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永遠成長着的樹——小學語文主題教學三十年的探索與超越
小學語文教學論具有高度牽引性,它不僅在語文教學中,而且會推動其他學科的課程教學改革,甚至推動整個小學教育的改革,因而它具有突破性、超越性和引領性。
作者 | 本報記者 黃浩
“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前沿,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竇桂梅帶領團隊聚焦探索小學語文主題教學,在我國率先提出了形而上的主題教學之道,創立了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的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包括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進而成爲屹立於學術之林的一個教學流派。”11月1日,在由中國教育學會、海淀區教育委員會、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海淀區上地學區管理中心主辦,清華大學附屬小學(以下簡稱“清華附小”)承辦的“小學語文主題教學論:理論重塑與實踐創新”研討會上,東北師範大學教授柳海民說。
時間回到10年前——2014年,清華附小在竇桂梅校長帶領下,憑藉小學語文主題教學一舉收穫首屆國家級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此後十年間,清華附小不斷深化小學語文主題教學研究,爲第九次課程改革提供了典型經驗,而其優質教學資源與教育成果更是經由遍佈全國的應用推廣區源源不斷對外輸出,形成了科學、通暢、高效的共建共享機制,取得了廣泛的輻射引領成效。
2024年恰逢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開展十週年。站在回顧歷史、展望未來的時間節點上,清華附小將要做出怎樣的回答?
從“超越”到“引領”
小學語文主題教學三十年的探索
臺上,竇桂梅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三個關鍵事件。
2001年,竇桂梅在人民大會堂做專題報告,講述了 “三個超越”大語文生命教育觀——“基於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課堂,超越課堂;尊重教師,超越教師”;2014年,竇桂梅以清華人的身份再登人民大會堂,捧起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的證書;2022年,竇桂梅作爲唯一一名一線教育工作者代表,參與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研製。
“這三個關鍵事件讓我思考,當我從一個實踐者到一個改革者,到一名獲獎者,再到一個參與課程標準的制定者之一,我想問我們的價值到底在哪裡?”竇桂梅說。
竇桂梅認爲,語文主題教學實踐與理論探索聚焦課程標準“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要求,嘗試釐清主題、學習主題與特定學習主題等關鍵概念,結合典型課例“內容組織與呈現方式”的實踐深化,重塑主題教學教育形態,通過系統建模構架主題教學思想譜系與理論圖景。
以前語文課程標準更多要求對知識的掌握,比如要認多少個字、背多少詩等。但是在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特別提到語文課程標準內容分兩部分,一個是主題與載體形式,一個是組織內容組織與呈現方式。
“這裡提到了主題、學習主題、特定學習主題。我們如果沒有把這些標準入腦入心,很容易陷入經驗主義的陷阱。”竇桂梅說。
這樣的成果不是停留在理論上,在長期探索實踐中,清華附小摸索出“提煉學習主題、確定學習目標、重組學習內容、安排學習活動、提供學習資源與支教、研製學習評價量規”的“六步法”,爲語文教師提供可操作的路徑,強調素養導向,突出實踐育人。
在當天的研討會現場,清華附小語文教師胡蘭帶來一節“做永遠的成志少年”——2024年“梁啓超”主題課程羣的課堂展示,內容涉及單篇經典《少年中國說》,整本書《永遠的少年》《中國第一代航天人——樑思禮的故事》等。
“整本書閱讀對小學生來說是一個難以逾越的困難,如何克服這種困難?我今天在課堂上發現了,就是建立人與書的聯繫,確定特定的學習主題——‘我要如何做成志少年’,在這個主題之下,學生不斷和書的內容產生聯繫,然後和自己的生活發生關係,我覺得這樣的學習對學生有着特別重要的意義。”在分享環節,北京教育學院副教授李懷源說。
縱觀清華附小多年語文課程改革,“從意義羣到學習任務羣,從教學邏輯到學科育人邏輯,再到學科課堂延展的生活課堂的實踐邏輯,我們有了從一棵樹到一片生命林子的專業自覺。”竇桂梅說。
對此柳海民認爲,從價值論的角度看,清華附小探索的小學語文主題教學通過建立學習主題,特定學習主題的背景結構,推動主題教學從靜態發展到動態進入落實落細落小,一個個指向兒童學習任務驅動,彰顯了中國式現代化課堂育人的創新實踐。
而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原理事長崔巒看來,語文主題教學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爲義務教育語文新課標出臺和新教材編寫起到了“探路”的作用,扮演了語文課改“開拓者”的角色。
“小學語文主題教學形成了基礎教育領域‘紮根中國大地、引領教學變革’的當代中國語文教學範式,爲落實新課標理念提供了‘行動方案’,也爲廣大一線教師創生了轉化與深化新課標的‘普適經驗’。”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翟博說。
