塩田千春來臺 線網交織顫動靈魂

北美館即日起展出《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圖爲作者與《集聚—找尋目的地作品合影。(鄧博仁攝)

布展而來臺經14天隔離,再進場布展10日並於30日亮相國際知名藝術家塩田千春,對她而言新冠疫情雖也使得《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全球巡展面臨重重困難和延期,但另一方面她認爲也多了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尤其來臺隔離的14天,她認爲能夠離羣索居安靜下來,對藝術創作者而言其實是愉快的。

出生成長於日本大阪,24歲後赴德國柏林發展至今的塩田千春,早期主修油畫,此次展出作品甚至有她5歲時的第一幅畫《蝶倚向日葵》。但她大一時便有感於自己的繪畫遇到瓶頸,似乎怎麼也無法擺脫別人的影子,1992年的《無題》成爲她最後一幅油畫作品。

5月1日起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的《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是她25年創作生涯最大型而全面的展覽,作品包括大型裝置攝影、行爲藝術錄像,舞臺設計等超過100件作品,亦爲2019年在日本森美術館首展後,海外巡展的第一站。

北美館館長俊傑指出,2019年此展曾吸引了66萬人次觀展,深刻詮釋了藝術家對死亡、生命記憶夢境議題的思考,並以沉浸式的裝置讓人在其中彷彿融爲一體,儘管2019年很多臺灣觀衆也特地去日本看此展,但在北美館的呈現又有因地制宜的細節特色

塩田千春指出,自己的作品運用大量的線,因此每到一處都要重新布展,這次針對北美館的樓高、空間場域感也多進行了調整,如這次展出的第一件作品《去向何方?》在森美術館是運用燈光凸顯效果,但在北美館設於玻璃窗前,有着很漂亮的自然光,呈現的效果也不同。

塩田千春的大型裝置如《不確定的旅程》、《外在化的身體》、《靜默中》等都用了大量線、網交織,塩田千春表示紅、黑、白是自己常用的毛線色彩紅色往往表現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黑色則像是繪畫時在白紙上描出輪廓白色則一來象徵純潔,在日本又在喪禮上出現,可以說是同時代表着開始和結束的顏色