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是否自律,取決於父母這5個教育習慣 (深度好文)

作者:主創團·小番茄

前段時間,高考成績陸續出分,許多學霸的採訪視頻在網上刷屏。

比如今年武漢三中考了708分的學霸張煜東。

他的學習筆記隨着他的高分一起上了熱搜。

可以看到,他的筆記做得相當到位、詳細、工整,簡直就像印刷出來的一樣。

而他也謙虛地表示,自己天賦其實並不高。

之所以能夠考高分,不過是因爲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自己能夠堅持認真做筆記。

美國總統羅斯福說過:“有一種品質,可以使一個人在碌碌無爲的平庸之輩中脫穎而出,這個品質不是天資,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很多時候,拉開孩子之間差距的關鍵,就在於自律。

我研究了近年來多位高分學霸的成長經歷,驚訝地發現:

你的孩子是否自律,取決於這5個教育習慣。

習慣一

是否經常給孩子高質量陪伴

江蘇高考狀元劉夢曾在採訪中提到: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全靠父母。

因爲他們從小培養了她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媽媽,給了她高質量的陪伴。

原來,劉夢的媽媽每天都會幫女兒整理錯題,將每次考試出錯的題目收集起來後,按不同的類型整理好,再幫女兒彙集到錯題集上,便於女兒針對性訓練。

每個自律又上進的孩子,背後一定浸潤着父母用心陪伴的汗水。

要知道,孩子不是天生就會自覺學習的。

孩子是否能從“他律”走向“自律”,高質量的陪伴,是第一道關。

陪伴孩子不是監督孩子寫作業,而是幫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自主預習、獨立思考、整理錯題集、堅持課外閱讀等等。

好習慣養成了,孩子自然而然會變得自律自覺。

高考狀元楊晨煜的媽媽這樣說過:

“一定要在孩子沒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時候,監督他養成習慣。監督的過程很痛苦,你得時時刻刻監督着他,留意着他;但定型以後,後面的路就好走了。”

每個自覺的孩子的背後,都站着長期高質量陪伴的父母。

習慣二

是否讓孩子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兒童教育家楊傑曾分享過一個案例。

男孩剛上一年級時,媽媽就每天盯着他寫作業。

男孩覺得煩躁,做作業時,總是東摸摸西搞搞,媽媽不催他就不動。

時間久了,他就直接無視媽媽的催促,跑到一邊玩自己的,本來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完成的作業,他總是一拖再拖。

最後結果就是,母子倆爲作業鬥爭一晚上,孩子就是隻字未寫。

尹建莉老師說:“在教育中,想要他排斥什麼,就去強迫他。”

孩子學習不自律,往往是父母陪伴的過程,用言語催促、監督批評,剝奪了孩子的自主感。

這也是爲什麼 “被逼着、催着學的孩子,會越來越不愛學習”。

煙臺市高考狀元傅子聰在採訪中就透露,自己的父母從小學開始就不陪他寫作業。

而是給他一個寬鬆的環境,給他自主的權利,讓他自己規劃學習。

遇到難題,父母也不會幫忙解答,而是讓他自己查找資料,這讓他漸漸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因爲在學習上有足夠的自主權,傅子聰一直保持着一種熱情,自律性十足。

當一個孩子有掌控感,他們纔有自發的動力去學習,去探索生命的方向。

所以,父母要讓孩子在學習上有足夠的自主權,這樣他們纔會自覺自願地投入學習中去,對待學習有持續的熱情和動力。

習慣三

是否及時給孩子正向反饋

教育博主@阿留曾講過,有一位母親向他諮詢:

我家孩子今年剛上初一,對學習沒什麼興趣,記東西也很慢,被長期打擊得沒什麼自信,不知道怎麼辦纔好?

阿留的建議是,先給孩子找到一個主攻學科,比如這學期就提升英語,要提高30分;

這期間要不斷給孩子正面的反饋,當他真的提高30分以後,自信心和動力都會隨之而來,之後再提高數學、語文也更容易了。

其實,學習本來就是一場漫長又枯燥的修行。

如果父母總是動輒批評、打擊孩子的自信,孩子就會產生抗拒心理,自然而然就不願意學。

所以,不妨多給孩子一些及時的正面反饋,比如:

“你今天作業完成得很及時,而且寫得很認真,真不錯。”

“你今天聽課效率很高,吸收得很好,媽媽很爲你開心。”

