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地方行·述評(下)丨制度創新求“質”提效 法治引領篤“新”致遠
編者按202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2024年7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爲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瞭解和反映各地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踐情況,中國經濟時報派出多個調研組赴部分省份實地開展采訪調研,推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地方行”欄目,刊發這組系列調查報道,供各界讀者參考。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周子勳
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以“先立後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爲重要原則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既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歷史機遇、掌握未來發展主動權、塑造國際競爭新優勢的關鍵之舉。
各地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怎樣做到“因地制宜”、如何做好“發展”文章?爲此,中國經濟時報選取了經濟較爲發達的東南沿海地區和承接產業轉移的中西部地區與東北地區五省(市)爲樣本,開展了深入採訪調查,以火熱生動的地方實踐講述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的中國故事。
01
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含金量”“含新量”提升
中國經濟時報調研組在調研期間的直觀感受是,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在神州大地漸成燎原之勢,展現出向“新”而行、以“質”謀遠的壯闊圖景。
政策先行,保障有力,調研組所到之地,普遍重視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頂層設計。從廣東省委、省政府發佈的《關於高質量建設製造強省的意見》,遼寧省委、省政府發佈的《關於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佈的《關於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到《山東省先進製造業促進條例》《重慶市未來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24—2027年)》……2023年以來,各地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點帶面、整體協同,推動人才、資金、技術、信息等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形成了傳統產業“開新花”、戰略性新興產業“漸成蔭”、未來產業“快發芽”的可喜局面。
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匯聚成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磅礴力量。各省(市)提供的數據顯示,廣東省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羣實現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四成;今年1—10月份,山東省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6%,遼寧省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0%,湖北省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5.0%;重慶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長13.8%……
就不同地區而言,東南沿海地區依託資源稟賦、產業條件、發展水平、創新要素集聚的優勢,其新質生產力發展領先於其他地區。這也意味着,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黃羣慧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說,新質生產力最終要落到產業發展上。也就是說,新質生產力的落腳點是怎樣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以及如何以數智化、綠色化技術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放眼全國,在各地競相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合力推動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含金量”“含新量”不斷提升。
圖片來源/攝圖網授權
02
發展新質生產力面臨五方面問題和挑戰
儘管在諸多利好政策的推動下,各地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勢如破竹、成效顯著,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利於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或薄弱環節。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梳理調研情況發現,各地發展新質生產力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科技創新存在“卡脖子”領域,原創性技術創新突破不足。比如,廣東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問題仍較突出,高端芯片、精密裝備、基礎材料、工業軟件等領域嚴重依賴進口。二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緩慢。比如,湖北產業結構不優、企業創新不足、企業轉型不快等;山東作爲傳統產業佔比接近七成的大省,需要處理好“新”與“舊”的關係問題。三是生產要素融合不夠,尤其是如何聚集多維知識結構的人才資源成爲關鍵。比如,遼寧面臨人才瓶頸、資金短缺、資本市場作用有限、舊有觀念束縛等問題;湖北存在地方政府產業引導基金出資慢,與企業對資金的迫切需求相矛盾的情況。四是制度環境尚需完善,尤其是科技創新體制機制亟待優化。目前,我國高精尖技能人才與創新人才仍相對短缺,基礎研究領域、前沿科技領域存在明顯短板和弱項。比如,重慶面臨產業自主培育能力不夠強、產業特色不夠鮮明、產業集羣規模不夠大、行業領軍企業缺乏等困難,需要進一步完善人才激勵、法治監督和產權保障等機制,以確保要素的合理投入、產業體系的良性運行。五是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加了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外部風險。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式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一級教授張佔斌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總體來看,我國發展新質生產力還要破解三個方面的瓶頸,即“從0到1”的科研自主創新瓶頸、教育體系與人才培養制度瓶頸、產業升級與經濟體制瓶頸。
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特聘教授周文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目前,在新質生產力發展過程中,一哄而上、重複建設乃至浪費資源的現象仍然存在,鼓勵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體制機制尚不健全。”
03
破除制約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的制度藩籬
根深葉茂,本固枝榮。中國經濟時報調研組通過調研採訪深深感受到,發展新質生產力離不開制度創新和法治引領。接受調研組採訪的專家們對此提出了若干建議。
在張佔斌看來,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要不遺餘力地推動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
首先,要加快健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體制機制。一方面,加快健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新型舉國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科研方向選擇、路線安排、創新要素配置中的導向作用;另一方面,健全鼓勵支持高水平基礎研究的體制機制。
其次,要加快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體制機制。一方面,重點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的產業政策,加強產業政策與創新政策、競爭政策、環境規制和區域發展戰略等政策的協同;另一方面,鼓勵引導各地因地制宜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一批傳統優勢產業集羣轉型升級,打造一批國際領先的產業集羣。
再次,要強化教育、科技、人才領域的系統改革,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深化教育改革,培養能夠創造新質生產力的戰略型人才和能夠熟練掌握新質生產資料的應用型人才;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提高科研創新成果轉化效能;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建立科學有效的選人、用人、引人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人才的創造活力。
最後,要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加快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的制度。一方面,做好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的頂層設計;另一方面,進一步完善數字要素供給體制機制。
“要深化經濟體制、科技體制、人才體制等改革,破除一切制約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的制度藩籬,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爲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打下堅實的制度基礎。”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向曉梅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
周文建議,從四個“聚焦”着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即聚焦原創性技術創新突破,聚焦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聚焦傳統產業深度轉型,聚焦推動數實融合發展。
黃羣慧指出,要緊扣傳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三大產業發展,一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創新生態體系;另一方面,需要在體制機制上破題。他分析說,由於未來產業在技術路線、應用場景、大規模產業化等方面具有高度不確定性,而且技術本身具有原創性、顛覆性,因此,在“從0到1再到N”的創新關鍵路徑上,要完善一系列體制機制、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同時,要因地制宜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避免一些地方政府忽視和放棄傳統產業,尤其是80%左右的傳統產業需要進行深度轉型升級。此外,中央把央企定位爲原創技術的“策源地”、現代產業鏈的“鏈長”,這意味着需要圍繞這個定位建立完善的容錯機制和長期化行爲的激勵機制。
“創新最終要圍繞需求導向來滿足。我們談新質生產力發展往往只關注供給側,實際上,供給和需求是相互配合、協調推進的良性循環。因此,新質生產力發展也需要注重需求管理。”黃羣慧表示,未來,應該圍繞人力資本、包容、開放、耐心資本四個方面,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化改革、加強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改革等。
法治如光,護航“新”路。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委員周佑勇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堅持在法治軌道上全面深化經濟體制、科技體制、教育體制、人才體制等改革,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破除制約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制度障礙,打通各種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建立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的體制機制。
“新質生產力發展需要法治體系在理解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內在規律的基礎上,進行動態調適。”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長趙鵬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須努力;會心不遠,要登絕頂莫辭勞。”發展新質生產力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全局,是一項長期任務、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風順、一馬平川,需要我們鍥而不捨、馳而不息、久久爲功。回望過往,黨帶領全國人民風雨兼程、攻堅克難,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面向未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掌舵領航下,新質生產力必能加快發展,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推動力、支撐力。
總 監 制丨王 輝車海剛
監 制丨李丕光陳 波王 彧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谷 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