從“我”到“我們”
打造精神上氣象萬千的教師團隊
“我立志:每天至少拿出半個小時的時間用於朗讀背誦,提高自己的語言敏感性;每天堅持給學生送格言,送的同時自己也背,與學生建立語言密碼,同時自己受益;即便最忙的時候,每週至少寫一篇隨筆……”當竇桂梅展示17年前清華附小教師胡蘭寫下的5條“我立志”時,全場爲之動容。
竇桂梅還記得,當時的她還是副校長。她發現胡蘭是一個“好苗子”,因爲胡蘭 “耍小聰明”,竇桂梅狠狠地批評了她。那之後,胡蘭寫下了“我立志”。
當年的竇桂梅這樣給她回信:胡蘭,看了你的立志,只有感佩。後生可畏,這就是我曾經對你的評價。而且你不同於別人的。一切全憑“用心”二字,就是用心,你才博得家長、學生,甚至我的喜歡。我就因爲你對我、對別人的真誠,越發好好培養你……
十幾年後,臺上分享這段故事的竇桂梅也頗爲感慨,“在這裡回頭看我給胡蘭回信的時候,我真的不知道還能在這樣一段時光裡,講講我和胡蘭的文字往來”。
“所以事實上,主題教學不是我一個人在做,而是一羣人在做——我們只不過有個領頭的隊長而已。”竇桂梅說,主題教學理論體系引領的共研共生,其實最終的落腳點在“兩個邏輯”,一個是兒童成長邏輯,另一個則是教師成長的邏輯。
立志“板凳要坐10年冷,閒談不過5分鐘”的胡蘭,如今成了清華附小名師團隊中的佼佼者。在海淀區教工委副書記吳謹看來,作爲北京市骨幹教師,胡蘭耕耘教壇25年,始終堅守一線課堂,是小學語文主題教學的實踐者、更是貢獻者之一。
“十年來不斷精進,通過博士研究生的學習,推動了主題教學中‘工具撬動’校本特色的形成。從主題教學中來,又將主題教學的接力棒一棒一棒往下傳遞。一位位像胡蘭一樣的未來名師,就在清華附小這片沃土中逐漸成長起來。”吳謹說。
從一個人到一羣人,十餘年來,竇桂梅帶領團隊以主題教學爲引領、推動清華附小乃至海淀區教師隊伍的專業發展,逐漸形成了精神上氣象萬千的清華附小教師的集體羣像。
“這些成就不僅體現了主題教學理論在教育實踐中的有效性,也展示了教師團隊綜合素質的大幅提升。”竇桂梅說。
“作爲一個優秀老師,應該善於從學生身上汲取力量。清華附小的教師比如胡蘭老師,反覆談到兒童站立學校正中央——我覺得我們每一個做老師的人,永遠應該記得自己曾經是一個學生,永遠對學生心懷感恩,永遠向學生學習。”北京市語文特級教師張海宏說。
站在教師成長的角度,北京小學校長、北京市語文特級教師李明新在迴應清華附小教師團隊成長時同樣表示:只有超越自己,教學纔會超越過去。“名師沒有包裝出來的,名師都是奮鬥出來的。”李明新說。
從“北京”到“全國”
讓更多“竇桂梅”和“清華附小”不斷涌現
“在我剛上班的時候,竇老師經常跟我說這樣一句話,他說要把每一節常態課上好。她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她每一節常態課的教案都要寫三遍以上……”吉林省吉林市松江東路小學教師王旭回憶起當年與竇桂梅在吉林共事時的場景,彷彿如在眼前。
在竇桂梅遠赴北京後,令王旭感動的是,竇桂梅總會無私的將自己每一個階段的研究成果分享給她。“就這樣在竇老師的指導下,我越來越明白了學習是最好的保養,而且也像她說的一樣,去踐行‘一個好老師就是一種好教育’。”如今,王旭的兩本個人專著也相繼全國發行。
“雖然我們遠隔千里,但是我們依然滿心歡喜來到這裡,爲什麼?因爲我想在座的各位和我一樣,我們要不停地去學習竇老師,永遠跟隨他、認真研究她,在自己心目當中定下一個目標——我們要成爲她。”王旭說。
多年來,竇桂梅帶領清華附小將小學語文主題教學成果進行廣泛輻射,吉林、河南、內蒙古、廣東、新疆、青海……如今,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校已覆蓋全國多個省份,無數個“王旭們”都在努力從竇桂梅和清華附小的成果中汲取營養、破土成長。
以河南省濮陽市爲例,從2020年開始,河南省濮陽市20多所實驗校與清華附小建立起密切的聯繫和合作,在竇桂梅團隊的帶領下進行小學語文主題教學推廣和應用。如今4年過去,從最初的22所學校,目前已推廣至全市5縣4區的100多所學校。
在當天聽會過程中,濮陽市教育局局長杜曉玲幾次動情。“很多同志們在聽報告的時候或者座談的時候經常會紅了眼眶,我也幾次被打動。我覺得一個校長的魅力就在於此,他可能帶領的不僅僅一所學校,他帶領的是一批人,甚至是一個龐大的一個羣體。我想,我作爲一個地市的教育局局長,我也要認真思考該如何培養髮現打造我們濮陽的校長隊伍,培養出一批具有教育家精神、像竇校長這樣的優秀校長。”杜曉玲說。
當天,來自清華附小輻射地區的北京延慶二小、內蒙古包頭市友誼大街第十八小學、廣東中山市實驗小學的教師代表,河北省石家莊市、河南濮陽和內蒙古包頭的三位代表各自進行了經驗分享。
“期待在清華附小的引領指導下,我們積極推動跨學科個性化主題閱讀活動和課程羣建設,打破課程的單一學科侷限,形成持續性、鏈條式、項目化的課程羣學習模式,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實現從‘單學科’到‘跨學科’的完整育人體系建構”。參會代表說。
事雖難做則必成,路雖遠行則必至。
明年,清華附小將迎來建校110年校慶。“清華附小是一棵鬱鬱蔥蔥的樹,在新百年後的這十年依舊茁壯成長,到明年又將長成怎樣的姿態與模樣?我們可以期待。”竇桂梅說。
“小學語文教學論具有高度牽引性,它不僅在語文教學中,而且會推動其他學科的課程教學改革,因而它具有突破性、超越性和引領性——清華附小是一棵長着的樹,是希望的田野,是永遠的夢想的源頭。”在發佈清華附小《主題教學未來十年發展綱要》時,原國家督學、江蘇省教教科院研究員成尚榮這樣說。
歡迎訂閱《中國教師報》,攜手成長!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編輯 | 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