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社論:公共民生投入決定經濟彈跳力
積極財政政策對明年經濟具有定盤星效應。
21日至22日,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總結2023年財政工作,研究部署2024年財政工作。會議明確了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等六個方面的工作要求;強調支持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等八個方面的支持工作等。
面對複雜的國內外形勢,當前各地的風險承載能力各不相同,要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首先需維持基層“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唯如此才能真正有效促進政府有所爲、有所不爲。這就是爲何財政部將明年基層“三保”擺在最優先位置的原因。
同時,還需遵循先立後破原則,嚴格落實既定化債舉措,如此財政才能真正騰出手來,聚焦高質量發展,着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這意味着財政政策的評價體系,不僅需要財政部門嚴肅財政紀律、強化績效管理等,而且還需看財政受動主體的具體行爲反饋和應對舉措,如怎麼進行均衡性轉移支付,如何定義“緊日子”,及如何平衡過緊日子的約束條件與對基層官員的激勵間的關係等;又如八大支持工作中,怎麼支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如何平衡政府與市場的關係等,如何評價其績效等,不僅取決於財政部門,更受制於財政政策的受動部門的認同和接受程度。
同時,一旦財政政策目標未能完全實現,有何對應的懲罰和補償等約束機制,這顯然決定着政策的成效,決定着能否真正影響市場預期。缺乏約束機制的政策,將很難激發起經濟社會的良性互動。
當前充分發揮財政政策的積極效應,關鍵在如下兩方面校正航向。
一方面,財政的本源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財政使用效率取決於誰來花和如何花錢等問題,自己花與他人幫助自己花,績效是不一樣的。將財政資金委託給他人或組織支出,可能效果並不顯著,因爲財政政策要發揮積極的乘數效應,並不在於支出本身,而在於激發市場的顯性偏好,即財政政策提質增效,就是利用財政資金,讓人們把自己的偏好釋放出來,因此將財政資金委託給政府支持機構支出,其釋放的是政府的偏好,而非市場偏好。
唯有通過轉移支付,將財政資金直接轉移到財政政策確定的最終受益主體,才能真正有效發揮財政政策的積極效用;進言之,儘可能地減少財政轉移支付鏈條,真正將財政資金嚴格投入到公共服務領域,讓每人都能直接受益,財政政策才能發揮四兩撥千斤的效用。
一方面,是財政政策完全迴歸公共民生屬性。當前面臨的內需不足問題,不是人們不願意支出,而是存在對可支配收入的擔憂和無法對未來進行預期管理。
財政政策的要義,不是通過財政支出增加總需求,而是激發總需求。經濟和市場都屬於預期管理及安全控制系統,中國經濟需求收縮,有一大原因在於在公共民生領域的長期缺位和不到位。如公共醫療衛生體系難讓人們走出看病難、看病貴困境,社保體系能否讓人們老有所養,平穩度過人口老齡化,失業制度能否幫助人們度過暫時困難,教育資源的稀缺性能否從根本上克服,社會救濟機制能否強力有效等。
公共民生問題決定着經濟增長的潛力,經濟社會體系對經濟減速風險的承載能力,及先立後破的支撐能力,更決定着經濟社會體系的韌性和彈跳力。
當前中國並不缺乏資源,而主要在於廣義財政資源的分配結構,影響了經濟的彈跳力。爲此,若能將龐大的國有資產主要服務於公共民生,與每一個個體建立起直接補給聯繫,真正將所有國有資產轉變成爲所有居民的公共服務保障,使其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受困有所依,那麼不僅將極大地爲國有資產提供激勵約束兼容機制,而且將豐盈公共民生,擡高中國經濟的彈跳力和增長底座。
當前財政政策在夯實基層“三保”基礎和鞏固化債工作的基礎上,應將財政資源投放重點更多放到公共民生領域,唯有如此經濟社會才能承受起風高浪急,駕馭更加複雜的經濟社會情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