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還能撐多久?

比宜家好看的,沒宜家便宜,比宜家便宜的,沒宜家好看。文章來源:半佛仙人 ID:banfoSB 作者:蒼羊 編輯:卝生01

2022年4月1日起,宜家貴陽線下門店關閉。

宜家在國內市場20多年的不敗神話,宣告破裂。

消息一出,許多貴陽人震怒,以後逛宜家又要坐兩個小時高鐵去重慶了。

也有不少當地消費者認爲,宜家貴陽門店關閉的原因,是由於疫情導致消費者減少,難以支撐線下店的運營。

但實際上,疫情只是加速劑。

真正的問題在於貴陽這座城市難以爲宜家提供足夠多的都市青年。

都市青年羣體,是宜家賴以生存的根源。

02

1943年,18歲的瑞典少年英格瓦在父親的幫助下創立了一家名爲“宜家”的公司,主營業務是倒賣鋼筆、畫框、手錶等生活物件。

英格瓦年紀雖小,卻對經商頗爲熱忱。

在他不斷努力下,宜家逐漸擴大,成爲一個廉價商品郵購公司。

隨着瑞典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瑞典國內的家居需求開始涌現,宜家開始涉足傢俱產業。

又由於二戰後的全球經濟復甦,以及再之後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宜家又得以從瑞典走向歐洲,再從歐洲走向世界,成爲全球家居行業巨頭。

1998年,宜家正式進入中國。它在中國的第一家店鋪,開在上海。

從第一次踏入中國起,宜家就成爲了城市青年的最愛,更令國內的新中產們趨之若騖。

新中產,即那些想顯得和普通人不一樣,但又不夠有錢的普通人。

曾有一家雜誌做過調查:

逛宜家、吃哈根達斯,已經成爲了北上廣年輕人的新時尚。

當然,這起碼是十多年前的新時尚了。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有目共睹,不只是“新中產”,宜家直接成了年輕人生活的一部分——以及房東的最愛。

在電商崛起後,你可以看到大量類似宜家的拼裝傢俱。

他們努力地模仿宜家,卻無法得到宜家的真諦。

在互聯網社交媒體出現後,“宜家裝修”、宜家北歐風、宜家餐廳、宜家鯊魚等話題頻頻在知乎、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媒介中刷屏。

從一線城市到省會城市,再到二線城市,宜家的存在與否似乎成爲了衡量一座城市是否足夠“城市化”的標準。

爲什麼宜家似乎總能吸引“城市”、“年輕人”的目光?

不,搞反了。

不是城市和年輕人被宜家吸引,而是宜家以城市中的年輕人爲目標。

03

宜家的核心模式,叫做“陪用戶成長”。

在宜家的整體運營,有兩個特點是比較明顯的,第一是選址,第二是銷售模式。

在美國和中國兩個大市場中,宜家的店鋪選址都呈現出了非常明確的特點。

儘管選址都選在了經濟發達地區,美國的宜家選址普遍離“大學”較近,而國內的宜家則貼近城市生活圈。

爲什麼呢?

