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奉獻獎/南臺灣乳癌第一刀 侯明鋒打破「醫不叩門」主動出擊

侯明鋒指出乳癌有年輕化趨勢,提醒年輕女性別「太鐵齒」。本報資料照片

有「南臺灣乳癌第一刀」之稱的高雄醫學大學教授侯明鋒,打破「醫不叩門」的傳統,主動出擊找病人,開疆闢土。從切病竈做研究、寫論文,到帶領乳癌團隊參與新藥臨牀試驗,讓乳癌防治成爲一門專科,病患得以早就醫、早治療,提高存活率。近50年行醫生涯,相當於臺灣乳癌專科發展史的縮影。

侯明鋒在嘉義朴子農村長大,從小父母親教導助人救人,促使他選擇行醫這條路幫助更多人。高雄醫學院畢業後,經一般外科住院醫師訓練,隨即赴美進修乳房外科。

完整乳癌治療 赴美學習第1人

當年的臺灣,一年沒多少乳癌病人,美國乳癌的病例數一直攀升。侯明鋒看出乳房外科大有發展,從診斷、影像、手術甚至化療放療、病理學,整套都學會了帶回臺灣,是臺灣首位赴美學習完整乳癌治療的外科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教授侯明鋒。記者郭韋綺/攝影

返臺後,侯明鋒在高醫附設醫院建置乳癌防治模式。爲了推廣乳癌防治觀念,他帶着一臺超音波上山下海,挨鄉挨戶做乳房篩檢,把不敢看病的婦女找出來。原本高醫一年20個乳癌病人,他走出醫院,可能一天就篩檢了兩百多人,每個鄉鎮都出現3、4例病情嚴重患者。

因爲觸診、超音波訓練紮實,加上細心探查,侯明鋒常能找到機器查不出來的腫瘤,尤其超音波助攻能力特強。侯明鋒爲此寫了一篇論文,指出東方女性、特別臺灣女性乳房較小,用超音波好好篩檢,並不輸給乳房攝影。因爲這篇論文,本來畏懼乳房攝影疼痛的婦女放下心來,政府也願意負擔超音波檢查,上門求診的人漸漸「絡繹不絕」。

臺灣家族乳癌遺傳 首位發表學者

「BRCA1和BRCA2兩個遺傳基因,是造成臺灣家族性乳癌遺傳的元兇」,第一個發表此學術成果的學者即是侯明鋒。讓「部分乳癌的確具有家族性遺傳基因」的理論有了實證,並且發現當BRCA1和BRCA2發生遺傳上的突變時,就算女性年紀還輕,罹患乳癌的風險大增。

過去臺灣基礎醫學難在蒐集檢體。熱衷蒐集資料的侯明鋒說:「以前醫師沒做研究的觀念,覺得開刀時剪檢體太麻煩,可是我堅持要剪,一定要把檢體蒐集起來。我已經蒐集上萬個檢體,到現在還在蒐集。」連中研院都要跟他調資料做研究。說他擁有「南臺灣最大乳癌檢體資料庫」並不爲過。

串聯高屏地區醫護 每月開讀書會

即使當上高醫附設醫院院長,侯明鋒仍持續寫論文。大學醫院還是要做研究,「我習慣隨身帶着一本筆記本,每個資料都寫下來,隨時醫學會要發表論文,一拿就有資料。」如今發表在SCI論文已有406篇。以乳癌論文升到教授,侯明鋒是全臺灣第一人。

「臺灣小,大家要合作」,侯明鋒格外注重分享、合作和醫病共同成長。他發起串聯高屏地區醫護成立高雄市乳癌防治衛教學會,每個月開讀書會,希望藥師、小兒科醫師都變成乳房專家。

臨牀試驗開啓侯明鋒另一個乳癌研究境界。50歲那年,他考取兩張臨牀試驗的國際證照,數月後,國外臨牀試驗就找上門來,在侯明鋒領軍下,高醫乳癌臨牀研究團隊近年參與新藥臨牀試驗的成果豐碩,被遴選爲新藥臨牀試驗中心,「四期乳癌存活率因爲試用新藥而提高了。」

侯明鋒(左)利用看診空閒之餘,教導大武衛生所醫護人員超音波儀器的使用及乳癌相關經驗傳承。本報資料照片

催生俱樂部 數百座談幫助病友

爲了鼓勵病友,侯明鋒一手催生「木棉花關懷俱樂部」。這個由乳癌病友組成的團體,會員突破1500人,成立28年來辦過數百場座談,病友互相打氣重新展開生活。

侯明鋒採走動式管理、言傳身教的帶人哲學。他任院長時,高醫進駐臺東大武衛生所建立醫學中心級的專科門診,目前已卸下院長職務的他,仍每月定期到大武衛生所看診。

有了臺東大武成功經驗,侯明鋒把這套模式復刻到澎湖離島。澎湖每年有300人次到高醫求診,搭飛機或渡船都辛苦。「不如醫師動、病人不動」,包括侯明鋒也到澎湖看診。偏鄉醫療支援,就像一場接力賽,他期待一棒接一棒傳承下去。

「有心就能做得到」 日睡6小時

侯明鋒一天只睡6小時,早上5點就起牀。每天騎着腳踏車去醫院,中午不休息。當天的刀開完,晚上8點必到病房巡房。數十年都是如此,「以身作則」也成爲高醫最美的風景。從醫近50載,問他怎麼保持對醫學的熱情和堅定,侯明鋒吐了兩個字「有心」,只要有心,什麼都做得到。

2019年,「娜麓灣文化健康站」近20名年齡加起來超過千歲的原住民長輩,帶親手製作的原住民揹包到高醫探視侯明鋒(右二)。本報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