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是大非」檢視2024總統參選人

(圖/本報系資料照)

攸關臺灣生存發展的2024總統大選,儘管時程已近,但各方人馬目前還在鴨子划水中。最後誰會出馬,各界矚目。

相較綠營人選已定於賴清德一尊,民衆黨柯文哲很早便表態,唯有藍營至今仍撲朔迷離。觀諸輿論最關注的3位藍營人選:身處高位但不孚民心的朱立倫、財大氣粗的郭臺銘,及千呼萬喚仍不表態的侯友宜;眼下3人所呈現的焦點,不外乎「國民黨的制度」、「市長落跑」,這些與民衆關切的經濟發展、兩岸和戰等重要議題,完全風馬牛不相及。

在美中兩大強權爭霸趨於白熱化的當下,臺灣已被世界公認爲是高度引爆戰火之處。2021年臺灣的核電燃料棒被移去美國;2022年臺積電的製程與工程師遷往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臺灣兵役役期延長一年;臺灣沙灘佈設地雷…,凡此種種,不禁令人擔憂,我們的家園是否正在被清空殆盡,以打造成一個戰場,淪爲下一個烏克蘭?

然而,有意參選2024總統大位者,除了賴清德提出「和平保臺」主張與臺灣的未來有關之外,其餘有意參選者都還陷在黨內紛爭中。但在民進黨高懸《臺獨黨綱》以及表述自己是「務實的臺獨工作者」之下,賴清德的「和平保臺」是否能得到民衆的認可、美國和對岸是否接受,都得接受嚴格的考驗。

柯文哲爲非典型的政治人物,其率真直言、不按牌理出牌的調性,讓他依然保持左右2024的關鍵少數的影響力。昔日積極舉辦兩岸雙城論壇並提出「兩岸交流比斷流好,合作比對抗好,一家親比一家仇好」以及「五個互相」的理念,相較於藍綠,相對清晰的兩岸和平輪廓。然而,自臺北市長卸任後對於攸關臺灣未來的內政民生與兩岸政策,卻未多着墨,這對柯文哲及民衆黨的影響力將失分許多。

而藍營有意角逐大位的參選人,首先,就朱立倫而言,即使暗自爲自己布樁,也要告訴民衆他爲何適合;既然想要以「非綠共主」之姿協調有意人選,他就應該站在「大是大非」的高度宣佈自己無意,否則僅5萬票不到的「共主」如何服衆?他的低民調又如何說服黨員支持他出馬?

再看來勢洶洶的郭臺銘,其對員工苛刻、暴怒的言行時有所聞,這樣的人格特質,倘若擔任總統,能善待臺灣的公僕?又會真正關心臺灣人民福祉嗎?作風鴨霸的蘇貞昌纔剛被民怨趕下臺,難道又要迎來一個更加鴨霸的郭臺銘嗎?因此,檢視郭臺銘的關鍵在於他「是否真心愛臺灣」,還是其實只是「爲了個人謀私利」,更不是郭臺銘有沒有去跟誰化解恩怨。還記得2019年爲了選總統,時年69歲的郭臺銘睡菜農家地板、舔盤子、幫記者繫鞋帶、政見發表會上弄戲偶… ,如今自稱「年輕氣盛」的郭臺銘挾着買疫苗的聲勢欲再度參選總統,但民衆不禁要問,總統是可以砸錢買的嗎?

至於侯友宜,無論他究竟有無參選之心,既然衆多的民衆將心念與期待置於他身上,他就應該負起責任,明確地表態要不要參選?因爲民衆的最大的懸念是對臺灣未來的憂心。侯友宜應擺脫國民黨的派系糾葛和民進黨攻擊他「落跑」的顧慮,以臺灣的大是大非爲念,做個名副其實的漢子儘快表態。

綜觀目前浮出檯面的有意參選者,都不是各方面皆傑出的絕佳人選,此時此刻,爲了我們的生存發展、爲了後代的平安幸福,我們應要求他們提出當選後要「做什麼」跟「怎麼做」的具體主張,明確地告訴民衆,究竟要把臺灣帶往哪個方向。至於民衆判斷的依據,除了攸關臺灣未來的「大是大非」外,別無其他!(作者爲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