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虧損2.4億元:芯聯集成預計2026年盈虧平衡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江月 上海報道

交出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7.2%成績單之後,國產晶圓代工廠芯聯集成於5月30日舉辦投資者日。芯聯集成創始人、CEO趙奇向南方財經全媒體在內記者表示,公司持續虧損主要由固定資產折舊帶來,目前營收正穩定上升,並預計在2026年達到盈虧平衡。

“在汽車碳化硅Mos、消費級MEMS產品的銷售增長下,公司擁有良好的經營現金流,融資狀況目前順利,希望能提早實現正向盈利。”趙奇稱。

此外,趙奇還表示,芯聯集成將在AI領域繼續擴展市場戰略方向,其中,雲端服務器相關業務和機器人業務的新增長帶來發電-輸配電-用電全鏈條功率器件用量的系統性提升,預計將刺激功率市場存量業務的增長。

產能新建趨於穩定

“未來碳化硅產品和模擬IC將成爲公司的第二和第三條增長支柱。”趙奇表示。

趙奇稱,下游市場的全面升溫帶來了半導體整體產業的溫和復甦,公司的整體產能利用率也大幅度提升,並接近滿載狀態。

據介紹,2024年以來,芯聯集成與客戶的定點項目開始陸續批量投產,這帶動工廠產能的大規模釋放。同時,隨着多個技術平臺投入上量,大客戶項目定點增加,帶動每月3萬片產能的12寸線產線利用率大幅度提升,接近滿載;8英寸IGBT、MOSFET和MEMS等產線也呈現滿載狀態;月產能超5000片的6英寸碳化硅SiC的產線更持續滿負荷運轉。

值得留意的是,根據芯聯集成於4月29日發佈的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該公司季度總營收爲13.53億元,按年增長17.2%,但歸屬股東淨虧損高達2.4億元。報表顯示,期內研發費用達到4.7億元,資產減值計入2.87億元。

該公司有關負責人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回應稱,公司尚處於投入建設期,採用快速折舊的折舊政策,折舊對成本影響較大,從而影響了公司的利潤表現。剔除折舊等因素影響,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爲4.8億元,同比增長111.97%;同時實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3.06億元。

趙奇表示,公司正通過精細化管理,運營成本的優化來助推公司盈利進度。“自去年開始,公司深入推行精細化管理,以及運營成本上的一些管控優化,它的效果在今年都會體現出來。”他稱。

趙奇介紹,公司現有8英寸硅基晶圓月產能17萬片,包括每月8萬片8英寸IGBT、7萬片8英寸MOSFET、8 英寸HVIC約0.5萬片和1.5萬片MEMS,另外有每月超0.5萬片6英寸碳化硅MOS。 未來,公司計劃建成12英寸硅基晶圓每月10萬片、6英寸碳化硅MOS每月6萬片。

趙奇稱,12寸模擬IC業務的營收正快速增⻓。芯聯集成預計,2024年12寸模擬 IC相關產品的營收將過億元,其2025年的營收或將相比2024年實現超10 倍增⻓。到2026年,芯聯集成整體營收目標是年收入超過100億元。

8英寸碳化硅工程批下線

“公司碳化硅業務目標在2024年實現超10億元營收,並更進一步接近2027年全球市場份額30%的目標。”趙奇表示。

據芯聯集成介紹,2024年4月,該公司8英寸碳化硅工程批順利下線,這也是國內首家開啓8英寸碳化硅的晶圓廠。趙奇介紹,這主要將進一步降低下游客戶系統成本,加速碳化硅技術向汽車、能源等市場滲透。

目前,碳化硅單器件價格普遍爲硅器件的4、5倍左右。碳化硅器件如被廣泛採用,成本必須持續優化,如今業內的目標是將碳化硅器件的成本降到硅器件的2.5倍甚至2倍以內。

碳化硅器件實現產能優勢及成本優化的最佳路徑是將芯片製造從6英寸轉到8英寸。同時,提升良率、將器件類型從平面型轉向溝槽型也都助力碳化硅整體成本的優化。

在需求端,近兩年,新能源汽車、風光儲能等市場的發展,帶動碳化硅器件和模組的需求規模持續保持高速增長。而碳化硅器件產能的供不應求,以及偏高的成本仍然阻礙着其進入大規模應用。

趙奇表示,公司碳化硅芯片目前保持着高良率水平,溝槽式碳化硅MOSFET研發已進入驗證階段。

深入佈局AI應用領域

據介紹,芯聯集成持續在AI方向增加投資,累計投資已經超過20億元。

趙奇表示,AI給公司帶來雲端服務器相關業務的新增長。“能源的使用效率成爲AI應用的關鍵基礎技術和前提條件,公司致力於爲AI服務器電源提供全面解決方案。”他表示。

根據Omdia統計,2027年全球服務器及計算中心市場規模將達到50億美元。AI服務器中的電源管理芯片價值是普通服務器的3倍到10倍。

電源管理芯片爲模擬IC,設計的根基在於應用最廣泛的模擬工藝技術BCD。據芯聯集成介紹,該公司已擁有高壓、低壓BCD全平臺,同時在特色工藝和特色器件上發力。目前,公司電源管理芯片平臺技術已經過兩次技術迭代。第一代平臺已開始規模化量產,第二代產品則將面向數據中心服務器的55nm高效率電源管理芯片平臺,並已經獲得客戶重大定點。

AI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產品成爲應用目標終端。“公司還將進一步擴大已經佔據市場和技術領先位置的傳感器和電池管理保護產品的優勢地位,同時針對AI phone帶動的相關新技術需求加大研發投入,快速實現產品導入。”趙奇稱。

趙奇還表示,電網發電、輸配電、終端用電相關場景都必將迎來功率器件用量的系統性拉昇,進一步刺激功率市場存量業務的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