愉悅的。
喜歡做菜的朋友一定知道,香料本身多是不好吃的。月桂是苦的,豆蔻是澀的,胡椒味道刺激,肉桂嚼起來很像木頭。因此,現代人在日常烹飪時,大多會在烹飪一定時間後撈出香料的渣滓,以防其熬製時間過長,破壞了菜品的口感。
不過,對於追求通過香料達到某種特定功效的古印度人來說,這樣顯然不夠有誠意。在他們的概念裡,做菜不僅要多放香料、長時間熬製香料,還要讓香料的味道蓋過食物本身,這意味着必須把香料本身變成食材,而把蔬菜、肉蛋等真正的食材變成一種類似“溶劑”的東西。於是,把食物切碎、搗爛,與香料混雜在一起,熬成一大鍋糊糊,成了這種飲食邏輯下的最優解。
這就是爲什麼人們經常能夠看到,好好的一鍋菜,看着明明已經可以上桌了,廚師卻突然拿出一個土豆壓泥器,把僅剩的、沒有完全喪失形狀的食材全部壓碎,最後再加上水和油,攪拌成更加濃稠的糊糊。至於土豆壓泥器這個“常規廚具”,也因爲頻繁出現在各種製作糊糊的視頻中,火出了圈,被網友戲稱爲“糊中劍”。
時至今日,隨着食品加工業的發展,有印度學者建議,依靠工業手段提取出來的現代香料已經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人們不需要在烹飪過程中加入這麼多香料粉了,至於壓制成糊糊的步驟也可以省略。不少認可這種觀點的印度餐館已經開始嘗試改良菜品,力求在保留印度風味的基礎上改變其糟糕的賣相。但大多數印度乃至南亞人依舊保留了熬糊糊的傳統,尤其是在街邊小吃攤,糊糊仍隨處可見,“糊中劍”於廚師們而言也是片刻不可離手。想來,這麼多年過去了,嘴巴、腸胃、眼睛,該習慣的早就習慣了,不改也罷。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施普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