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9.46萬億元 社會融資規模累計新增12.93萬億元

央廣網北京4月12日消息(記者唐婧)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經濟之聲《天下財經》節目報道,中國人民銀行12日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人民幣貸款新增9.46萬億元,較去年同期高基數有回落,但仍然比2022年同期多增超1萬億元。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累計新增12.93萬億元,處於歷史同期較高水平。如何解讀一季度的金融數據?

央行發佈的數據顯示,3月末,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247.05萬億元,同比增長9.6%,比上月低0.5個百分點。一季度累計新增貸款9.46萬億元,較去年同期高基數有回落,但仍比2022年同期多增超1萬億元,處於歷史同期較高水平。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爲,一季度的貸款數據基本符合預期。

周茂華說:“貸款同比波動主要是受到基數影響,去年一季度銀行‘開門紅’衝高較多,對後三個季度造成一定透支。去年下半年以來,央行注重引導金融機構加強信貸均衡投放,避免資金沉澱空轉,爲可持續支持實體經濟留有後勁。”

從貨幣供應看,3月末,我國廣義貨幣(M2)餘額304.8萬億元,同比增長8.3%,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我國貨幣存量規模已經足夠大,這和過去一段時間的融資結構、經濟發展階段都有一定關係。

董希淼表示:“鉅額的存量資源掌握在企業和居民手上,爲促進投資、消費和整個宏觀經濟恢復向好奠定了基礎。也要看到,金融總量的規模確實已經不小,隨着經濟恢復加快、結構轉型升級、新動能進一步培育,存量金融資源的使用效率會顯著提升,有利於穩增長和防風險的平衡。”

3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390.32萬億元,同比增長8.7%,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一季度累計新增12.93萬億元,處於歷史同期較高水平。從單月看,3月份的社會融資規模較前兩個月略有下行,但仍明顯高於名義經濟增速。

董希淼分析,社會融資規模增速之所以下行,既有部分儲備項目貸款合理後移發放的因素,也有政府發債進度偏慢的影響。“從全年看,新發行政府債券總規模預計接近9萬億元,新增貸款也將保持在合理水平,社會融資規模增速仍有支撐,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保持穩固。”

信貸資金的價格和流向也有不少喜人的亮點。一季度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已降到3.7%左右,比去年同期進一步下行。從主要大行數據看,製造業中長期貸款、普惠小微貸款、綠色貸款同比增速大體保持在20%-30%,均快於全部貸款增速,金融資源對做好“五篇大文章”、促進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支持正在加速見效。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