從開學時總考倒數第一,到高考以705分的好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的寧波男孩趙啓琛就曾說過,媽媽對他的影響特別大。

他談到媽媽時充滿了感激:

“我媽從不因我的成績不理想而責罵我,在我迷茫失落的時候,她總是不斷地鼓勵我、支持我。”

正如趙啓琛所說,他逆襲的秘密,其實並沒有多麼高深,只是因爲父母不斷給予他正向反饋。

要知道,父母的語言,對孩子有着深刻的影響。

積極的暗示以及正面的反饋,會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讓孩子富足、自信,更加有勇氣挑戰困難。

習慣四

是否幫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

知乎博主@絃歌緩緩講過自己的經歷:

她在“雞娃重災區”的海淀當老師,有個學生很小就對歷史特別感興趣。

爲了孩子的興趣能得到充分發展,父母開始讀史書,並將裡面的事件和情節,用有趣易懂的語言講給孩子聽。

上小學後,父母開始帶着孩子逛各個地方的博物館和歷史景點,邊逛邊用筆記下孩子感興趣的展品。

回家後,再根據筆記查資料,把背景故事講給他聽。

在大多數的同齡孩子忙着上各種課外班的時候,這個孩子卻跟着父母,浸泡在自己的興趣領域中,高考時,很順利地考上了某知名大學的歷史系。

其實,真正的自律,從來不是靠逼或哄,而是激發內在動力。

你看那些真正能持久學習、自發學習的孩子,往往是找到了學習的樂趣。

然而很多父母因爲“學業至上”,剝奪了孩子的興趣,也抹殺了孩子對自我價值的探索。

所以,父母可以通過挖掘孩子興趣,幫孩子找到自己的價值,以及發自內心的學習動力。

杭州15歲的初二男生屠彥博從小就喜歡觀鳥,如今已經觀測到了1600種國內外鳥類,還躋身於各大專家組成的裁判團中;

他甚至爲了觀鳥休學一年,去做一些鳥類志願者的工作。

如今,他早早有了自己的目標,打算報考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生態學專業,並一直爲之努力。

而這些,都離不開屠彥博父母的一路支持。

興趣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當一個孩子的興趣被徹底激發出來,學習就變得不再枯燥無味,從“要我學”轉變成了“我要學”。

習慣五

是否能做到以身作則

白巖鬆曾說:

“天天在家打麻將的父母,是很難教會孩子讀書的,我認爲在中國的教育裡面,最值得吐槽的就是家長。”

如果父母自己手機不離手、打遊戲追劇,是沒有說服力讓孩子自覺自律的。

父母的言行、家庭氛圍,直接影響了孩子的行爲習慣。

在《雜憶與雜寫》這本書中,楊絳先生分享過許多兒時的經歷。

她受父母的影響,由淘氣轉向好學,把讀書變成了一生的習慣:

“爸爸說話入情入理,出口成章,《申報》評論一篇接一篇,浩氣沖天,擲地有聲。我佩服又好奇,請教秘訣,爸爸說:‘哪有什麼秘訣?多讀書,讀好書罷了。’

媽媽操勞一家大小衣食住用,得空總要翻翻古典文學、現代小說,讀得津津有味。

我學他們的樣,找父親藏書來讀,果然有趣,從此好讀書,讀好書入迷。”

作爲父母,說千次百次不如做一次,只有以身作則,才能讓孩子在薰陶下學會自律。

江西南昌的學霸楊一鳴以726分,刷新了江西高考史上最高分:語文132,英語144,數學和理綜均爲滿分。

據瞭解,楊一鳴在父母影響下,從小就養成了愛閱讀、愛學習的好習慣。

有人總結了全國68位高分學霸家庭的共同之處:

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爸媽都在孩子面前看書,無論真假。

父母對學習的熱愛,不斷自我鞭策、持續成長的精神,會映射到孩子身上,在潛移默化中點燃孩子對學習的熱情。

自律的父母,才能養出自律的孩子。

爲人父母,唯有不斷修煉自己,才能做好孩子成長的引路人。

聽過一句話:

“人生就是一路降妖除魔修成正果的過程,好的父母,就是孩子的活菩薩,能幫孩子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成就一番事業。”

一個努力自律的孩子,絕對不是從天而降的,他的背後一定凝結着父母的心血和付出。

父母平常注重這5個習慣,培養孩子的自律,才能讓他在未來成長道路上發光發熱,不會因爲懶散而失去實現理想的機會。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熱血沸騰、向陽而生,不待揚鞭自奮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