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奉34/醫奉獎照亮所有人 邱泰源:安寧緩和至關重要
第34屆醫療奉獻獎今天舉行頒獎典禮,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特別感謝醫奉獎得獎者,也針對在全國各地一直默默奉獻的醫療、社福及夥伴們給予鼓勵與肯定。記者餘承翰/攝影
第34屆醫療奉獻獎今天舉行頒獎典禮,由安寧照護基金會獲得今年特別新增的「團體貢獻獎」,其於安寧照護具有特別的傑出貢獻,而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則獲頒「團體醫療奉獻獎」,另有9位獲個人獎、1人獲特殊貢獻獎。
醫奉獎指導單位、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今天得獎單位、個人都是實至名歸,也是人類的典範,身爲衛福部長十分感謝各位得獎者,長久以來,在社會各個角落默默的付出與奉獻,特別是讓偏鄉民衆獲得身體與心靈的照顧。
邱泰源說,安寧照護基金會長期爲臺灣安寧照護奉獻心力、種下安寧的果實,最早由馬偕醫院、天主教耕莘醫院及臺大設立安寧緩和病房,當臺大醫院要設立安寧病房時,他擔任醫療主任,選定了臺大醫院最漂亮的空中花園旁設立病房。
隨後,慈濟證嚴上人來到臺大醫院參觀,看了之後說,是不是安寧病房都要設在空中花園,上人回到花蓮後,花蓮慈濟醫院的安寧病房也設在醫院空中花園旁,而臺北榮總也將健康病房轉設爲安寧病房。希望安寧病人及家屬的身心得到最順利的照顧,沒有那麼痛苦。
邱泰源說,臺大安寧緩和病房設立時,曾收治一名30多歲晚期胃癌男性,他整天心情低落、哭喪着臉,不願太太、家屬來探病,有一次,醫護人員帶他出來,去關心一位12歲血癌的小朋友,他看到小朋友自行編曲讓老師演奏,一位12歲的小朋友都爲自己的生命留下歷史的痕跡,而一位30多歲的大人卻無法走出憂鬱的心情。
邱泰源說,該名男性隨後每天到空中花園散心,並請太太帶着他的父母到空中花園見面,終於在最後3個月獲得心靈的慰藉,安寧病房就是帶給病人及家屬生死兩相安。
哲學家柏拉圖曾說,「善行給我們力量,也激發別人行善」,邱泰源說,臺灣最需要的就是無私貢獻精神,每位得獎者都展現無私無我。而所有得獎者昨天也到總統府由賴清德總統接見,邱說,得獎者現在做的事,就是總統健康臺灣政見所要做的事,衛福部一定會加以支持、協助。
邱泰源說,他昨天也與學生、今年得獎的新北市貢寮區樂文診所負責醫師章殷超談話,認爲到貢寮偏鄉從事居家服務,健保給付低,這要如何生活?章殷超回答,他不在乎那個,在乎的是一個理念、理想,邱說,我們以你爲榮。
邱泰源說,許多得獎者奉獻給偏鄉離島或海外的弱勢族羣,帶給他們希望,也爲社會點亮光明,期盼這些動人的故事,藉由獎項的傳送下去,帶動更多年輕醫事人員的投入,願意爲有需要的人付出愛與關懷,讓愛與力量連連不絕地傳遞下去,在社會每一個角落,不斷地發光發熱,建立溫馨、祥和的社會,並針對全國各地一直默默奉獻的醫療、社福及夥伴們給予鼓勵與肯定。
醫奉獎主辦單位之一、聯合報社長遊美月說,醫奉獎爲34年前,由總統府資政張博雅、厚生會創會會長黃明和等人創立,當時的「民生報」有幸第一時間加入,隨後由「聯合報」接手。
遊美月說,每年聯合報記者都會到偏鄉、到各地,親身去採訪、傾聽得獎者現身說法,每每看到得獎者無私的付出,在服務當地發光、發熱,她內心的感動,真的是無可言喻。
遊美月每年都來參加醫奉獎頒獎典禮,她說,隨着臺灣的發展,醫奉獎現在已經有更多的擴展,早期醫奉獎得獎者是一些外籍神職人員到臺灣偏鄉服務,但現在許多得獎者都是本國籍的醫療人員,他們在大家看不到、不願意去的地方默默付出,甚至從臺灣發展到海外。
遊美月說,這是臺灣社會的能量與感動,特別藉由這樣的機會,「聯合報」作爲一個媒體,以關懷社會,希望臺灣能夠更好,這是「聯合報」非常重要的宗旨。
醫奉獎協辦單位之一、TVBS副總經理詹怡宜說,藉由今天典禮主持人鄭凱云的主持,勾出得獎者很多的故事,而得獎者是創造故事的人,媒體是報導故事的人,人是互相影響的,藉由媒體的報導、散佈這些故事,讓社會變得很有意義,她更是深深感覺到,這是身爲媒體人的責任及很大的意義。
第34屆醫療奉獻獎今天舉行頒獎典禮,聯合報社長遊美月(左)頒發個人奉獻獎給吳宗樹(右),並說「聯合報」作爲一個媒體關懷社會,希望臺灣能夠更好,這是非常重要的宗旨。記者餘承翰/攝影
第34屆醫療奉獻獎今天舉行頒獎典禮,TVBS副總經理詹怡宜(左)頒發個人奉獻獎給章殷超醫師(右),她深深感覺到,這是身爲媒體人的責任及很大的意義。記者餘承翰/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