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期智:歸國二十春秋 培養尖端人才

趙姝婧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楊潔

20年前初夏,從美國起飛,當飛機穿透雲層,透過舷窗,“回國”是姚期智心中最堅定不移的聲音。彼時,姚期智已經是世界著名計算機學家,是圖靈獎創立以來唯一獲獎的華裔學者,也是世界現代密碼學基礎的奠基人之一。

歸國20年後,姚期智寄出一封信。這封信寫給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姚期智彙報了自己回國任教20年來培養人才、科研創新等情況,表達了科技報國、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的決心。6月11日下午,正在辦公室工作的他,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信中向他致以誠摯問候並提出殷切希望。

“感謝總書記對我回國20年的工作給予高度評價與肯定。回國20年來,我始終懷抱着對祖國發展的堅定信心,絲毫不曾忘卻迴歸家園、建設祖國的初心,在清華大學全身心投身於培養尖端人才、推動學科交叉創新。能爲祖國偉大復興的事業盡個人微薄之力,是我引以爲傲的成就,也是我畢生最大的榮幸。”姚期智說。

如果用一句話回顧20年,姚期智說:“生逢其時,當不負盛世。”

創辦“姚班”“智班”爲本科生制定培養方案

“我對祖國的未來有着堅定的信心。”20年前,姚期智在結束普林斯頓最後一堂課時公開坦言:“我將啓程回家,回到我永恆的歸宿——中國。”

57歲的姚期智放棄了在美國的一切。可以預見,如果未來繼續留在美國,他將作爲這一領域世界最頂尖的科學家,享受已有成功所帶來的聲望和財富。

2004年,姚期智辭去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職,8月16日全職加盟清華。2014年10月,他毅然放棄美國國籍。2016年,他和楊振寧先生一起轉爲中國科學院院士。

入職清華後,2005年,姚期智面向本科生創辦了清華學堂計算機科學實驗班,被同學們親切地稱爲“姚班”。 姚期智親自爲本科生制定培養方案、編寫教學計劃、選聘授課教師。2010年以來,先後開設21門次課程,選課學生1083人,探索創新人才自主培養模式。

最近十年,“姚班”學生在本科期間發表了423篇科研論文,有120人次在國際頂級會議上作大會報告;畢業生中已有38人學成後進入國內外一流大學任教,其中21人在國內執教(含留學回國引進16人)。

老先生毫不吝嗇地分享了自主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最主要的“秘訣”——從全世界引進最優秀的年輕教師,“我們用最好的老師創造出最好的學習環境,年輕而優秀的學子就以老師爲榜樣,心無旁騖地潛心投入科研,跟着老師們奮力往前奔跑。”

他曾自己逐一面試、篩選出62位任課教師,手把手指導青年教師的教學工作。“姚班”先後獲北京市教學成果獎特等獎和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被國際同行譽爲“最優秀的本科生和最優秀的本科教育”,迄今已培養出587名畢業生。

但“姚班”並不是姚期智回國後打造的唯一品牌,2019年,姚期智創辦了清華學堂人工智能班,簡稱“智班”。2021年,清華大學量子信息班也在姚期智的帶領下,正式啓動招生。

姚期智曾說,歸國以來黨和人民曾給予了他很多榮譽,他倍加珍惜。但“天下第一等職業還是教書”,因此他最難忘的,是獲得2019年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首個教學大師獎。

如今,77歲的姚期智仍然堅持爲學生授課,自己先後講授“理論計算機科學”“計算機入門”“人工智能應用數學”等8門課程。

“我們的學生都非常聰明,如何能讓這些聰明且有創造力的年輕人保持好奇心、激發求知慾,這是我們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姚期智說。

讓年輕人心無旁騖做原始創新性工作

如今,在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就職的徐葳等青年教師,幾乎無一例外都是經過姚期智親自面試進入研究院的。而他們放棄國外多年的工作和生活,選擇來到清華,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那就是——姚期智。

2011年,姚期智推動建立交叉信息研究院,佈局人工智能核心與交叉、量子計算、信息安全等前沿方向。

他發揮高端人才的“磁吸效應”,努力創造一流的學術生態環境。創院之初即吸引一批外籍博士後加入,外籍師資一度超過60%,近五年引進20名麻省理工、斯坦福等名校畢業生入職。

