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畢展作品被譏像「垃圾」 評論:先鋒藝術需要時間積澱

央美畢業展作品作品「超級蜂巢」挨批像垃圾。(取材自縱覽新聞)

近日央美畢業展作品「超級蜂巢」被譏諷像「一堆垃圾」,紅星新聞評論文章指出,其實,這件作品倒也不是那麼難理解,作者想用紙箱這一速朽品來隱喻消費社會的生活。因爲紙箱總是很快地投入使用,然後被丟棄、回收、攪碎成爲新的紙箱,所以作者想表達的,是一種總是處於不斷輪迴、重複、十分單調卻又無法擺脫的過程。

就此而言,不能說作者的作品完全沒有藝術性,純粹是「垃圾」。難道是大衆缺乏藝術欣賞的能力,看不懂作者的一片苦心?

文章說,答案同樣是否定的。首先,人人都有評論藝術作品的權利,也有表達自身好惡的自由;其次,乍看之下,「超級蜂巢」的寓意確實並不那麼「好懂」,那些並非藝術領域的觀衆和網友表示費解,也很正常。

「超級蜂巢」作者稱,「我只是想向大家道個歉,作品給大家誤會,讓大家對當代藝術產生誤解。」

這又引出了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是不是因爲「超級蜂巢」作爲當代藝術作品太過「先鋒」,以至於造成了「曲高和寡」的現象?

文章指出,先不用急着下結論。畢竟,當代藝術作品可以有很新潮、前衛的表現手法,但這並不是藝術的真正內核。衡量一件當代藝術作品質量的標準,應該是看它有沒有提倡打破藝術自律,干預生活實踐。

文章稱,事實上,如果沒有藝術家的不斷創新,藝術本身也會變得迂腐而沒有活力,不斷重複歷史的風格與手法,將淪爲僅僅是一項手藝。從這一點來看,「超級蜂巢」有它的獨特表達和思考,但要說它是不是真正具備「創新」的藝術精神和藝術價值,恐怕還有待更專業的評判。

藝術創作,尤其是當代先鋒藝術,具有向前、創新和探索的象徵,而要讓大衆接受超越自己時代的作品,也需要時間的積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