爲了貼近用戶。

宜家的目標客羣,是“希望購買價格低廉且具有時尚感的年輕顧客”。

上面是高情商的說法。

低情商的說法是。

沒錢,但事多。

在美國這樣的羣體是大學生,在中國這樣的羣體是白領。

所以美國的宜家大多數都離大學不遠(駕車)。

美國的宿舍制度跟國內不同,不管是宿舍還是校外租房都需要置辦一些簡單傢俱,而距離不遠、價格不高的宜家成了他們最好的選擇。

國內宿舍不需要置辦傢俱,宜家的主力客羣便從學生變成了白領。

沒關係,白領一樣窮。

因此,宜家在國內選在北上廣深、杭州成都重慶青島,這些都是大量年輕人聚集,都市文化濃重的大都市或新一線城市。

近幾年,在國內流行的那種爆改出租屋視頻裡,宜家出鏡率不低。

爆改出租屋內容的走紅,其實透露出現今都市青年的普遍情況。

沒錢,有需求。

04

選址之外的第二點,是宜家的模式。

在分別去過傢俱城和宜家後,你大概率會注意到宜家的一個不同之處。

一般傢俱賣場通常會有很大的展示空間,並對家居進行分區。

沙發區有幾十個不同沙發,衣櫃區有幾十個衣櫃,由於空間問題無法陳列的樣品會給出幾十種樣品書,貼上樣式材料來選擇。

顧客選購時,銷售會全程陪同,答疑解惑,付了定金一段時間後,傢俱便會直送顧客家中。

這樣的做法儘管擴大了服務範圍,但也增加了人員成本。

宜家的做法則完全不同,宜家採取自助式服務,沒有一路跟隨緊迫盯人的銷售。

在宜家賣場裡,空間被設計成一個個開放式的居家空間,像一個個樣板間一般,涵蓋客廳、餐廳、臥室、書房,有序陳列出所有的傢俱商品,讓顧客更容易進入到設計師所呈現的場景和氣氛中。

你在宜家的賣場只會看到一個個樣板間,卻很少看到單獨陳列放在一起對比的商品,甚至還有餐廳,讓逛宜家的人可以當場吃飽。

這種體驗式營銷,是專門針對“都市人羣”而設計的。

在《未來的衝擊》這本書裡,美國“未來學家”托夫勒曾做出預言

體驗經濟會超過服務業,是繼服務經濟之後的下一個經濟形態。

宜家,率先把體驗式營銷玩出了花:

客戶購買傢俱不再是爲了購物,而是基於情感需要,甚至是“我也想要這樣的生活”的期待。

他們會將自身的情感和期待代入其中,設想自己未來的生活。

這不僅僅是商業了,更是對人性的把握。

這是兩種銷售模式的不同之處。

傳統賣場,賣的是商品,貨比三家好壞對比;

宜家賣場,賣的是生活,沉浸式體驗追求感覺。

此外,宜家也提供了一些競爭對手不具備的服務,比如設置托兒中心,節假日延長營業時間,以服務年輕父母。

這些服務,在滿足了年輕顧客的需求的同時,也強化了宜家家居的定位。

類似的操作,在宜家的實際運營中還有很多。

比如餐廳、網紅鯊魚、一元甜筒。

這些都是宜家用多種方式滿足年輕用戶的嘗試。

順帶一提,這些東西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被髮揚光大了。但宜家並不是爲了成爲網紅才這樣做,宜家第一家餐廳都是1956年的事情了。=

宜家不說話,只是一如既往地追逐着年輕人。當年輕一代開始喜歡網紅的時候,宜家也就默默變成了網紅的模樣。

你喜歡的樣子,我全都有。

05

想要討好年輕人,只靠營銷是不夠的。

更關鍵的地方,在於產品。

全世界範圍內的年輕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沒錢,但又頗有追求。

沒錢,意味着產品價格不能高;

有追求,意味着產品質量不能低。

高質低價,也就是極致性價比。

要想做到極致的性價比,先要做到兩件事。

一、強大的成本控制。

宜家的成本控制,是在整個業內都聞名的。從一開始,宜家家居的產品設計理念就是“低成本、高質量”,旗下近萬種產品統一由設計部門自主開發設計,其設計流程完全遵循“面向預算設計”的原則。

在一篇名爲《宜家家居價值鏈導向下低成本戰略研究》的論文中,作者是這樣描述宜家的設計策略的:

在確保產品價格能被大衆接受後,再在此價格內進行產品的功能、外觀、材料上的設計。

爲什麼百發百中,因爲先射箭再畫靶子。

設計之後,是材料。

宜家的產品中大量使用可回收的混合材料,如中密度纖維板和層壓板。

你以爲只是爲了環保?其實相對廉價的新型材料,在降低成本、重量的同時,也降低了售價和物流成本。

同時,宜家的一些小件產品,也會盡量用現有產品的邊角料進行製作,大大地降低了成本。

這種材料當然不高檔,也不像過去的實木傢俱一樣可以用幾十年。

但在都市生活圈中,除了門板和牀以外,大多數現代傢俱都是數年一換。

沒那麼昂貴笨重的傢俱,反而符合了許多城市中產的需求。

但最有效的一步,是宜家獨特的“傢俱模塊化設計”與“扁平式包裝”。

1956年,宜家開始了模塊化傢俱和扁平化包裝的嘗試。

宜家有一句商業名言:

