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烏鎮爲原點,看互聯網如何照“靚”生活
(原標題:以烏鎮爲原點,看互聯網如何照“靚”生活)
浙江在線11月17日訊(記者 孫婧宜)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即將拉開帷幕,全球目光再次聚焦於中國烏鎮。
這些年,烏鎮因“網”而變。這座古典雅緻與現代氣息巧妙融合的江南古鎮,已逐漸演化爲世界觀測互聯網技術深度融入民衆日常生活實踐的重要觀測點。
以此爲軸心,互聯網技術的光芒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向四周輻射蔓延。從溝通方式到購物習慣,從工作模式到娛樂消遣……一系列智慧生活新範式正鋪陳開來。
數字讓生活更美好
世界互聯網大會給烏鎮帶來了什麼?“翻天覆地的生活變化。”86歲的胡暉奶奶如此回答。
在衆多“數字化融入”的老年羣體中,胡暉堪稱“非典型樣本”。自2014年擁有首臺智能手機起,她便踏上了數字化生活的征程。聊天、購物、直播、學習舞蹈、創作短視頻……通過互聯網,胡暉掌握了各種技能。“現在有什麼事情我都能在手機上辦,很少爲了辦事而特意出門了。”
“觸”網後,胡暉對一切新鮮事展現出強烈的探索欲。2020年,當烏鎮實現5G全覆蓋,胡暉立馬換上了帶5G功能的智能手機。不久前,烏鎮智能養老服務中心正式啓用,胡暉也第一時間約上好姐妹前往體驗。
一整面智能顯示屏實時展示各樓棟、樓層及入住老人的動態信息,牀頭配備的毫米波雷達技術持續監測老人生命體徵,智能交互屏幕則實現“一聲令下”電視、電燈、窗簾等自動開關……面對滿目智能養老設備,胡暉感慨:“以前想都不敢想。哪裡是養老,這是享老!”
胡暉奶奶(後排左一)和姐妹們一起體驗智能養老服務中心 受訪者供圖
放眼烏鎮乃至整個浙江,與胡暉有同樣感受的居民數不勝數。之江大地見證了許多智能技術從萌芽到成熟、從概念到普及,最終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故事。
在烏鎮鎮的百度阿波羅公園,無人駕駛轎車早已投入使用。用戶通過“蘿蔔快跑”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設定起始點與目的地後,即可快速召喚一輛白色無人駕駛車輛。乘客在車內觸控屏幕上確認行程後,車輛將自主啓動並按照預設路線行駛,全程幾乎無需人工干預。
杭州西湖區文三數字生活街區“紫氣東來·數智餐廳”內,一排外形類似冰箱的烹飪機器人正高效地爲顧客烹製各式佳餚。無論是蔥姜炒蟹、湖南小炒肉還是奧爾良雞翅,憑藉龐大的菜譜數據庫支持,這些“機器人廚師”都能輕鬆駕馭。
從胡暉的“享老”生活,到無人駕駛轎車的便捷出行,再到數智餐廳裡烹飪機器人的創新服務,每一項技術的應用都是互聯網發展惠及民生的生動場景。在浙江,“數字”不再是冷冰冰的代碼,更象徵着讓每一個人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便捷高效的力量。
科技讓城市更智慧
早上7時,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民警何天勐和他的同事們準點端坐於電腦前,正值早高峰,他們打開杭州交警道路速度管控系統,實時監控城市主要幹道的車流速度和流量,以便不時優化“綠波帶”的通行情況。
何天勐正查看城市主要幹道的車流速度和流量 記者 孫婧宜 攝
何爲“綠波帶”?通俗來講,是指通過對道路各交叉口信號燈啓動時間差的精密設計,讓“一路綠燈”成爲現實。
杭州的“綠波帶”誕生於2000年前後,彼時正值互聯網初步發展階段,儘管交通複雜度尚不及當前,杭州交警部門率先嚐試運用科技手段優化交通信號控制,各類交通運行情況監測、操作系統應運而生。
何天勐告訴記者,直至2020年前,綠波帶的設置仍高度依賴人工操作,包括道路長度的精確測量、車速與所需時間差的細緻計算,以及信號燈控制系統代碼的修改,建成後還需根據不同時間的車流量情況進行調整優化,這一過程不僅耗時費力,且要求極高的專業技能,因此“綠波帶”的建設、監測、優化難度大。
隨着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大數據、雲計算與物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傳統“綠波帶”系統依託“杭州城市大腦”“杭州交警道路速度智能管理系統”及“綠波平臺”實現了智能化升級,“智慧綠波”由此啓航。
