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好劇本打造好劇
文 依
《漫長的季節》已經播出一年多,《繁花》也已播出將近半年,但這兩部口碑和收視俱佳的作品,至今仍被業內外人士津津樂道。好作品的原點,是編劇和劇本。日前,在中國視協編劇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現象級作品春季分享會上,這兩部劇的編劇、總製片人等分享了創作歷程和心得體會,令業內人士備受啓發。
這兩部劇都是長期打磨、精益求精的結果。中國視協編劇專委會副會長、《繁花》編劇秦雯談到,她從2017年第一次見到該劇導演王家衛起,將小說原作改編成劇本的工作進行了多年,完成了數個版本的劇本。而王家衛在籌備過程中累積的資料數量之大和質量之高,令她十分驚訝。比如故事發生地“黃河路”的街景、劇中小道具一張郵票的詳細情況以及一個配角的前世今生,都被做成一本本小冊子,分享給攝製組各個部門。2021年開機拍攝後的3年裡,秦雯一直留駐劇組,隨時修改劇本,被稱爲“沉浸式編劇”。在她印象中,攝製組現場很安靜,所有人時刻待命,沒有人看手機。攝製組分兩個組拍攝,王家衛一個人穿梭兩個組導戲,很少睡覺。
“如果想做口碑劇,一定要堅持‘長期主義’。”《漫長的季節》總製片人張娜說。她最初和編劇於小千產生創作一部懸疑劇的想法,是在2017年,中間歷經波折,到2021年確定由辛爽執導。辛爽花了11個月,和於小千等編劇精心打磨劇本。辛爽要求給12集的劇120天的拍攝期,未果,他就先用自己的片酬補上7天。在張娜看來,辛爽不但有才華,“而且勤奮、認真、敬業。很少有電視劇導演一年只拍一部劇,但辛爽花3年拍了這一部劇”。
這兩部作品也以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令觀衆耳目一新。王家衛是成功的電影導演,他給電視劇《繁花》打上鮮明的電影烙印,比如以人物爲線索的講故事方式以及跳躍、拼接、閃回等手法在劇中大量運用。《漫長的季節》被辛爽定位爲生活懸疑劇,懸疑線和生活線交織,開篇以強烈的生活感、幽默感引入,娓娓道來,後面逐步升級,進行節奏變化和創作方法的調整。“這部劇順着故事節奏和人物情緒進行場景轉換,並不完全採用傳統電視劇的線性思維,創新了講述方式。”於小千說。
《漫長的季節》和《繁花》在題材、類型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但它們都引發觀衆強烈的情感共鳴。“我們要堅持做好內容,不要低估觀衆,擔心他們看不懂或者不識貨。”張娜說,來自新西蘭、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的觀衆告訴她,《漫長的季節》在海外華人中口碑非常好。
作爲這兩部劇的製播單位,騰訊視頻總裁孫宏志介紹,平臺獲得的數據表明,短視頻崛起、平臺推出倍速觀劇等措施之後,觀衆對作品信息密度的要求更高,審美也在提升,不少用戶只看最頭部的劇,尤其是在手機端看劇的用戶,不願意花10分鐘以上看質量平平的劇。“編劇要給觀衆明確的看點,一部劇的開頭應該很吸引人;更重要的是,編劇不能封閉在自我世界中寫作,要做社會觀察和實地調研,更廣泛地接觸不同人羣。”他說。
劇本是一部作品成功的必要條件。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高長力表示,《漫長的季節》《繁花》都是現實題材,期望業界進一步關注現實題材創作,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以溫暖現實主義之作讓觀衆看到希望和夢想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