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好壞人都救 窮人卻難上門
大選後萬物齊漲,又傳聞四月電價要漲恐造成新一波物價上漲;衛福部廢除「醫療機構收取掛號費之參考範圍」,醫療院所可自行調整掛號費,也引來一片罵聲。對民衆來說,在萬物齊漲的當下,猶如雪上加霜。
住家附近有間診所多年來掛號費維持一百五十元,元月開始調漲到兩百元,掛號費取消上限後,可能又會漲價,鄰居紛紛議論;同事去某醫學中心看病拿慢性病處方箋,只是看門診並未做其他檢查,批價要九百多元,若再調漲掛號費,以後三個月拿一次慢性病處方箋,勢必更貴。看病已經變成奢侈,看來更要保重好身體,窮人更沒有生病的權利。
衛福部說,取消掛號費上限是迴歸市場機制,如果某家醫院掛號費較貴,民衆可以選擇去別的地方看病。問題是習慣看某個醫生了,也認爲只有這個醫生才瞭解自己的病情,且多數也會選擇離家較近的醫院。捨近求遠,舟車勞頓,徒增困擾。
先前因爲缺蛋,蛋價曾經飆漲到一斤一百元,早餐店、小吃店跟着漲價,如今蛋價有跌下來,但漲價的店家卻「回不去了」,滷味攤一顆滷蛋要十五元,一個便當往往要一百元以上甚至更貴。日前叫了一桶中桶裝瓦斯,也從原本一桶六六五元漲到六百八十元。
選後迎來的不是春天,而是漲價寒冬,苦日子要來了嗎?那天走在路上,一位年輕的媽媽帶着兩個六、七歲的小孩正要去早餐店。媽媽問小孩想吃哪一家?男孩雀躍地指指裝潢比較漂亮的那一家,說要去那家店,媽媽對他說:「這一家比較貴,待會不能點太多喔。」小男孩乖巧地點點頭。這一幕讓人很感嘆,物價上漲,民衆爲通膨所苦,要精打細算過日子。唯政府不知民間疾苦,還要變相剝奪窮人看病的權利。
取消掛號費上限,目的是要以價制量,杜絕浪費浪費健保資源,但窮人會因爲沒錢忍受病痛不敢去看醫生,等小病拖成大病,不是更浪費健保資源?衛福部讓醫療院所自行決定調漲掛號費,就是相信醫療院所不會漫天喊價,但沒有法律制約,人性往往是禁不起考驗和比較的。
這和當時勞工在爭取一例一休權益時,蔡總統說「這不是跟我說,去跟你老闆說」是一樣的思維,難不成掛號費調漲增加民衆負擔,民衆要自己去跟醫療院所反映,那我們還要政府做什麼?
網路上有一句話:「醫院會救一個壞人,但不會救一個窮人。」道出殘酷的社會現實,或許不盡然,但付不出掛號費的窮人只能望醫院興嘆是不爭的事實。一項政策、一所醫院、一道高牆,隔開了疾病和健康,貧窮和富裕,底層和下層的距離,也隔開一個臺灣,兩個世界,窮人也只能自求多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