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擊穿美帝,80年代cult片太有趣

通常情況下,我們去評價惡搞類別的影片的時候,都會聚焦到一點,那就是搞笑,然而搞笑之餘思索一下也不是不重要。惡搞在於搞笑,更在於搞笑的對象。惡搞並不都是充滿惡意的,然而被搞笑的對象爲什麼會成爲惡搞的對象,這一點似乎也需要思索。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影片《老師不是人》就是一部講述惡搞的電影,當然,本片也摻雜着一些怪獸元素在裡面。一所學校裡,有一些好老師和一些壞學生,好學生們都是聽老師話的好孩子,壞學生們都是不合羣的奇奇怪怪的人。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是被別人排斥的,當她們想要剔除掉貼在自己身上的標籤的時候,無一例外都遇見了麻煩。

足球隊長想要好好學習來晉升名校卻被自己的女友瞧不起,柔弱男孩想要找到一個真正欣賞自己的朋友也總是碰壁,不合羣的小女孩只能假裝自己是同性戀來別面別人打擾,而一個外來的學生想要融入當地這個羣體,也只能藏起自己的性格看上去跟所有人都和和美美。

這些奇奇怪怪的學生死都想不到自己卻在某一天成爲了這個學校的傳奇,這件事情的起因就在於柔弱男孩在操場上撿起了一塊肉皮。於是,生物老師到了,學校領導到了,然而很快,這塊被學校領導認爲是生物大發現的肉皮卻引發了一場生化危機,危機很快的蔓延到了整個學校,而這幾個奇奇怪怪的學生此時此刻卻成爲了瞭解真相的最後一批人,她們能否戰勝肉皮?

《老師不是人》已經在自己的名字裡深深的將九十年代的美國學生對於老師的刻板印象輸入進去了,在少了外部危機作爲自己內生性動力之後,美國國內很快的進入到了一種癲狂的境地,這種境地表現在教育行業我們就不難看出來本片所反映的主旨是什麼?丟掉共性,張揚個性。

這似乎是一個不錯的話題,這個話題在當今社會也是一種被尊敬的口號,然而個性與共性之間真的是彼此對立的嗎?看看本片,能不能找到一種令人信服的答案。《老師不是人》說的是一羣奇奇怪怪的學生共同對抗克蘇魯的故事,片中的這些奇奇怪怪的學生儼然是不合羣的代言人,而片中的那些消失的學生,消失的老師無一例外則成爲了克蘇魯爭取的對象,最終,她們表面上對抗的是克蘇魯,實際上對抗的是整個學校的那些普普通通的上學的人。

爲什麼這麼說,原因在於本片的設定,克蘇魯寄居的正是平日裡的墨守成規的教師們。老師不是人也因此得名。爲什麼教師設定爲本片惡搞的對象呢?我們可以想一下,張揚個性自然意味着要與共性做一個分割,什麼是個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學習方式,張揚每一個人的個性,自然意味着要以不同爲基礎,而那些以同爲基礎的,就會成爲批判的對象,此時此刻,教師的形象自然不那麼高大上了,要張揚個性,自然要反對教師,因爲學校跟教師的主要目的就是爲了在不同中找到同。

本片中這些奇奇怪怪的學生們對於學校,對於之前的學校是深惡痛絕的,柔弱男孩看到自己的父親將自己送到學校的時候,眼神裡流露出來的是無助和淒涼,體育健將面對自己的老師給自己作弊式的加分的時候,眼神裡流露出來的是不屑一顧,而這些在學校這個克蘇魯來看完全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對於本片反派所造就的這些遺憾,最終通過一個寄居在教師身體中的怪獸得以體現。而這些奇奇怪怪的學生們表面上抵抗的是怪獸,實際上卻是原來的反派——學校以及傳統教育。

九十年代的美國正是我們當時的每一個人心中所向往的自由國度,而在我們國家的九十年代,開放的國門迎來的是差距極大的物質生活以及教育方式,當我們還在爲了考大學而拼命努力的時候,美國就已經開始倡導快樂教育,而這也是很多公知們批判自己的核心點。本片中的快樂教育這個時候已經有了雛形,因爲奇奇怪怪的少部分學生並不認同傳統的教育之後,他們便開始朝着傳統的教育開火了,然而本片中的一個細節卻在反覆告訴給我們知識的重性。

即使在學校從事着毒品生意的孩子也不得不從學校的實驗室繼續着自己的拯救人類的發明,然而如果真的是快樂教育催生下的這些孩子,他們是從哪裡獲取這些知識?即使是反對克蘇魯這件事情,他們也不得不借助於自己所學到的生物學知識,如果這些孩子從小接受快樂教育,這個時候理應爭論1+1等於幾。

可見,惡搞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即使是惡搞,我們也不能忽視知識的重要性,即使是學校是一個刻板的聚集地,但在普及基礎知識的層面,學校依舊是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地位,畢竟,神童也需要學習。

你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