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旅遊演藝增強文化磁場(金臺隨筆)
張 鐵
入得其境,方知其美。地域性和文化性的有機結合,使得旅遊演藝既是旅遊產品,更是文化作品
只有把“此景”“此事”“此人”融合起來,把“山脈”“水脈”“心脈”貫通起來,才能喚起歷史的記憶、形塑文化的認同,真正爲當地連人脈、暢經脈、續文脈
因一臺劇,赴一座城。杭州宋城,《宋城千古情》繪就歷史與文化、情感與藝術的畫卷;武夷山麓,《印象大紅袍》演出“飲罷方舟去,茶煙嫋細香”的意蘊;驪山腳下,《長恨歌》展現千門萬戶、千歌萬舞的大唐風華……中國式的山水意境、地方化的文化抒懷,旅遊演藝正日漸成爲各地的“新名片”,讓大批遊客沉醉其中。
旅遊演藝,是地方歷史的一種凝練書寫,也是地方文化的一種詩意表達。遊客與旅遊演藝,無疑形成了一種“雙向奔赴”。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旅遊演藝場次超15萬場,觀演人數超過8000萬人次,票房收入超過166億元。從供給側看,優質旅遊演藝項目深度激活了當地文旅資源,讓“日遊夜演”成爲常態;從需求側看,契合了遊客充分感受當地歷史文化、民風民俗願望的演藝產品,讓旅遊體驗更豐富、更立體。也正因此,文化和旅遊部印發的《國內旅遊提升計劃(2023—2025年)》明確提出,拓展旅遊演藝發展空間,發展特色旅遊演藝項目,推動旅遊演藝提質升級。
入得其境,方知其美。地域性和文化性的有機結合,使得旅遊演藝既是旅遊產品,更是文化作品。在山水之間,呈現人們的勞作、休憩;在舞臺之上,演出歷史中的烽火狼煙、生死抉擇……文化和旅遊部公佈的“全國旅遊演藝精品名錄”中,無論是《魅力湘西》《印象·劉三姐》,還是《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又見平遙》,無不是依託各地的地域文化特色,精心打造而成。耕耘收穫皆可成景、柴米油鹽都是故事,遊客剛剛踏訪過的場景、追憶過的歷史撲面而來,在身臨其境、心連其情之中,產生更深刻、更厚重的文化感知。
這樣的文化感知,絕非靠着符號的堆砌、歌舞的鋪排就能完成。“空口袋立不起來”,如果沒有文化的賦能、精神的支撐,再好的資源也難免是明珠投暗。遊客在遊覽過山水名勝後,自然而然會想了解這裡曾經發生過什麼故事、這裡的人們過着怎樣的生活。不管是依託于山水實景,還是呈現在劇場舞臺,或是主打互動感的沉浸式演出,只有把“此景”“此事”“此人”融合起來,把“山脈”“水脈”“心脈”貫通起來,才能喚起歷史的記憶、形塑文化的認同,真正爲當地連人脈、暢經脈、續文脈。
一地有一地的歷史,一域有一域的文化。重形式而輕內容,重技術而輕藝術,旅遊演藝就變成了單薄的山水秀、技術秀,難以真正打動人心;盲目複製粘貼其他地方的成功案例,也可能“水土不服”;甚至,如果譁衆取寵迎合市場、故弄玄虛過度包裝,還可能讓文化資源失去本真。從某種程度上說,一些旅遊演藝之弊,或許也折射出理解傳統、賡續傳統、活化傳統時的誤區與盲區。能否擺脫對“聲光電”的純粹依賴?能否超越“歌舞戲”的簡單重複?能否跳出“同質化”的窠臼?能否有更多“小而美”的精品?這些進一步發力的方向,也是旅遊演藝走出低水平重複、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好的旅遊演藝,應該經歷文化“解碼”與文化“編碼”的創作過程——提純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資源,組合昇華成全新的表現形式。這樣的創造性轉化形成了一種強大的文化磁場,讓遊客“由感到知”,更好地體認自身、他人和世界。從這個角度看,唯有更好地擦亮旅遊演藝這一地方文化之眼,才能更好實現旅遊的價值,讓旅遊成就更豐富、更充實的美好生活。
《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24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