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龍:緊縮抗通膨 升息是選項之一
楊金龍指出,央行對於今年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的預測,仍維持第二季到頂,下半年回落的看法不變,「4、5月都會居高」,但第三季及第四季也不是大幅下滑,仍位在相對較高的2%以上,且今年一定會高於2%,甚至是2.5%的可能。且萬一俄烏戰爭拖延或擴大,使得能源、原物料價格持續上漲,勢必加重輸入性通膨壓力,也不排達3.0%的可能性。
「但臺灣不會出現停滯性通膨」,楊金龍強調,主要是今年臺灣經濟成長雖然不如去年,但表現還是不錯,且總薪資扣掉物價上漲還是正數,必須是經濟停滯且通膨居高,纔會形成停滯性通膨。加上預測機構預估今年臺灣通膨2.5%,與美國通膨高達8.3%相比差距很大,且這次主要是輸入性通膨,即供給面因素造成,美國則是需求面強造成物價上漲,因此Fed擴大升息對抗通膨,「我們不需要跟進(升2碼)」。
央行去年預測通膨第二季高峰迴落,今年3月公佈的今年CPI年增率預測值是2.37%。楊金龍說明,去年因爲尚未發生俄烏戰爭,造成通膨比預期來得高,若3、4月之後都達3.0%以上,央行也會再上調,但只要俄烏戰爭及美國升息告一段落後,物價上漲壓力就會下來,目前預測機構估臺灣明年通膨將下降至1.7%。
楊金龍認爲,輸入性通膨採升息對抗的效果相對有限,主要是有助於壓抑物價上漲的預期心理,透過降低關稅、貨物稅、營業稅因應輸入性通膨更有效。因此這次的緊縮,並不是跟進或不跟進(Fed)的唯一選項,還有選擇性信用管制,或公開市場操作回收資金,都是緊縮的工具。
對於央行未來再升息的條件,楊金龍重申,主要還是通膨情勢及展望,加上內需消費及產業復甦惰況,及美、英、澳升息後,歐洲央行(ECB)等主要央行跟進升息的步調,造成進一步緊縮及對金融市場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