杭州交警道路速度智能管理系統
“系統不僅能夠自動收集主要路段運行信息,實時預警異常,操作流程也變得很簡單,在控制系統上點一點就能調整信號燈配時、可變車道導向等參數,方便無門檻。”何天勐說。截至目前,杭州市已成功部署320條“綠波帶”,總長達470公里,覆蓋了城市45%的道路網絡。“綠波帶”助力了杭州市主城區幹道均速由2019年前的23公里/小時提升至27公里/小時。
“綠波帶”的誕生與升級,是互聯網技術賦能城市治理的一個典型案例。11月15日,烏鎮首條“智慧”公路——互聯網大道正式投入使用,這也意味着在浙江科技與公路的交融將更加深入。
這些年,浙江乘着烏鎮峰會的東風,全面推進實施數字化改革、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等重大部署,形成了一系列因網而生、因網而興的便民、惠民、利民舉措。
一方面,浙江爲城市裝上數字“大腦”,推動城市治理與互聯網技術深度融合,重塑城市的管理方式、服務模式和生活形態。另一方面,依託“浙裡辦”、“民呼我爲”等數字化服務平臺,實現了“高效辦成一件事”的目標,讓民衆辦事只需跑一次或不用跑。
在互聯網技術的驅動下,浙江各地城市治理效率與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一個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公平化的社會管理體系正在逐步成型。
智能網聯讓生活更精彩
2024年,是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30週年,是網絡強國戰略目標提出10週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正式開啓“下一個十年”新篇章,站在新起點上,我們不禁深思:未來,互聯網將帶着我們走向何方?
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浙江省信息化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陳疇鏞看來,未來十年,智能化將是互聯網技術發展最顯著且不可逆轉的大趨勢。智能家居、智慧醫療、智慧養老、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領域將成爲這一趨勢的主要體現。
比如,醫療領域,通過大數據分析,醫生可以更準確地診斷疾病,併爲患者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智慧養老則通過機器人護理員,在對老年人日常生活進行全方位照顧的同時滿足其陪伴需要;教育層面,可通過人工智能輔助教學,使得教育資源配置更加均衡;交通出行方面,智能網聯汽車正在快速走進我們的生活……
除了當前已初露鋒芒的智能化應用領域,陳疇鏞預測,不久後,人工智能將在滿足人們精神文化生活中發揮顯著作用,使數字文化產業大放異彩。如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將廣泛應用於遊戲、影視、短視頻中,使《頭號玩家》式的沉浸體驗成爲現實。
總體而言,未來十年,智能化將作爲互聯網技術發展的主導方向,深刻重塑我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然而,隨着人工智能應用的日益深入,也帶來了新的挑戰。數據隱私與安全、技術倫理、數字鴻溝以及勞動和就業結構影響等問題,使公衆對人工智能的接受度產生疑慮。
面對這些困境,陳疇鏞認爲,政府、企業和公衆需共同應對:政府應提升治理與監管能力,企業應增強技術開發應用的安全性和穩健性,保障數據安全,公衆則需提升數字素養、加強風險防範能力。
“既要抓住機遇加快創新發展,又要立足需求穩紮穩打。智能技術創新和應用場景應始終圍繞民衆實際需求展開,通過創造機會讓公衆瞭解、接受、適應並最終擁抱新技術。”陳疇鏞相信,技術的發展之“度”便在“人本”之中。
無論如何,互聯網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把握機遇,克服困難,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