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美聯儲宣佈退出全球央行監管氣候變化組織
美東時間1月17日週五,美聯儲公佈了一個令外界意外的決定:退出一家全球央行等監管機構致力於研究如何監管金融系統內氣候變化風險的組織——簡稱NGFS的“央行與監管機構綠色金融網絡”。
在官宣退出NGFS的聲明中,美聯儲表示,之所以作出退出的決定,是因爲NGHS時至今日的工作範圍已經超出了美聯儲的職責範疇。聲明寫道:
NGFS於2017年12月由八家央行和監管機構發起,分別是中國央行、荷蘭央行、法國央行和宏觀審慎與處置委員會、英格蘭銀行、德國央行、瑞典金融管理局、新加坡金管局以及墨西哥央行。該組織成立四年多成員已擴大到五大洲的130多家中央銀行、監管機構和觀察員機構。其中,美聯儲於2020年加入。
中國央行2021年曾介紹,NGFS已成爲央行和金融監管機構開展綠色金融研究合作的重要平臺。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曾任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的馬駿此前表示,成立NGFS,緣於全球的央行與監管機構的一個共識:環境和氣候相關的風險已經成爲金融風險的重大來源之一。
也就是說,環境和氣候因素可能會演化成金融機構要面臨的金融風險,也可能會對金融穩定構成系統性的威脅。可以簡單理解爲:全球多數中央銀行認爲環境和氣候風險可能會引起金融危機。
美聯儲本週五並未詳細說明爲何此時決定退出NGFS。有評論概括,從聲明看,美聯儲認爲,NGFS的目標已經拓展到聯儲核心職責以外的工作。還有評論指出,近年來,美聯儲面對共和黨議員的壓力,這些議員擔心,對氣候變化的擔憂過度影響金融監管,以及美聯儲變得越來越政治化。
相比之下,中國央行自參與發起NGFS以來一直努力推進綠色金融政策。
2021年,中國央行形成了綠色金融五大支柱,括綠色金融標準體系、環境信息披露、激勵約束機制、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體系、綠色金融國際交流合作實現加速發展,綠色金融支持社會經濟綠色低碳轉型步伐提速邁進。
去年3月,央行等七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未來5年,國際領先的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體系基本構建;到2035年,各類經濟金融綠色低碳政策協同高效推進,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標準體系和政策支持體系更加成熟,資源配置、風險管理和市場定價功能得到更好發揮,並提出要“逐步擴大適合我國碳市場發展的交易主體範圍”。
2024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首次以國家戰略高度,對全面綠色轉型展開系統部署,着重提出豐富綠色轉型金融工具,爲轉型金融發展按下加速鍵。隨後,轉型金融標準和創新產品陸續落地,成爲推動社會低碳轉型的關鍵動力。
本月稍早,中國央行和生態環境部聯合召開綠色金融服務美麗中國建設工作推進會。央行副行長朱鶴新在會上表示,當前我國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對綠色金融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金融機構要加強對綠色重點行業的分析研究,積極探索創新、不斷豐富綠色金融產品譜系,主動對接美麗中國建設重點項目清單,按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提供融資融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