他如同一顆星,以赤誠之心召喚海外英才,逐漸匯聚星河璀璨。

“我認爲引進人才的關鍵點在於環境。環境很重要,如果在清華這塊沃土能夠讓科學家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同時聚集了一批同樣高水平的科學家,我相信他們願意來。”姚期智說。

2018年11月,姚期智帶隊赴美國面試優秀青年人才數十人,包括“姚班”校友在內的10多人受聘教職。同年全職引進密西根大學費米講席教授、斯隆研究獎得主段路明,極大增強了清華量子信息領域的教學科研力量。

憑藉姚期智在學術界的威望,以及段路明在物理學界的影響,積極延攬人才,量子信息領域一批年輕學者開始將目光投向清華。

多年來,清華大學量子信息中心在段路明等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2023年,段路明成爲交叉信息研究院培養出的第一個院士。近日,段路明帶領研究組首次實現基於數百離子量子比特的量子模擬計算,相關成果在《自然》官網在線發表,被《自然》審稿人稱爲“量子模擬領域的巨大進步”“值得關注的里程碑”。

當姚期智從一名研究者成爲學院的管理者時,他深知,對於這些海外歸來、滿懷科研抱負的年輕人而言,“放手去做”顯然比“什麼都管”更具吸引力。他熟悉每一位老師,並對他們的個人發展給予充分關注。

“他們正在做一些不尋常的事情,我認爲一定要有這樣的一部分人,在自由的環境中心無旁騖地致力於‘從0到1’的原始創新性工作。我很高興我們的老師能在這裡做這樣的事情。”

目前交叉信息研究院已集聚教研系列教師31人、研究人員9人,其中2020年以來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斯坦福等名校引進助理教授18人,平均年齡33歲,極大促進了人工智能領域的科研攻關及人才培養工作。“我堅信中國一定能夠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姚期智說。

回國後先後三次“創業”

“我們自己常說,姚先生回國後有三次‘創業’——簡稱‘姚班’‘叉院’‘AI學院’。他明明可以走自己最熟悉的‘科研捷徑’,但他每次偏要選擇最爲艱苦、風險最大的路,因爲他想做出真正對國家的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有用的事。”在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工作,徐葳深受姚先生影響。

除了創辦“姚班”“智班”,姚先生在今年開啓了“第三次創業”。4月27日,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正式成立,姚期智有了一個新的身份——首任院長。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學院佈局“人工智能核心”與“人工智能+”兩大前沿方向,建設匯聚和培養頂級人才的平臺基地。

姚期智在成立大會上表示,放眼世界,人工智能正在開啓一場新的變革,這是一個令我們振奮的時代,也是給我們帶來空前挑戰的時代。

“當前,我國在人工智能應用上已處於世界前列,在理論突破及原始創新上已躋身一流行列,但仍未匯聚成流、不易產生重大突破。”姚期智說,“我們必須要掌握人工智能核心技術,才能夠掌握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勢。中國一定要在人工智能方面加快突破,以贏得發展的主動權,因此,我們責無旁貸。”

他認爲,要不斷攻克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及早應用到國家所需的關鍵領域,以機制創新建立學術界與產業界的良好合作橋樑。“我相信,中國一定能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姚期智說。

近日,這位老先生收到了總書記的回信,有兩點令他尤爲感觸深刻:“一是總書記在開頭讚許肯定我這20年的工作,特別提到‘潛心耕耘、默默奉獻’,這讓我非常感動和高興。其實不只是我,清華很多同事都是如此,正是因爲有了這種精神,過去20年才能夠在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方面取得如今的成果。”

另一點令他感觸深刻的是總書記對他的勉勵:“堅守初心使命,發揮自身優勢。”總書記期待姚期智,“爲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作出新的貢獻”。

“我深切體會到總書記對於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的高度重視,我們都在參與具有高度戰略意義的工作中,這是一個最好的機會,讓我們能夠使得教育強國、科技強國建設達到我們國家應有的高度。我們何其有幸在這個時代承擔這樣的任務。”姚期智說。

歸國20年來,工作之餘,姚期智便跟夫人儲楓教授一起在清華園中散步,他們最喜歡工字廳前的兩棵“鴿子樹”(珙桐),從發芽到開花,每年四五月份他們都會攜手來看一看。鴿子花開放,那時繁花滿樹,希望滿園。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