我們不想花錢運空氣。

得益於模塊化傢俱可拆卸的設計,宜家能夠將傢俱分拆後扁平化包裝,大大節約了包裝佔用體積。

扁平的包裝方式,使得宜家能夠在更小的空間內放置更多的產品,極大地降低了運輸成本、倉儲成本,也降低了商品的損壞率,並提高了配件供應效率、庫存效率、以及物流中心的作業效率,創造了更大的毛利空間。

一舉n得。

而在消費端上,模塊化的拼裝方式也讓客戶可以自行提貨、自行搬運入屋。

事情都讓客戶自己幹,節省了宜家的成本,讓宜家可以賣得更便宜。間接來說,其實業節省了用戶自身的成本。

畢竟很多人雖然沒錢,但很有時間。

06

同樣的成本控制,也體現在供應鏈上。

儘管宜家有自己的製造工廠即宜家工業集團,但更多的產品,來自採購。

宜家在全球範圍內實施生產外包,中國、波蘭、德國、意大利都佔有較大比重。

在許多對宜家進行的企業戰略分析中,往往會出現這樣一句話:

每年有無數供應商爲獲得宜家的外包訂單而展開激烈的競爭,只有在保證質量的同時,還能達到成本最低的供應商,纔有可能得到大額訂單。

讓供應商先捲起來,宜家才能富起來。

同時,宜家實行的是合作採購模式。

在一篇名爲《IKEA的全球採購與供應鏈管理》的文獻裡,作者表示:

供應商們即便接到訂單後也並非“一勞永逸”,還得時刻接受宜家的考覈,以保證供貨的及時性和產品質量水平。

成本高的,不行;

供貨慢的,不行;

不環保的,不行(如果實在便宜,也不是不行)。

宜家活生生地把供應商玩成了打工人。

因爲壓價過狠,宜家甚至被業內稱爲“成本殺手”。

但沒辦法,宜家龐大的訂單規模和穩定的需求,對供應商來說是莫大的吸引力,就算明知宜家在吸血,也只能忍。

被吸血,總比餓死強。

在銷售環節上,宜家也嚴格遵循低成本戰略原則。

不同於其他賣場需要管理大量入駐商戶、提供配套服務,宜家採用直營模式,賣場中的所有產品和服務都由宜家自身提供,降低了對其他商戶的管理成本。

同時,爲節省推廣成本,宜家很少聘用業務推廣人員,也不在賣場內設置導購員,取而代之的,是強化各門市樣板間、還原產品使用情境,並通過醒目而詳細的標語、視頻動畫對產品進行介紹,倡導顧客在現場進行體驗。

這樣做的結果,自然是人員成本的降低,同時也帶來了宜家著名的沉浸式消費體驗,使得宜家成爲一個逛街約會白嫖午睡的好地方。

把省下來的營銷成本,花在用戶體驗上,這是雙殺。

性價比帶來的,除了低成本之外,還有低附加值。

最明顯的一點,便是“沒有設計的設計”。

宜家的極簡設計風格,說白了就是既沒有設計也沒有風格。

爲什麼?

因爲設計是要錢的,好的設計尤爲如此。

而宜家的性價比策略,註定了宜家不會有太多資金投入到設計這種錦上添花的環節中。

這並不是說宜家不捨得給設計師發工資。

實際上,作爲一個全球知名的傢俱企業,宜家的設計師待遇自然不會差。

但所謂的“設計”,不光指單獨的產品設計,也關係到整體配套。

設計出一個新的化妝桌,就需要一個配套的衣櫃,也需要一張風格近似的牀,而後整個都需要配套。

這不是多一道工序,換一個產品的問題。

而是整個產線、所有供應商、一切相應的配套產品,乃至賣場佈局都要完全變更的問題。

有設計,就需要有配套,有配套就需要更新迭代,不斷改變產品佈局,實時更新以跟上配套。

但如果沒有設計呢?

