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深藏腹部死角 搶在癌王降臨前先做2檢查

胰臟深藏腹部死角 癌王降臨前 這些檢查把關揪出來。(示意圖/Shutterstock)

資深藝人巴戈因胰臟癌病逝,消息傳來震驚各界。被稱爲「癌王」的胰臟癌往往一發現就已是晚期,主要原因就是胰臟所處位置在腹部深處,檢查時又常因腸氣阻隔,不易看清全貌。對此,臺大癌醫中心分院檢驗醫學部主任、臺大醫學院檢驗醫學科副教授鄭祖耀指出,胰臟若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就會增加胰臟癌風險,兩類健檢項目可以幫助早期發現,降低末期確診致死率。

●抽血可知胰臟是否發炎 但需進一步影像檢查

目前胰臟癌的檢查項目包括兩大類:抽血類的腫瘤指數CA-199,及影像檢查類包括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檢查(CT)、磁振造影檢查(MRI)、內視鏡超音波檢查(EUS)與正子攝影檢查(PET)。

鄭祖耀醫師表示,抽血可以測定腫瘤指數,其中跟胰臟最相關的就是CA19-9。但因許多源自於身體腺體里長出來的惡性腫瘤,像是肺癌、大腸癌、胃癌、膽管癌及唾腺癌等,都可能造成CA19-9上升,因此雖可作爲初步參考依據,但無法偵測早期胰臟癌。

對高危險羣來說,若抽血報告有異,就需進一步進行影像檢驗,通常會先做腹部超音波。鄭祖耀醫師指出,腹部超音波雖然難以看清胰臟的全貌,臨牀上無法作爲胰臟癌的正式篩檢工具,然而因爲國內長期推廣B、C型肝炎患者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卻也意外找出不少位於胰臟頸部或體部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

神經內分泌腫瘤也是胰臟惡性腫瘤的一種,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就是死於這類腫瘤。鄭醫師強調,近年臺灣這類小型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病例發現率居亞洲之冠,其中有接近一半是因爲B肝患者定期追蹤而篩檢出來的。

●磁振造影檢查 最佳的胰臟癌篩檢工具

東元醫院高級健檢中心林洋鈺醫師指出,磁振造影檢查不具輻射線,對於臟器成像的對比極佳,利用多重切面技術和不同波序造影,可以毫無死角地完整評估胰臟。醫師建議,可在每年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的前題下,每3年做一次磁振造影檢查。

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廖偉智指出,6成胰臟癌的腫瘤長在胰臟頭部,患者會有上腹疼痛、黃疸、體重減輕等3大症狀。醫師呼籲,家族內一等親有2人以上罹患胰臟癌者,及有喝酒、高糖飲食習慣者及糖尿病患,都是胰臟病變的高危險羣,需特別留意。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也提醒,高糖飲食會造成胰臟的代謝異常,傷害胰臟細胞的DNA,使致癌KRAS基因突變,進而產生胰腺癌。因此戒糖不只與減重、代謝與心血管健康息息相關,更是守護胰臟的基本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