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稻作採收 臺南市官田區農民改種菱角
一期稻作陸續收割,臺南市官田區有水稻、菱角輪種的習慣,農民收割稻米後,把田淹滿水,就能種下菱角,再過2、3個月就能收成。(莊曜聰攝)
一期稻作陸續收割,臺南市官田區有水稻、菱角輪種的習慣,農民收割稻米後,把田淹滿水,就能種下菱角,近年不少人採友善種植,田間也出現水雉覓食。(莊曜聰攝)
臺南市主要稻米產區位於後壁、柳營、白河、官田、六甲等地,總面積約在14000公頃。(張美雪提供/莊曜聰臺南傳真)
現在已經進入一期稻作採收期,臺南市主要產區位於後壁、柳營、白河、官田、六甲等地,總面積約在14000公頃,其中官田有不少田區都採稻米與菱角輪作方式,現在就能看到等待收割的稻田與新種的菱角田並陳的農村即景,水田的昆蟲、螺類也吸引鳥類前來覓食,連俗稱「菱角鳥」的水雉都現身,近距離就能看到。
菱角是官田區的特色農產,農民多半採稻米、菱角輪作,年初種植一期稻作,收割後在5、6月種植菱角,產期一直持續到年底,而會種植菱角的田區,多半都是種植糯稻,方便銜接菱角栽種,收割完的稻田稍微整地後,農民隨即灌水淹田,着手種上菱角,現在在官田區多處農地,都能夠看到新種的菱角田,也象徵菱角季節即將來臨。
官田區農會指出,早年官田菱角種植面積約400公頃,隨着農村人口老化嚴重,加上菱角需要靠人力採收,在老年人口陸續凋零下,菱角種植面積也逐漸萎縮,目前僅剩下300公頃左右,但菱角是官田的特色農產,農會仍會持續輔導、協助農民,也開發周邊產品,協助穩定菱角的價格與收益。
近來在官田的菱角田,也偶爾可見水雉現蹤,踩着優雅步伐,在水田裡漫步覓食,美麗的身影吸引愛鳥人士注意,拿起相機替水雉留下美麗身影,現在正值水雉的求偶期,雄鳥長出繁殖羽,羽毛相當鮮豔,因水雉的出現,讓官田的水田別有一番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