沒有設計就不會過時,每一個產品都是百搭。

再多的新品也只是一個新增產品,不會額外增加成本。

宜家目前這種以簡潔的外觀直達功能性,沒有過多修飾的風格 ,讓任意一種產品都能與其他產品相互搭配組合而不突兀,部分產品甚至連續銷售長達數十年。

果然,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成本上)。

同時,近些年北歐風,極簡風開始流行,宜家的極簡風格順勢切中了都市人羣的喜好。

說白了,極簡就是一種廉價的審美,一種無需花費太多心思的審美。

只不過,宜家剛好跟消費者想到一起去了。

宜家不想花心思,消費者也不想。

那就一起“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

小米直呼內行。

07

很多人說宜家的產品很尷尬,有點不上不下。

說穿了就是窮人買不起,富人看不上。

事實確實如此。

但不要覺得這句話是批評。

因爲“窮人買不起,富人看不上”的另一個意思是“窮人裡面最高級,富人裡面最便宜”。

換句話說,它給了一個不太窮的窮人們體驗富人生活的機會。

你在傢俱市場拿任意一種產品跟宜家對比,你會發現,電商的東西便宜是便宜,但功能和設計比不上宜家。

各大傢俱賣場裡面從入門到高端應有盡有,但價格卻總沒有宜家親民;

簡單一句話概括:

比宜家好看的,沒宜家便宜,比宜家便宜的,沒宜家好看。

“便宜有質量,設計過得去”自然對上了年輕人“沒錢有要求”的需求。

因爲性價比,所以年輕人選擇宜家,因爲年輕人需要性價比,所以宜家做性價比。

性價比和年輕人,二者互爲因果。

閉環了。

08

選擇年輕人,並不是宜家的目的。

宜家的目的,是陪年輕人一起成長。

爲什麼要陪年輕人成長?

因爲長大後的年輕人才有錢。

很多人戲稱宜家的產品是窮人買不起,富人看不上,定位切中了那些介於窮人和富人中間的消費羣體,學生和白領。

宜家在美國和中國的選址,分別在大學和都市生活圈中,牢牢鎖定了學生和白領。

學生和白領是什麼人?

有消費能力,但能力一般的人。

學生和白領,均處於自己人生中經濟能力最低的一個狀態,剛走向社會,收入不高,但成長在互聯網時代下,有着對生活質量的需求。

各種500元爆改出租屋、1000元在北上廣租好房的網絡智商稅內容,都在精準收割這個羣體。

錢少事多要求高,是對這羣人現階段最精準的概括。

但如果你把視角從“短期”改爲“長期”,他們就會變成“消費潛力最大的一羣人”。

學生和白領的收入增長潛力,是最高的。

美國的大學生,特別是宜家附近的那些學校,斯坦福、加州理工,南加大,他們畢業後基本都是金融、互聯網精英,不是進硅谷就是進華爾街,是收入增長最快的一羣人。

中國都市圈的白領,從事的幾乎都是互聯網、金融這些離錢最近,發展速度最快的行業,收入增長同樣不會少。

隨着這羣人一步一步的向社會進擊,他們收入會伴隨時間的流逝不斷提高。

遲早有一天,他們會成爲社會的中流砥柱,城市中產,成爲支撐社會運行的人。

而在他們窮困潦倒的青年時代,陪着他們走過最艱難的日子,是宜家。

所以,儘管他們現階段或許還沒有自己的房子,或許連宜家的傢俱都買不起。

但是,他們出租屋裡用的是宜家的桌椅,約會的時候逛的是宜家賣場,吃的是宜家一塊錢的甜筒。

他們被宜家所包圍,被宜家沒有設計的設計所影響。

你年輕,沒錢的時候去逛宜家,看到那展示出來的乾淨簡單的樣板間,想到的是什麼?

是不是“我以後有房子了,也要這樣佈置”?

而當他們真的成長起來,成爲城市中產,有了自己的房子。

宜家是否也值得擁有姓名?

所以很多國外互聯網新貴大佬都喜歡宜家。

因爲當他們還是窮學生的時候,身邊的傢俱就是宜家,感情有了,審美同步了,宜家也就出頭了。

他們的審美,已經是宜家的形狀了。

09

陪用戶共同成長的策略實際上並不少見。

小米一開始的性價比策略,蘋果的學生優惠,都是陪用戶成長的典型。

事實上,這種策略在宜家身上已經開始顯現作用。

最近幾年,城市中產階級們越來越多的光顧宜家,延續自己年輕時代的消費習慣,宜家的客戶羣也正在往消費上的“上層建築”不斷滲透,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年輕羣體。

甚至宜家在另一個市場開始發威——租房市場。

許多房東都開始在房子中用宜家的產品。

爲什麼呢?

省事,省錢,且看起來高級。

宜家的傢俱保質保修質量有保證的同時省事,風格簡單好看,有點牌面年輕人喜歡,甚至可以以此來擡高點租金。

許多中介甚至會專門在招租信息中加上“全屋宜家定製”用來招徠客人。

更有趣的是,宜家的整體策略對年輕消費者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宜家的網紅屬性越發明顯,甚至宜家餐廳的營收也在不斷提高。

2018年,宜家僅餐飲的年營收就已經達到了18億美元。

即便刨除家居業務,僅從餐飲行業的角度來看,這個成績也十分矚目。

10

但,有得必然有舍。

宜家的策略是嚴苛的。

嚴苛之處就體現在對“年輕人”這一羣體的要求上。

宜家要陪年輕人一起成長,那麼年輕人如果不需要成長呢?

宜家的產品針對的是手頭錢不多,但對生活質量有要求的都市青年。

其產品風格也正好契合都市青年的極簡化需求。

但這就代表,都市圈外,宜家沒有生活空間。

說到底,宜家的性價比路線,註定了這種產品是針對都市文化,是針對互聯網文化下的年輕人的。

這也導致宜家必須根植於都市,大城市。

只有大城市能夠提供相應數量的都市青年。

所以宜家會出現在北上廣深,成都、杭州、重慶、青島這些大城市或新一線。

陪年輕人成長固然是個很美好的想法,但現實中沒那麼多年輕人需要你陪。

11

另一方面,宜家的賽道其實並不性感。

家居是一個非常低頻的消費品類。

同時家居品類下SKU的多樣性,導致這個品類的參與者必須擁有全方位的供應鏈。

牀、餐桌、櫥櫃、茶几、椅子,每一個品類都是家居這個賽道下的細分品類,每少一個產品,就少了相當一部分的流量,也就少了客流。

大家是去買“家居”這個品類而去的,只要你的SKU不夠多,那麼你就無法成爲“家居”。

因此,宜家必須將把每一個品類每一個產品下的所有流量聚起來,才能賺到錢,就賺不到錢。

市場需要多少個SKU,你就要做到多少個SKU。

宜家的邏輯,有點偏是商業地產的邏輯。

低利潤,低消費頻次,導致低毛利率,而全SKU又對供應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因此必須要吃下“所有的流量”才能活下去。

進而導致家居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生意。

爲什麼?

因爲利潤低,庫存多,所以銷量必須要大。

必須要絕大多數的都市青年都來宜家,都買宜家,宜家才能活下去。

所以宜家賺的其實是薄利多銷的辛苦錢。

宜家是沒有對手的。

在宜家這種近似商業地產的邏輯下,你要戰勝宜家,就必須擁有比宜家更強的供應鏈,更多的SKU,才能賺到比它更多的錢。

沒對手,是因爲其他人既做不到,也不願做。

同樣做家居的品牌,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顧家,尚品宅配等企業有自己的業務邏輯。

性價比方面他們不是比不過宜家,畢竟供應鏈都是現成的。

但問題是比過了又怎麼樣?

利潤太低,沒必要。

所以其他家居品牌依然走溢價路線,依然會強調設計,美感,質量,而不會一味地強調性價比。

因爲人家就沒想過賺辛苦錢。

而像無印良品、小米、本站嚴選這類同樣強調城市文化的品牌,儘管也在進軍家居領域,也強調性價比,但沒辦法跟宜家比。

他們更多的是做單品類單SKU下的高頻精品,比如毛巾、水杯、檯燈等高頻消費品。

因爲他們無法做到宜家的全SKU,現金流,供應鏈全都是問題。

宜家的這個賽道盡管看起來規模龐大,但既講不了什麼故事,也並不性感,賺的都是“辛苦錢”,就像可口可樂一樣。

可口可樂貴嗎?不貴。

但卷得過嗎?卷不過。

可口可樂背後,是數十年鋪設的全球銷售渠道,是龐大的供應鏈,是強大的營銷能力,是近百年時間積累下來的人文共識。

一瓶可樂真賺不了幾個錢,這個賽道同樣辛苦,元氣森林現在還賠着呢。

只不過當你做成行業第一,當你達成事實性的“壟斷”的時候,辛苦錢也會變成一門好生意。

12

宜家沒有對手,不僅體現在國內市場,也體現在國際市場。

嚴格來說,宜家在每個國家市場都有對手,但全球市場上同體量的對手完全沒有。

宜家在每個國家都有對應的競爭者,在國內,儘管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跟宜家走的完全不是一個路數,但依然會分去一部分客流。

在日本,本土家居品牌NITORI,走的是跟宜家類似的風格,只不過把北歐風換成了日式風,便在日本本土擊敗了宜家。

但在全球市場上,宜家依然是獨一份的存在。

便宜的對手,沒有足夠的SKU;

有SKU的對手,沒有它便宜。

主打產品的對手,缺乏理念;

主打理念的對手,缺乏產品。

宜家看似不可能,但卻走在了一個完美的平衡點上。

你說宜家賽道好,但所有優勢都是宜家窮盡一切辦法省錢省出來的。

你說宜家沒錢,可人家作爲全球知名品牌,不用上市都能坐擁無數資金。

你說它策略好,執行無敵面對電商的衝擊,宜家不情不願的開始了自營電商的道路,但卻拖拖拉拉看不出發展意願。

不論是30元的安裝費,還是動輒高達149元的配送費,都讓人看不出轉型的誠意。

同時,疫情的影響也不打算放過這個巨頭。

由於疫情造成客流減少,運輸和原材料成本增加,宜家去年宣佈將在全球市場平均提價9%,低價神話被打破。

可你要說宜家不行了?

人家全球第一的寶座依然坐得穩穩當當,依然打遍世界無敵手。

宜家的模式,看似至善至美,又處處都是漏洞;

看似滿身弱點,可又偏偏無人能敵;

全世界都是對手,但全世界都找不出一個對手。

到底是什麼成就了宜家?

或許是二戰後歐洲飛速發展的經濟,帶來了大量的城市人口;

或許是經典的模塊化傢俱和扁平化包裝,成爲了關鍵時刻的救命繩;

或許是牢牢抓住了年輕人市場,讓它永遠不會被拋棄;

又或許極致的性價比,一直都是世界的需求?

宜家何以成功,我們不得而知,在其商業模式中有太多的隨機性,也有太多的必然性。

與其說是真的沒有對手,不如說是對手不願意放棄利潤率走宜家這個模式。

但,世界一直是如此複雜而多樣。

很多的必然,都是偶然,但偶然之中,包含着必然。

你以爲是奮鬥和努力。

可能只是,命運的隨機。

全文參考資料來源如下:

【1】.沙發擠滿人餐廳排長隊,宜家貴陽店撐不過三年,當地人:彷彿失去了靈魂.時代財經.周嘉寶.

【2】.宜家的全球採購.斯琴.

【3】.“瘋狂”的集裝箱:國內港口“求箱若渴”,外貿企業“一箱難求”.央視財經.

【4】.宜家關店大瘦身.財經天下週刊.

【5】.這家傢俱公司賣吃的一年賣了18億!現在它終於考慮進軍餐飲業.21世紀經濟報道.

【6】.年輕人爲什麼喜歡逛宜家?.南都週刊.

【7】.在華三十年,宜家走上轉型之路.家頁觀察.

【8】.爲什麼宜家、Costco虧本幾十年也要堅持低價.金臺資訊.

【9】.英媒:供應鏈陷入混亂,宜家宣佈漲價,部分傢俱價格上調50%.環球時報.

【10】.76歲宜家,花100億“裝修”中國市場.電商在線.

【11】.宜家官網

【12】.宜家締造傢俱供應鏈王國.物流.

【13】.宜家公司供應鏈管理模式.中外企業家.餘碩秋.

【14】.宜家:設計精益供應鏈.物流時代.何方.

【15】.宜家家居的價值鏈與供應鏈淺析.商情.徐遠晗.

【16】.宜家與傳統家居連鎖賣場的商業模式分析.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覃熙焙.

【17】.宜家:這把便宜的椅子更適合堆衣服.銷售與市場(管理版).李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